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正文目录1 绿色建筑的代表,未来建筑的趋势 (4)1.1 装配式建筑种类繁多,优势明显 (4)1.2 装配式建筑已在全球广泛应用 (6)2 政策春风起,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速 (11)2.1 国家政策导向,地方政府跟进 (13)2.2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空间大 (14)3 装配式相关板块未来受益明显 (17)3.1装配式建筑项目类型和分布在我国相对集中 (17)3.2预制混凝土发展阻力大,钢结构行业值得关注 (19)3.3装配式带动精装房推进,家装细分龙头优势明显 (20)4 主要公司分析 (23)4.1杭萧钢构 (23)4.2鸿路钢构 (24)4.3富煌钢构 (25)4.4伟星新材 (26)4.5友邦吊顶 (28)4.6东方雨虹 (29)图表目录图表 1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在关键要素上对比优势明显 (5)图表 2装配式建筑优点及相关内容 (6)图表 3美国装配式建筑之NASA办公楼 (7)图表 4美国装配式建筑之个人住宅 (7)图表 5法国装配式建筑之Novotel酒店 (8)图表 6德国装配式建筑之个人住宅 (9)图表 7日本装配式建筑立法进程 (10)图表 8装配式建筑在新加坡发展历程 (10)图表 9各国装配式建筑应用方式各不相同 (11)图表 10美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及政策推进 (12)图表 11法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12)图表 12 2016年我国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要求 (13)图表 13各地方政府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政策 (15)图表 14 2016年落地的装配式建筑分类情况 (18)图表 15 2016年混凝土、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项目分布情况 (18)图表 16 精装房相比毛坯房的利大于弊 (21)图表 17 目前我国精装修住宅推进以一线城市为主 (22)图表 18 精装修房屋涉及的家装细分领域及主要品牌 (22)1 绿色建筑的代表,未来建筑的趋势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其优点包括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提高建筑质量及保护环境等。
装配式建筑应包含两部分:部品部件的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的装配式施工,同时对房屋建造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要求,包涵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一体化装修等方面,涉及行业领域包括建筑设计、BIM、钢结构、混凝土、装修设计、装修材料等。
1.1 装配式建筑种类繁多,优势明显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制装配式钢结构、预制集装箱式房屋等三种形式。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的混凝土构件为主要构件,经工厂预制生产,现场进行装配连接,并在结合部分现浇混凝土而形成的结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以钢柱及钢架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所使用的钢结构构件均在工厂内完成生产,在现场通过焊接实现连接;预制集装箱式建筑是以集装箱为基本单元,在工厂内完成各模块的建造并完成内部装修,再运输到施工现场,快速组装成多种风格的建筑。
图表 1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在关键要素上对比优势明显相比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工期和人工上的节省。
一般来说,房屋建造可以分为墙柱梁、叠合楼板、楼梯、二次结构、保温层、外脚手架等六个主要部分,可以看到装配式建筑对工期和人工的节省是体现在每个环节中的。
除了对时间和人员上的节省外,装配式建筑还有很多其他优势,在我国当前环保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的环境友好性的优势尤为凸显。
图表 2装配式建筑优点及相关内容1.2 装配式建筑已在全球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皇宫里的大多数建筑精雕细琢的门头和横梁等均属于此,其中预制木构架体系的模数化、标准化、定型化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国外的装配式建筑主要起源于最初美洲移民时期的木构架拼装房屋,到后来二战后的战后重建,为解决欧洲、日本等国的房荒问题,装配式建筑以其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低的优势迅速发展起来。
美国的装配式建筑在住宅中广泛应用,在美国住宅总量中的占比达到8%。
一般来说,大城市住宅的结构类型多以混凝土装配式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为主,小城镇多以轻钢结构、木结构住宅体系为主。
美国的装配式住宅不仅重视质量,追求各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集成化等,而且注重房屋的舒适度及个性化。
图表 3美国装配式建筑之NASA办公楼图表 4美国装配式建筑之个人住宅英国的装配式建筑在政府主管部门引导下得到迅猛发展,钢结构建筑、模块化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占比超过70%。
英国政府方面积极与行业协会合作,不仅重视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开发、设计、生产与施工等方面的完善,而且大力扶持材料供应和物流等全产业链的发展。
德国于二战后进行战后重建,装配式建筑住宅迅速发展,新建别墅等基本上全是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
德国的装配式建筑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最快的国家,近几年甚至提出了发展零能耗的被动式建筑。
另外,德国的机械设备、材料和物流同样先进,可以灵活选择预制件的模数尺寸。
图表 5法国装配式建筑之Novotel酒店图表 6德国装配式建筑之个人住宅日本于1968年提出了装配式住宅的概念,并于1990年推出了中高层住宅生产体系,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和体系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
日本每五年会颁布一个新的住宅建设五年计划,其中会明确对住宅产业发展和性能品质提高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会通过立法来确保预制建筑产品及构件的质量。
新加坡在住宅问题解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开发的15-30层的单元化装配式住宅,占比超过全国总住宅数量的80%。
新加坡的住宅政策和装配式住宅理念的普及成为了其装配式建筑推广的关键因素,组屋项目装配率达70%。
图表 7日本装配式建筑立法进程图表 8装配式建筑在新加坡发展历程在装配式建筑中,设计与生产密不可分,优秀的设计可以大大减低生产制造中的成本,反过来生产技术的提高也为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各国在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设计水平,分别研发了不同的建筑体系。
