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赏析
《森吉德马》
《森吉德马》(管弦乐曲)——贺绿汀曲 《森吉德马》管弦乐曲。这是作曲家贺绿汀根据内蒙古民歌 改编的一首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写成于1945年。 森吉德马是一个蒙古族少女的名字。作者对这首民歌旋律加 以精心的发展,采用复调作曲手法和配器上的色彩变化,体 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憨厚的性格。 全曲分为两段。第一乐段以缓慢和宁静的旋律,描写辽阔草 原和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 情。第二乐段主题仍采用第一主题的素材,但加快了速度, 编曲配器上也作了变化,使那段缓慢抒情的音乐倾刻之间变 为欢快、热烈的载歌载舞的场面,写出了蒙古族人民欢庆解 放的喜悦心情。
中国音乐赏析
一、民歌
按民歌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劳动歌、时
政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
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 族民歌为代表。 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 歌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 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 怀。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闻名的 曲目有《辽阔的草原》、《小黄马》、《牧歌》等。 “短调”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 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著名的短调民歌有 《森吉德马》、《嘎达梅林》等。
东北部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部、江苏北
部等黄河下游地带 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 《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沂蒙山小调》
人们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对歌词内容相继作了修改、充实 和完善,渐渐撇开了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上了抗日救国, 反动投降的内容,给它注入了更强的时代精神。建国以后,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群众的不断加工修改,保留了原 作的前两段歌词,第三段成为新词,方成今日的歌颂沂蒙山 区风光的民歌——《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是带有 山歌风格的小调。 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 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 的歌词做了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 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
藏族民歌区
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
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 “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 闻名的民歌有《北京的金山上》等
西南高原
这一民歌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
数民族地区一带 侗族代表性的曲目《桂花开放贵人来》、 《阿细跳月歌》、《小河淌水》等
《走西口》
古老的山西民歌《走西口》,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 两百年。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 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 人会唱。
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 有很强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 《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 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 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
《嘎达梅林》讲述了70年前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率领各族人民 奋起反抗侵略的故事。
《嘎达梅林》 汉译歌词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讲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天上的鸿雁从南往北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飞来的大鸿雁啊 不落长江呀不起飞
《茉莉花》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民歌叫《茉莉花》,东北、
陕西、河北、江苏都有《茉莉花》,但是同 名不同曲,而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只有一 首,就是这首《茉莉花》。
二、民乐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 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 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 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丝竹乐,但风格 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 流传很广;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 朴。 江南丝竹曲目丰富,传统乐曲有《中花六板》、 《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等。聂 耳曾改《倒八板》为《金蛇狂舞》,很快风靡全国;
江淮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大部以及河
南东南部地区、西面以大别山与江汉民歌区 为界 闻名的曲目有《凤阳花鼓》、《王三姐赶 集》、《打麦歌》、《彼根芦柴花》等。
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以及浙江大部,
地处长江下游, 闻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 《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西、陕西大部、河南西北部、内
蒙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 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 “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 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 《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 《刨洋芋》、《绣金匾》、《三十里铺》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是为了追求太阳的温暖哟
反抗王爷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天上的鸿雁从北往南飞 是为了躲避北海的寒冷哟 造反起义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新疆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地处新疆,以维吾尔、哈萨克民歌为代 表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艺术以 “十二木卡姆”闻名于世。 维吾尔民歌闻名中外的民歌有《阿拉本罕》、《半 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 》、《送我一 朵玫瑰花》等 哈萨克族民歌有《玛依拉》、《等我到天明》等
《小河淌水》
这是一首来自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一个名叫弥渡的云 南民歌。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全曲是羽调式, 五个乐句,速度稍慢,以从容舒展、比较自由的节 奏和回环起伏、清新优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 律,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银色的 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小河不时发出潺 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 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 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 阿哥所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