2019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09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有人描述 19 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 ( )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 ( 关税 ) 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二、综合题3.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1501 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 ~ 1563 年,英国人约翰· 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 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 ~ 1776 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 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
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 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2) 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 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4) 对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三、选择题4. 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A .奴隶贸易的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B .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C .内燃机的应用D .垄断组织的形成5. 历史总是多样的,但不同之中也偶有一致之处。
17 ~ 18 世纪,当欧洲各国纷纷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时,中国明清政府仍继续坚守“重农抑商”的政策,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 ( )A .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 .结果都增强了各国的经济实力C .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D .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四、综合题6.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 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
到 17 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材料二 ( 清末 ) 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
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1) 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 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
五、选择题7. 图 1,2,3 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
其突出反映了 ( )A .英荷争当世界霸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C .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______________D .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8.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他强调的是 ( )A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B .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C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D .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9.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______________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______________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10. 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过程的一条航路的示意图,对这一航路表述正确的( )A.该航路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B.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伸至非洲C.英国凭借此航路成为日不落帝国D.哥伦布首开此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11. 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1497年达·伽马航向印度洋、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 )A.地中海时代被大西洋时代所取代B.欧亚陆地强国霸权的结束C.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D.欧洲资产阶级开始主宰世界12. 1570~1780年期间,西方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
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A.英国、西班牙____________________ B.荷兰、葡萄牙C.英国、荷兰 ____________________ D.荷兰、英国13.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
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是( )A.黑奴贸易十分盛行B.荷兰成为贸易强国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14. 根据百濑弘教授在《清代西班牙元的流通》中所作统计,从1700到1835年,由西方流入中国的白银迅速攀升,总额为12亿两左右。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是欧洲最发达的地区B.白银主要来自美洲C.中国率先成为“世界工厂”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5. 1786年,《中国人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等的研究报告》第11卷问世,里面几乎仅收录关于可能会使商人感兴趣的资源——硼砂、褐煤、水银、氨草胶、马、竹以及产毛动物的报告。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B.鸦片战争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工业革命16.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 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② 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③ 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④ 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A.①③ _________________ B.①②④C.②③④ ________ D.①②③④17. 下图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的比例。
该图说明当时英国( )A.大力加强资本输出___________ B.禁止粮食和原料出口C.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________ D.推行贸易保护主义18. 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该项技术革命是( )A.蒸汽机的改良 ____________________ B.电力技术革命C.内燃机的发明 ______________ D.通信技术发明19.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A.核能的运用促进了经济垄断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20. 影响下面表格中经济指数变化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p21. 年份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3年世界工业发展指数 20 27 41 59 100 世界贸易指数 24 36 48 68 100 A.股份公司的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 证券交易所的设立C . 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______________D . 垄断组织的发展六、综合题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根据1860年《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
……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
法国1862年与比利时和德意志建立了关税同盟,1863年与意大利……1867年与葡萄牙分别签订了类似的贸易协定。
……英国与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和德意志缔结关税同盟条约。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材料三下图反映了16~20世纪地球变化。
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有人说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p23. 16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马车的最大平均速度每小时10英里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蒸汽火车,平均每小时65英里。
蒸汽轮船平均每小时36英里 20世纪50年代螺旋桨飞机,每小时300~400英里 20世纪60年代喷气式客机,每小时500~700英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角贸易”示意图》与《14世纪欧亚贸易商路图》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际贸易中确立该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阐述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的原因。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
到了17~18世纪,形成了以乡村工商业为依托的中小城镇,这时期中小城镇大约已达到了700多个,这一类属于商业小城镇。
以利物浦发展为例,它由一个小山村发展成为一个仅次于伦敦和布里斯托尔的大商业港口城市,1709年经常出入利物浦的船只已达1 092艘,货物27 210吨,1750年进出口吨位达到65 000吨。
材料二自18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生产力和生产的组织形式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