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课件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课件


1. 力的概念: 物体 对 物体 的作用 。
2.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 (1) 大小 (2) 方向 (3) 作用点
3.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 一对相互作用力的三大特征: (1) 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3)有两个受力物体
4. 力作用的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形状规则的物体)
例1.如图所示,有一瓶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求:
(1)这瓶水的净含量V= ;水的重力G= N; (2)不计瓶子的重力,有哪些力的作用有这瓶水的
参与?有多大? (3)画出各力的示意图。(g=10N/kg)
F支
.
F压 G
例2.将同样的这瓶水放在斜面上,求:
(1)这瓶水的受哪几个力的作用?
(2)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3)在斜面上受到的压力F压 〈 G物(“〈”或
“〉”)
F支
.f
G
例3.自制弹簧秤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 簧受5N拉力时,弹簧伸长了0.5cm,则当弹簧 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D )
A.70N C.35N
B.10N D.20N
三、练习:
1.小马拉大车,没拉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B )
5.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 箭头 的 线段 表示 力的三要素。
6. 弹力:两个物体相互 接触 且发生 弹性形变 所产生的力。
7. 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 弹性限度 内,弹簧的 伸长量 与
其 所受拉力 成正比。
2) 使用:(1)看 量程 和 分度值 ;源自(2)校正 零刻度线;
(3)拉力方向要沿 轴线方向 ;
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 拉力成正比。表达式为:
3. 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为g。 表示为: g = G/m G=mg 和 m = G/g
谢谢
3.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4:5,在地球同一地点它们所受的重力
之比为 4:5 ,若乙物体重600N,则甲物体重为 480 N。
4、有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示数为5.88 N,这个物体能否放在 称量为500 g的天平上去称?
小结:
1. 一对相互作用力的三大特征:
(1) 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3)有两个受力物体
(4)读数, 视线 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8. 重力
1)产生原因:物体由于受到 地球 的吸引 。
2)重力的大小:G=__m_g___ ( m= ρV )其中
g=__9.8N/k_g__; 表示的物理意义: 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 。
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 4)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 几何中心 。(质量均匀、
A.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B. 马拉车的力等于车拉马的力
C.马拉车的力小于车的重力
D. 马拉车的力等于车的重力
2.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的作用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的作用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