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简介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简介

浅谈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摘要当今世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高度结合,光纤通信有了长足发展。

纵观当今电信的主要技术,光纤和光波的变革极大的提高着信息的传输容量。

因而传统的模拟信号的传输的信息容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生产生活的实际技术需求,从上世纪开始数字信号传输已经逐步取代模拟信号,成为当前电视、电话、网络中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

本文就光纤通信网络中的数字光纤通信部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以及分析,涉及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基本概念特点的解析,系统的组成结构,主要传输体制以及线路的编码方式。

关键字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同步数字系列(SDH)线路编码内容一.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概况光纤是数字通信的理想的传输信道。

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有许多优点,最主要的是数字系统可以恢复因传输损失导致的信号畸变,因而传输质量高。

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系统几乎都是采用数字传输方式。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中传输的是二进制光脉冲“0”码和“1”码,它由二进制数字信号对光源进行通断调制而产生。

而数字信号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的,称为PCM(pulse code modulation),即脉冲编码调制。

这种电的数字信号称为数字基带信号,由PCM电端机产生。

二.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组成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与模拟系统主要区别在于数字系统中有模数转换设备和数字复接设备,即为PCM端机。

1.模数转换设备。

它将来自用户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数字信号。

数字复接设备则将多路低速数字信号按待定的方式复接成一路高速数字信号,以便在单根光纤中传输。

2.输入接口将来自PCM端机的数字基带信号适配成适合在光纤信道中传输的形态。

3. 光发送机将数字电信号转换为数字光信号,并将其反馈入光纤传输。

发送端一般采用强度调制方式实现数字电信号到数字光信号的转换,即通过直接调制或者间接调制,使得“1”码出现时发出光脉冲,而“0”码出现时不发光。

这种调制方式称为开关键控,即on-off key ,简称OOK 方式。

4. 在接收端,光接收机将数字光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

接收端一般采用直接检测方式将光脉冲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

当光脉冲照射在光电检测器的光敏面时就有一个相应的电流脉冲产生,从而接收到“1”码,无光时接收到“0”码。

这种采用直接调制/检测方式工作的光纤通信系统称为IM/DD 系统。

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并检测微弱光信号,接收端可以采用相干检测工作方式,在接收端加本振光源,使之与接收到的微弱光信号在光电检测器中产生混频效应,并获得相应的电信号。

5. 接收端输出接口的功能与输入接口的功能相反,接收端PCM 端机则完成数字分接,将高速数字信号解复用,分解成多路低速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将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并送给用户。

如果待传输的信息本身即为数字信号,则无需转换设备。

6. 中继器。

对于长途传输系统,每隔一定的距离必须加中继器。

光纤通信系统的中继器可以采用光-电-光方式工作,也可以采用直接光放大方式工作。

光-电-光的3R 中继方式优点可以修复传输中的信号失真,但结构复杂,实际应用难以实现。

但直接光发大运用EDFA 的方式放大又使得信号失真,噪声增加明显,也存在缺点。

当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的全光3R 中继则可以同时弥补以上两种中继方式的缺点,实现更好的中继效果,但离实际生产应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输入电信号 电信号 光信号 光信号 输出图1三.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指标是误码率(BER),其定义是在一定的观测时段内,错误判决的比特数与传输的总比特数之比,即误码率=某一时段内的错误比特数/同一时段内传输总比特数。

光纤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应在10-12-10-9之间。

同时,因为突发事件造成的短时间内大量误码可能造成系统传输达不到规定的误码率指标,所以应用到其他指标作为误码率指标的补充,用来衡量系统的可用性。

比如严重误码秒比例,为误码率超过10-3的秒在观测时段内所占的比例,其他的指标均可在ITU-T中找到规定。

四.数字光纤通信的传输体制采用时分复用(TDM)技术将多路数字基带信号复接成高速的单路串行信号,然后转换成光脉冲送进同一根光纤传输,这是高速光纤数字传输的基本方式,因此如何将多路低速信号复接成高速信号成为了数字光纤通信传输中的重要环节。

当前有两种体制传输,即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PDH 早在1976年就实现了标准化,但是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展,PDH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

因此美国后来又提出了同步光网络(SONET)标准。

1988年,ITU-T参照SONER提出来SDH规范,现在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数字传输体制,在光纤以及微波和卫星干线的信息传输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一)准同步数字系列—PDH1.PDH简介。

采用准同步数字系列(PDH)的系统,是在数字通信网的每个节点上都分别设置高精度的时钟,这些时钟的信号都具有统一的标准速率。

尽管每个时钟的精度都很高,但总还是有一些微小的差别。

为了保证通信的质量,要求这些时钟的差别不能超过规定的范围。

因此,这种同步方式严格来说不是真正的同步,所以叫做“准同步”。

在北美PDH通常被称为异步数字体系。

初期人们主要致力于复用数字音频信号,一个带宽为4KHz的模拟音频信号可以每秒采样8000次,每个采样点用8比特量化编码,这就产生了一个比特率为64kbit/s的数字音频数据流。

