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对策The Chinese automobile spare part industry face ques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容提要汽车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汽车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汽车零部件的发展。

而我国零部件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低,产品研发能力难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企业规模小,配套单一,还尚不足够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机制效率比较低,没有大规模的,配套不完善,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较低,就会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加。

这种销售服务落后模式,难以适应全球化采购。

针对这种种问题的存在,作者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我国的现状和所处于的环境及政治因素等外界的特殊条件,找出了适应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 SWOT分析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AbstractAuto industry is a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largely reflec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 parts. The spare parts industry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low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the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The small scale of the enterprise, and form a complete set of a single, it was not enough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foothold. Chinese auto parts enterprise mechanism of low efficiency, no large-scale, form a complete set are perfect, the product standardization and serialization, generalization degree is low, it will lead to the increased cost of products. The sales mode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behind globalization purchasing. According to this kind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 with SWOT analysis metho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omestic auto parts industry face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According to Chines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olitical factor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speci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 outside world to find the auto parts industry to adapt to Chinese development strategy.Key words:Chinese auto parts industry,SWOT Analysis,Competence,Innovation目录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现状 (1)(一)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现状 (1)(二)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现状 (1)(三)我国与国外的零部件产业的差距和区别 (1)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一)布局散乱集中度低,经济规模小整体效益差 (2)(二)投资力度小,研发能力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2)(三)机制不活效率低下,产品成本高 (3)(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较低。

(3)(五)市场开发与销售服务落后,难适应全球化采购 (3)三、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的分析 (4)(一)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SWOT分析 (4)(二)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部件的行业核心能力分析 (6)(三)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量的分析 (7)四、我国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对策 (7)(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规模,鼓励兼并、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 (7)(二)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8)(三)建立通用标准,适当引进国外技术,加强国际上的合作 (9)(四)优化零整关系,促使零部件与整车同步成长 (9)(五)品牌化发展,融入全球零部件供应链 (10)(六)加强零部件出口的售后服务工作 (10)(七)国家政策予以更多的支持 (10)五、总结 (11)参考文献 (12)后记 (13)中国汽车零部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现状(一)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尤其是近些年来相当一批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的建立、以及由此带动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形势,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国民的关注,我国近年来出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战略研究的高潮。

也产生了不少不错的研究成果,但总的来说,国的战略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尽管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但对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大的从低起点爆发式成长的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如何确立其发展战略,实施战略管理成为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现状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战略研究最新成果已经集中表述为:以世界汽车零部件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为主导,加快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剥离、联合步伐,向巨人化、全球化方向发展,零部件采购全球化。

同时突出汽车零部件系统化,模块化技术,技术开发重点向环保科技转移。

(三)我国与国外的零部件产业的差距和区别1.首先在经营观念上,经营观念的差距是目前国零部件产业经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它直接导致了零部件产业布局不合理,产品通用性差,使得零部件产业难以整合。

由于国零部件产业挂靠汽车集团,未经市场竞争获取产品优先配套等优势,最终出现部配套、地方保护等弊端,这与国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全球采购、择优录用的原则相违背。

2.其次是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上的差距。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产品的技术含量迅速提高,整车对零部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国际上的有实力的厂家都在加大研究开发力度。

他们凭借其巨大的投资,建立完整的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使得产品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同时,由于零部件工业的开发力量巨大,使得零部件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整车的开发。

而我国的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引进相“配套”,主要依赖于引进国外技术,或仿制进口散件,不仅缺乏自主开发单个零部件的能力,更是缺乏系统开发与基础研究的能力,这种状态不仅不能实现零部件与主机同步发展,甚至还远远落后于整车。

据有关专家估计,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在技术应用,产品的研发方面,比世界大零部件公司相比至少落后了15年。

3.再次就是企业出口能力的差距。

目前,国际上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实行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合作开发、全球销售的全球经营策略。

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也就面临一个出有力的问题,只有在全世界围进行销售,零部件企业才有出路。

而尽管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凭借人员成本较低的优势使得出口额有所上升,如万向节等,但出口数量仍是极为有限,能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的企业微乎其微,更不用说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与销售网点.占据海外市场。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布局散乱集中度低,经济规模小整体效益差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中度是非常低的,而且,中小企业是中国零部件企业构成的中坚力量。

中国汽车零部件专业生产厂商已达1.5万家,但是年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只有130家,50万元以下的却高达2700家。

省700多家零部件企业的零部件年总产值还不及美国得纳公司的五分之一。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按市场份额计算的市场集中化仅为7.5%,而日本和美国分别达到53.4%、58.4%。

在低产业集中度的市场环境中运行的中国零部件业产业组织效益明显低下。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都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成本优势,众多企业分散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低附加值产品区域,生产资源浪费、产品无序竞争。

几十家企业生产同一种零部件产品,生产规模小;许多企业铸、锻、冲压、机加工、热处理样样具备,工艺装备专业化水平低,效率不高。

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日本零部件企业的八分之一。

(二)投资力度小,研发能力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产业对零部件的质量也性能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在我国整车研究与开发费用仅占销售总额的不足3%。

一般地,零部件与主机正常的投资比例应为1.2:1-1.5:1,也就是零部件投资应比对整车投资投资额度大20%-50%左右。

而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客观情况是:由于条块分割和集团割据使得国家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投资有限,也被严重的小规模、重复建设所分散,这是导致今天零部件落后于整车、并制约整车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再加上企业的集中度低,布局不合理,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而相比之下,日本和欧美的汽车工业,对零部件的投资与整车的投资比列一般都超过1:1,甚至3:1,欧美一些零部件企业的年开发费用都在年销售额的5%左右,日本更高达到了6%。

由世界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出集团化、系统化和大投资是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机制不活效率低下,产品成本高首先,相对于整车来说,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中度更低,表现为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机制不活、组织效率低下,厂商之间基本上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尽管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我国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由于普遍存在的管理水平低的状况,使我们的低劳动成本所占的优势实际上也不复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