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运动性疾病第一节溺水溺水是人全身淹没在水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窒息。
溺水后呼吸、心跳已停止者称为溺死;呼吸已停心跳未停者称为近乎溺死一、原因和发病机理一般常见溺水原因有以下几种:游泳者初次下水不熟悉水性,心情比较紧张,又未掌握游泳技术,在水中站立不稳,倒于水中,在慌乱时往往用鼻子吸气,因呛水而淹溺,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有的溺水者会游泳,但在水中由于抽筋或体力不能支持,或因不了解水情而进入深水区,以及患病(潜在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和头部受伤等都可能发生溺水。
人淹没在水中,本能地出现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
但由于缺氧,又不能坚持屏气,被迫进行深吸气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碍了气体交换,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又因吸入冷水或泥沙等,还可引起反射性喉、气管和支气管痉挛,使空气不能进出肺脏,水中的污泥、杂草堵塞呼吸道等都可引起或加重窒息。
二、表现患者常出现昏迷,皮肤粘膜苍白,紫绀,四肢厥冷,口腔、鼻充满分泌物或异物、腹部隆起,胃部扩张、呼吸困难或停止,心跳微弱或停止,在复苏过程中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溶血性贫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恢复期常并发肺部感染。
三、处理溺水者从意识丧失到发生死亡的时间不超过2.5 min,因此对溺水者应迅速进行抢救。
如果有救生圈、木板等,应赶快抛给溺水者或携带入水,以便营救。
如果溺水者仍在水中,抢救者应迅速游向溺水者,最好从其背后接近,接近后一手迅速托他的腋下,使溺水者头部露出水面,用反蛙泳或侧泳托带溺水者上岸。
把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立即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牌将恿者腹部横置于括敦者屈膝酌大腿部,使胃内和呼吸道的水倒出。
吸人淡水者,水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3 min后水就不能倒出,所以,一般残留水分不多,因此倒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复苏时间。
倒水后,接着再度清除口腔和鼻内的异物。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并立即通知医生。
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判断真死(指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头部向下,四个征象同时存在和假死(四个征象不同时存在,在真死征象尚未出现前,必须耐心地、不间断地坚持抢救,直到患者自主呼吸和心跳恢复或出现真死时才停止抢救。
四、预防游泳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患癫痫、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等疾病者,都不允许下水游泳;疲劳、饥饿、酒后不宜游泳;中老年游泳时要适当控制游泳时间(尤其在寒冷天气;游泳应选择安全的场所,在江河、湖泊和海边游泳时,要查明水底的情况(如有无礁石、漩涡等;组织群众性游泳活动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组织纪律性,如下水前和上岸时必须清点人数,游泳时不得嬉戏等;注意浅水域和深水域的标志,以防误入深水区;在游泳场内应配备有经验的救生员和足够的救生用具。
附: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以人工呼吸代替病员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挤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因此,临床上将二者合称为心肺复苏术。
体育运动中一些严重意外事故,如溺水、外伤性休克等可能会出现呼吸或心跳骤停的情况,如未能在现场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病员将因全身严重缺氧而很快死亡。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脏复苏初期最主要的急救措施。
在常温情况下,心脏停搏3s 时病人就感到头晕;10s 即出现晕厥;30 - 40s 后瞳孔散大;60s 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 6 min 后大脑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对心脏停搏、呼吸骤停病人的抢救应当在 4 min 内进行心肺复苏,开始复苏时间越早,成活率越高。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借助人工方法来维持机体的气体交换,以改善病员缺氧状态,并排出二氧化碳,为恢复病员自主呼吸创造条件。
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现介绍最常用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此方法简便有效。
操作方法:使病员仰卧,松开领口、裤带和胸腹部衣服,清除口腔内异物,把患者口腔打开,盖上一块纱布。
急救者一手掌尺侧置于病人前额,使其头部后仰,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以免气体外溢。
另一手托起患者下颌,掌根部轻压环状软骨,使其间接压迫食管,以防吹入的气进入胃内。
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嘴,用双唇包绕封住病人的嘴外缘,并紧贴住向里吹气,吹气完后立即放开鼻孔。
如此反复进行( 图 2 - 19。
吹气要深而快,每次吹气量约 800 -1200 ml 或每次吹气时观察病人胸部上抬即可。
开始应连续两次吹气,以后每隔 5s 吹 1 次气,相当于 12 - 16 次/min 频率进行,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为止。
待患者呼气时,并吸入新鲜 2 气 , 准备下一次吹气 ,二、胸外心脏按压此法是通过按压胸骨下端而间接地压迫左右心室腔,使血流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从而建立有效的大小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
胸外心脏按压时,收缩压可达 13.3 kPa (100 mmHg,平均动脉压 3 5.3 kPa (40 mmHg。
颈动脉血流仅为正常的1/4—1/3,这是支持大脑活动的最小循环血量。
因此,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患者应平卧,最好头高脚高位,背部垫木板,以增加脑的血流供应。
操作方法: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急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交叉重叠于其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充分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垂直按压胸骨,使之下陷 3 -4 cm( 儿童相对要轻些。