图表 9各国装配式建筑应用方式各不相同纵观世界各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及体系,不难看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式和方向是多样化的,装配式一般只作为指导的核心思想,具体展现的形式与各国的需求是紧密联系的。
装配式建筑之所以将成为未来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点,不仅仅是因为其在建造效率方面优势明显,更多的是其内容包涵从设计到材料再到最终用户体验等多维度变量,这里对装配式建筑的要求将不再仅浮于表面,更加注重如何在考虑多维度的情况下达到最优平衡。
如果得到顺利推广,我国在绿色节能建筑方面的发展将会更加清晰明确。
2 政策春风起,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速装配式建筑最初的推广,除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需求,装配式建筑的大规模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以美国装配式住宅发展为例(或称“工业化住宅”),1976 年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筑及安全法案,美国联邦政府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也于同年出台一系列行业规范标准,1991年PCI年会上提出将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作为美国建筑业发展的契机,其后工业化住宅在美国高速发展,2001年美国工业化住宅占住宅总量的7%,目前在美国每16人中有一个人居住的是工业化住宅。
图表 10美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及政策推进图表 11法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2.1 国家政策导向,地方政府跟进从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推广的进程来看,国家层面的政策主导首当其冲,随后是立法的跟进以规范行业的发展。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尚处起步阶段,整体装配式建筑占比不足5%,装配式住宅更是微乎其微。
不过,从国家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我国已经明显加快了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速度,同时,相应的行业标准也逐步落地。
2017年初住建部发布的《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将于同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将正式步入正轨。
图表 12 2016年我国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要求我国评定装配式建筑的时候,一般有2个重要指标:装配面积占比和预制率。
装配率=实施装配面积÷地上总计容面积,预制率=装配式构件总体积÷总的混凝土体积。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刚刚起步,成本方面相对传统建筑仍略高,根据测算,预制率每增加10%,成本将增加150元/平方米左右。
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新建建筑的预制率要求不小于40%,成本端的压力不言而喻,多数情况下成本端的压力会转移至消费端,这也成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阻力之一。
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20%,如若没有国家政策及财政的支持,这一目标恐难触及。
2.2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空间大随着我国对于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逐步清晰,部分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资金优势越发明显,发展装配式建筑潜力十足,而一些技术相对落后中小型建筑企业将面临淘汰的危险。
对于一些在细分领域有优势的中小企业来说,若能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成为该细分领域的龙头,对企业自身发展和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优化均有推进作用。
图表 13各地方政府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政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从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型升级的重要内生动力。
从目前我国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视程度及补贴力度来看,未来装配式建筑或将成为相关企业发展追求的重点。
2015年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开工面积不到5%,根据规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到20%,若目标规划可以完成,假设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复合增长率为5%,那么装配式建筑的年化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8.5%,利润空间相当可观。
3 装配式相关板块未来受益明显3.1装配式建筑项目类型和分布在我国相对集中纵观全球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我们发现欧美国家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主要受到了二战后资源紧缺、劳动力减少的影响,相比之下,我国现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实现建筑的环境友好性,减少在建筑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应用主要集中在预制混凝土建筑、预制钢结构建筑和预制木结构建筑。
据统计,2016年我国落地的装配式混凝土项目共41个,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19个,木结构建筑4个,另外,有54个部品部件生产类项目。
从地理位臵上看,我国装配式建筑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
这些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地方政府出台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的速度和频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这一发展特点与装配式建筑在国际上的推进和发展类似,即装配式建筑在发达国家的普及率更高,相应的这些国家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发展更加积极。
图表 14 2016年落地的装配式建筑分类情况图表 15 2016年混凝土、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项目分布情况我们认为装配式建筑出现的初衷是在于提升建筑效率、解决住房需求,但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更多是为了迎合环保政策趋严下绿色建筑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