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氮平

氯氮平

简介
1960年于瑞典Wander药厂合成之后,Bente等人发现氯氮平既没有抗抑郁作用,也没有锥体外系作用,而具有抗精神病作用。

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的化学结构与精神药物相关的假说.为寻找新的抗精神病药物开辟了新的领域。

传统(或典型)抗精神病药多为单纯的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而它特异性地作用于中脑皮质的多巴胺神经元
优点
①没有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所具有的副作用或较之轻微得多
②对阴性症状有效
③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具有独特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

V elligan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显示思瑞康300mg/天、600mg/天和氟哌啶醇12mg/天相比,思瑞康对语词流利性、注意力和语词记忆的改善明显优于氟哌啶醇,尤其是思瑞康600mg/天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

思瑞康对总体认知功能的改善亦优于氟哌啶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和阴性症状的改善
大量随机研究证实非典型药物的疗效基本相近。

Tandon等人对发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短期试验进行荟萃分析,显示思瑞康、奥氮平和利培酮均能有效缓解总体症状、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改善程度相似。

Zhong等比较了思瑞康平均剂量574mg/天和利培酮平均剂量5.6mg/天的有效率,以PANSS减分率≥40%为有效,发现思瑞康与利培酮的有效率相似。

作用机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特征是拮抗5-羟色胺(5-HT2A)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但是与D2受体快速解离。

有研究者提出假说,认为非典型药物的非典型性就在于能否在与D2受体结合后快速解离。

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相比,思瑞康之所以较少引起EPS,不升高催乳素水平,原因就在于与D2受体结合后解离速度较快。

氯氮平clozapine
—1,结构与命名
—2,发现
—3,合成
—4,理化性质
—5,作用和代谢
—6,同类药物
—7,构效关系
(1)结构:命名:8-氯-11-(4-甲基-1-哌嗪基)-5H-二苯并[b,e][1,4]二氮杂卓;
(2)发现:
1960年于瑞=L Wander药厂合成之后·Bente等发现氯氮平既没有抗抑郁作用,也没有锥体外系作用,而具有抗精神病作用。

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的化学结构与精神药物相关的假说.为寻找新的抗精神病药物开辟了新的领域。

为此,氯氮平抗精神病作用的发现,被称为是精神病治疗学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自1962年试用于临床后,由于其独特的疗效吸引了众多精神科医师的兴趣·当时认为该药有两大特点:明显的抗精神病作用f没有锥体外系作用。

由于传统观念认为抗精神病药必定要有锥体外系反应.由此认为氯氮平是一种“非真正”的抗精神病药。

1971年在墨西哥召开第5届世界精神病会议上.Hippius和Still提出该药应归入抗精神病药,可惜当时支持这一观点的人甚徽。

直到七十年代中期,Kline和Shopsin与Augst 等在慕尼黑召集精神病学家进行正式讨论,才改变了精神药物结构与锥体外系反应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传统观念。

从此,氯氮平渐被人们接受;正当人们接受这一新的药物的时候.芬兰1974年报道氯氮平治疗引起粒细胞缺乏症8人死亡的消息。

这一报道使许多国家临床应用受到严格限制。

在美国直到1990年才批准氯氮平上市。

1976年,我国上海精神病防治院试用瑞士SAMDOZ药厂生产的氯氮平(商品名Leponex).系统观察并随访了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对控制兴奋紊乱、睡眠障碍、各种妄想幻觉及思维障碍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1978年上海第19药厂正式生产氯氮平,并在上海、南京等地临床试用,效果令人满意,此后,国内对氯氮平的需求与日俱增。

(3)合成:氯氮平的合成可以有两种方法;路线1是以4氯-2-硝基苯胺为原料,铜催化用2-氯苯甲酸甲酯进行N-烷基化后,再与1-甲基哌嗪反应,催化氢化还原硝基,生成的4-氯-2-氨基-2‘-[1-(4-甲基)-哌嗪基甲酰胺基]二苯胺用三氯氧磷加热环合。

另一条路线是从8-氯-11-硫代-10,11-二氢-5H-二苯并[6,e]-1,4-二氮杂卓出发,得到目的物。

(4)理化性质:本品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熔点183-184℃,pKa8.0。

易溶于氯仿,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水。

无臭,无味。

(5)作用和代谢:本品被认为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

能阻断多巴胺受体的作用,抑制多巴胺与D1,D2受体作用,并结合拮抗5-HT2受体的作用,还能与许多非多巴胺能部位的受体结合。

本品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或阴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与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比较,锥体外系反应及迟发型运动障碍等副作用较轻,适用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代谢途径如下图:
(6)同类药物:有洛沙平
阿莫沙平
氯噻平等等。

(7)构效关系:如下图
其他
医生在选择药物时,不但需要考虑药物的疗效,还应考虑不良反应,如药物导致的体重增加。

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后,患者体重增加明显,远远超过思瑞康和利培酮。

Meltzer教授领导的实验室曾进行过一项随机研究,比较利培酮与奥氮平对甘油三酯的影响,患者服用奥氮平1个月后,甘油三酯即显著增加,6个月后,甘油三酯水平成倍增加,而利培酮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变化。

思瑞康在这一点上与利培酮相当。

在美国,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量约占精神分裂症总处方量的95%,德国和法国约为70%。

在日本、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大陆进行的统计发现,在单药治疗的患者中,使用典型和非典型药物的患者比例相当。

在非典型药物中,中国大陆最常用的药物为氯氮平,香港为奥氮平,但人们目前已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氯氮平和奥氮平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处方时越来越慎重,不良反应较少的思瑞康的处方量正在逐渐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