每次按压后随即迅速抬手,使胸部复位,以利于心脏舒张。
速率为 60 - 80 次 /min,儿童稍快。
操作中,如能摸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上肢血压收缩压达 60 mmHg 以上,口唇、甲床颜色较前红润或者呼吸逐渐恢复,膛孔缩小,则为按压有效,应操作至自主心跳出现为止。
对呼吸心跳均停止的病人,应同时进行上述两种急救措施。
单人心肺复苏时,每按压胸部15次,吹气2次,即 15:2 。
最好由两人配合进行,一人做人工呼吸,一人做胸外心脏按压( 图 2-20,双人心肺复苏时,每按压 5 次,吹气 1次,即 5:1。
进行心肺复苏时,急救一经开始,就要连续进行,不能间断,直至到伤员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或确诊死亡为止。
在抢救的同时,应迅速派人请医生来处理。
第二节过度紧张过度紧张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紊乱或病理现象。
它常在一次剧烈训练或比赛后即刻或在运动后短时间内发生。
过度紧张多发生在中长距离跑、马拉松、甲距离滑冰、自行车、足球和篮球等项目中。
一、原因过度紧张多见于锻炼较少、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的运动新手;也可发生于因病长时间中断训练突然进行剧烈运动或比赛者。
此外,高水平运动同受到强烈精神刺激,或饭后不久投入激烈运动等都可能发生过度紧张二、症状与体征(一昏厥型。
主要表现为一时性意识丧失。
昏倒前,常伴有头晕、耳鸣、眼前发黑、乏力、面包苍白、出冷汗等。
昏倒后,意识丧失、手足发凉、脉搏增快或正常、血压下降或正常、呼吸减慢或加快。
清醒后,全身无力、精神不佳,常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二脑血管痉挛型。
表现为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一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活,常伴有剧烈的头痛、忍心、呕吐。
(三急性胃肠道综合征。
表现为剧烈运动后即刻或不久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上腹痛、头痛、头晕,较重者可呕吐咖啡样物,大便化验潜血试验阳性。
(四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
表现为运动中或运动后不久,出现头晕、眼花、步态不稳、面包苍白、发绀、呼吸因难、极度衰弱、恶心、呕吐、咳嗽、咯血、胸痛、右季肋部痛,甚至意识丧失。
检查时心律不齐、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
三、处理出现过度紧张均应中止运动,病情较轻者,让其平卧,注意保暖,进食易消化的食物。
发生急性胃肠道综合征者尤其发生胃出血后应休息观察,进流质、半流饮食或软饮食,必要时可用止血药。
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者,应立即采取半卧位,现场给予吸氧,伴昏迷者,针刺或点掐人中、百会、涌泉等穴。
伴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叩击或胸外心脏挤压,并同时呼救、转送医院进一步抢救。
四、预防预防的关键是:1.做好身体检查。
当运动员集训或参加激烈比赛前,应做全面的体格检查,以排除某些潜在性疾病(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2.遵守科学训练和比赛的原则。
3.加强训练或比赛时的医学观察。
第三节晕厥晕厥是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
一、原因和发病机制人脑重占体重的2%,脑血液供应占心输出量的1/6,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维持意识所需的脑血流的临界值为30ml/100g,当脑血流骤减至临界值以下就可以发生晕厥。
由于血压急剧下降和心输出量突然减少,脑血流量骤减引起晕厥,因此凡能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和心输出量突然减少的因素均可能引起晕厥。
(一精神和心里状态不佳如运动员过分紧张和激动,见到别人受伤、出血而受惊、恐怖等。
这是由于神经反射使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急性外周组织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较少,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起晕厥。
(二重力性休克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称为重力性休克。
多见于竞赛运动员,尤以短跑、中跑为多见,有时自行车和竞走运动员也可见到。
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外周组织内的血管大量扩张,血流量比安静时增加多倍,这时依靠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以及胸腔负压的吸引作用,血液得以返回心脏,当运动者突然停止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作用骤然停止,使大量血液聚集在下肢,造成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而心搏出量减少,脑供血急剧减少而造成晕厥。
(三胸内和肺内压增加举重者做大重量挺举时,由于胸腔及肺内压突然剧增,造成回心血量减少,致使心脏输出量急剧减少,造成短暂的脑供血不足,可见到持续20-30秒的晕厥状态。
(四直立性血压过低长时间站立不动或久蹲后突然起立,长期卧床后突然或站立等体位时都可引起晕厥。
这是由于体位的突然变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体内血液重新分布的反应能力下降,致使回心血量骤减和动脉血压下降,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产生晕厥。
可发生在完成游泳比赛的站立位。
(五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低血糖等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水平下降都可出现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加的症状。
当血糖降至低水平时,脑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减少,对氧的利用能力下降。
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体内血糖消耗产生的低血糖反应也可能导致晕厥,如参加长跑、马拉松、长距离游泳、滑雪和公路自行车等运动项目。
有低血糖病史的人进行运动时易诱发低血糖。
低碳酸血症也可以引起意识丧失。
疾病发作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持续深快呼吸,发生过度通气,CO2过多排出,可引起低碳酸血症。
(六心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可发生在足球、篮球、自行车、网球、冰球、马拉松和慢跑等运动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