高速信息流则被定义为多个这样的64kbit/s基本信息流的组合。

对于这些高速信息流,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标准。

在北美,64kbit/s的信号被称为DS0,1.544Mbit/s信号被称为DS3等,而欧洲则被标记为E0、E2、E2等。

各国的PDH 系统只有一次群和日本标准的二次群信号采用同步复用,其余各高次群均采用准同步复用方式。

2. PDH 的两种基础速率。

以1.544 Mbit/s 为第一级(一次群,或称基群)基础速率,采用的国家有北美各国和日本;以2.048 Mbit/s 为第一级(一次群)基础速率, 采用的国家有西欧各国和中国。

对于以2.048 Mbit/s 为基础速率的制式,各次群的话路数按4倍递增,速率的关系略大于4倍;对于以1.544 Mbit/s 为基础速率的制式,在3次群以上,日本和北美各国又不相同。

3. PDH 的复用技术。

PDH 数字复用系统由数字复接器和数字分接器组成,如图2所示。

数字复接器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路按时分复用方式合并成一个单一的高次群数字信号的设备。

数字分接器的功能是把已合成的高次数字信号分解成原来的低次数字信号。

图24. PDH 的缺点。

PDH 可以很好的适应传统的点对点通信,但这种数字系列主要为传输话音设计,这样的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通信网络对信号宽带化,多样化的要求。

(1) PDH 的多种体系之间互不兼容,对国际互通造成困难(2) PDH 的高次群是异步复接,无法直接从高次群中直接提取支路信息,缺乏灵活性。

(3) 没有统一的光接口,PDH 仅仅规范了电接口的技术标准,各厂家开发的光接口互不兼容,限制了联网应用的灵活性,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

(4) PDH 预留的插入比特较少,使得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较为困难,无法适应新一代网络的要求。

(5) PDH 建立在点对点传输的基础上,网络结构简单,无法提供最低次群( 1 )( 2 )( 3 )( 4 ) 低次群复接器 分接器佳的路由选择,使得设备利用率较低。

(二)同步数字系列—SDH1.SDH起源与发展。

SDH在美国提出的SONET基础上发展起来,初始提出SONET时是用来解决AT&T解体后各供应商之间的设备互操作问题。

从合到分的变化反映了平等接入的概念,原意是让客户具有从当时的AT&T、MCT和Sprint中选择长距离载体的权利。

许多标准化组织在MCI发出制定满足跨段互通需求的标准的请求后,纷纷开始与SONET相关的研究工作。

在SONET标准制订期间,北美和欧洲的基本速率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定为SONET帧信号速率为51.84Mbit/s,于是促成了北美和欧洲标准的完全兼容,相关建议集中到一起成了如今的同步数字系列(SDH)。

2.SDH的复用等级。

SONET的最低传输速率称为一级光载波信号(OC-1),SHI 51.84Mbit/s。

一级同步传送信号是形成OC-1的基础,OC-1又是整个同步光信号复用体系的基础。

高级别的信号由低级别的信号复用而成。

高级别信号是指STS-N(电信号)和OC-N(光信号),N为整数。

其中OC传输系统可以复用的N的值为1,3,9,12,18,24,36,48直到768。

3.SDH的设备。

SDH传送单元包括SDH终端设备,分插复用设备(ADM),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等网络单元。

SDH终端的主要功能是复接/分复接和提供业务配合。

ADM是一种特殊的复用器,它利用分接功能将输入信号所承载的信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转发,另一部分卸下给本地用户,然后信息又通过复接功能转发部分和本地上传部分合成输出。

DXC类似交换机,它一般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通过适当配置提供不同的端到端连接。

4.SDH技术的优点。

(1)统一的比特率: 在PDH中,世界上存在着欧洲、北美及日本三种体系的速率等级。

而SDH中实现了统一的比特率。

此外还规定了统一的光接口标准,因此为不同厂家设备间互联提供了可能。

(2)极强的网管能力: 在SDH帧结构中规定了丰富的网管字节,可提供满足各种要求的能力。

(3)自愈保护环:在SDH设备还可组成带有自愈保护能力的环网形式,这样可有效地防止传输媒介被切断,通信业务全部终止的情况。

(4)采用字节复接技术,使网络中上下支路信号变得十分简单。

由于SDH具有上述显著优点,它将成为实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技术之一。

但是在与信息高速公路相连接的支路和叉路上,PDH设备仍将有用武之地。

信息高速公路近来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到21世纪,人们借助与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在家中完成各种日常活动。

而构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基本单元——公路——就将由SHD设备构成。

5.SDH技术前景。

随着数据业务逐渐成为全网的主要业务,传统的电路交换网将逐渐向分组网特别是IP网演进。

作为支持电路交换方式的SDH的TDM结构将越来越不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独立的SDH设备的长远命运正在受到严重挑战。

但是SDH作为一项代表性的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以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这种挑战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SDH在中近期仍将继续发展。

(1) SDH本身高低端的发展潜力(高于40Gbit/s,低于155Mbit /s)。

(2)未来的超大容量的核心光传送网需要更多的SDH接入设备。

(3)近期仍然是可靠性和生存性最高的传送网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