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本科教学大纲
学系:会计学系
课程名称:审计学
二○一○年
审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审计学(英文)Audit and Assurance Services
课程类别:必修课编号: 学时:54学时
主编者:李洪斌/张媛单位:会计学系职称:副教授/助教
主审者:单位:职称:
授课对象: 本科生专业:会计学年级:2008级
编写日期:2010 年8 月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审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是会计学专业,尤其是注册会计师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审计的性质及需求、审计的法律环境以及审计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同时应掌握审计报告的形式,审计的目标、计划、方案和分析性程序的制定,重要性和风险的判断,以及审计方法在各业务循环中的应用并能在熟练运用于实际业务操作中。
此外,学生应通过在课外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及审计准则、法案,提高专业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具备日后从事审计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审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学科,由此本课程主要是围绕审计决策的过程,全面系统的阐述审计的基本原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我国及国外的审计环境与法规,以及基本审计程序。
具体内容如下:-
第Ⅰ部分审计职业
第1章对审计及其他保证服务的需求(2学时)
➢审计的发展与性质
➢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对审计的经济需要
➢保证服务
➢审计的种类
➢审计师的种类
➢注册会计师
第2章注册会计师职业(1学时)
➢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的结构
➢《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和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证券交易委员会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公认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说明书
➢国际审计准则
➢质量控制
第3章审计报告(3学时)
➢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与遵守《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组合报告
➢带说明段或修正用语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偏离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况
➢重要性
➢偏离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况讨论
➢审计报告决策过程
➢电子商务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什么是道德
➢道德困境
➢职业界对道德行为的特殊需要
➢职业行为守则
➢独立性
➢独立性行为规则及其解释
➢其他行为规则
➢执行
【附加内容】
➢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养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第5章法律责任(3学时)
➢法律环境的变化
➢经营失败、审计失败和审计风险之间的区别【重点掌握】➢影响责任的法律概念【难点】
➢对客户的责任
➢习惯法下对第三者的责任
➢联邦证券法下的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职业界对法律责任的反应
➢注册会计师个人预防法律责任的措施【重点与难点】
【附加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下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下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Ⅱ部分审计过程
第6章审计责任和目标(6学时)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管理层的责任
➢审计师的责任
➢财务报表循环
➢确定审计目标
➢管理层认定
➢与交易相关的审计目标
➢与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如何实现审计目标
➢证据的性质
➢审计证据决策
➢证据的说服力
➢审计证据的种类
➢审计记录
第8章审计计划和分析程序(3学时)
➢计划
➢接受客户和作出初步审计计划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行业情况
➢评价客户经营风险
➢执行初步的分析程序
➢审计计划工作内容总结
➢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的五种类型
➢常用财务比率
第9章重要性和风险(4学时)
➢重要性
➢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
➢分配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值至财务报表各组成部分(可容忍错报)➢估计错报并与初步判断值比较
➢风险
➢风险的种类
➢评估可接受审计风险
➢评估固有风险
➢风险与证据及影响风险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评价结果
第10章404条款下的内部控制审计与控制风险(6学时)
➢内部控制的目标
➢管理层和审计师的内部控制责任
➢COSO报告中的内部控制要素
➢获得和记录对内部控制的了解
➢评价控制风险
➢控制测试
➢确定计划检查风险和设计实质性测试
➢404条款下的内部控制报告
➢非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和测试
➢舞弊类型
➢舞弊条件
➢评估舞弊风险
➢公司治理对降低舞弊风险的监督
➢舞弊风险的应对
➢具体的舞弊风险领域
➢对舞弊存有疑虑时的反应
第12章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3学时)
➢信息技术如何强化内部控制
➢评估信息技术风险
➢信息技术特有的内部控制
➢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
➢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相关问题
第13章总体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6学时)
➢测试的种类
➢选择将要执行的测试种类
➢信息技术对审计测试的影响
➢证据组合
➢审计方案设计
➢与证据相关的关键术语汇总
➢审计过程总结
三、使用说明
本课程教学采取老师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于审计的基本理论有体系地讲解和总结,另一方面则设置案例分析、课堂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寓教于学、寓学于用,不断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本课程为管理系会计专业三年级学生必修课,是基于经济管理学与会计学上的独立学科,其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概率与统计等专业联系紧密。
因此,在开始本课程学习前,学生应先修上述课程。
考核方式:
课堂提问、讨论和笔记、出勤等:40%
期末考试:60%
四、主要参考书目
1.教科书
《审计学:一种整合方法》(第12版),阿尔文·A·阿伦斯,兰德尔·J·埃尔德著,谢盛纹译,张龙平校(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2.参考书及参考法规
1)Auditing and Assurance Servic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12th Edition), by Alvin A.
Arens, Randal J. Elder, Mark S. Beasley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2)《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3)《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与准则》,中国法制出版社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3
月第1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5)美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包括公认审计准则GAAS以及审计准则说明书SAS);
6)《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7)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实务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