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教学中后进生转化

体育教学中后进生转化

体育教学中后进生转化初探
摘要: 积极培养“体育后进生”自信心,认真分析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多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在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协调发展,进而有效地转化“体育后进生”。

关键词: 体育后进生体育教学转化教育
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
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

青少年学生中学阶段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阶段。

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学习缺乏动力,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意志品质比较薄弱,自制力较差,情绪偏激,缺乏毅力怕苦怕累,接受新生事物快,善于交往,但不能持之以恒,缺少艰苦奋斗精神,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项目(如:长跑)难以坚持。

缺乏勇气,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性格内向,在集体活动中适应性较差,有时举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往往知难而退。

“体育后进生”有自卑、逆反、闭锁、放纵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矛盾,情绪不稳定。

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体育后进生”特殊的心理状态,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体育后进生”,
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把“我不行”的“自我心象”变成为“我也行”的“自我心象”,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自觉练习的积极性。

要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思想上要树立不怕苦、不怕累,具有顽强毅力的品质,锻炼中,要勇于磨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有意去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强化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

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就必须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

对于学生的进步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

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经常鼓励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激发他们要求进步的热情,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合理安排体育教材.要充分掌握后进生的心理需要和实际能力(体质状况、接受能力),来选用大纲内容、教材搭配,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应善于从交往的范围、深度等方面加以引导,提高多层次多指向的指导方式,教师动作讲解要生动、清晰、幽默;态度、语气要有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充分体现教学中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师与学生沟通感情,消除隔阂,对后进生的练习、要求和标准要放宽,作好保护与帮助,只要他们表现出有参与’,完成动作欲望便马上给与肯定和鼓励,从而使课堂上教学气氛活跃,保证
教与学的一致性,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同一技术动作或课堂练习时,适当降低难度,减轻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体育后进生”感到课有所练,练有所获。

及时地把进步较快,成绩提高明显的“体育后进生”,作为说服教育其他“体育后进生”的依据,并令其帮助其他“体育后进生”练习。

教师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热情与学生交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启发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和正确对待各种问题。

这样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他们才能逐渐在体育活动中产生积极心理状态。

可通过游戏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集体性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让学生分成几小组,每一组的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群体力量,同组的同学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同学间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了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使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的发展。

教学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在了解体育差生形成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帮助他们制定符合实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在课堂练习中,做到差生辅导优先,差生掌握动作慢,完成技术动作往往达不到要求,教师不能横加指责,要耐心、细致的加以讲解辅导。

当他们有一点进步时,就要给予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帮助
差生树立信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在体育教学比赛中,先考虑安排差生参加各项体育教学活动,特别是集体项目更要给予优先的安排,这样,对转化差生的工作是很有好处的,使差生不会有被遗忘的感觉,而是觉得不能老是拖后腿,而决心刻苦锻炼,力争赶上。

在安排体育活动中,对差生在锻炼时间、锻炼内容、教师辅导上等方面都必须优先安排,为差生创造条件、是差生经过努力练习,学有所进,练有所获,不断的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成绩。

对体育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分析他们的特点,重视对他们的教学,时时关注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采取合理有效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锻炼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体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的思考及策略[j].2008,9. 2.章庆庆.浅谈中学体育差生的转化教学[j].魅力中国,2009,7.
3.康翠蓉.体育后进生的转化[j].2009,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