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艺术设计史

外国艺术设计史

外国艺术设计史
古希腊古罗马:
填空
1、三大历史分期:古风、古典、希腊化
2、古典文明指的是:古希腊、古罗马
3、古希腊三大柱式名称:多利安式(帕特农神庙)、爱尔尼亚式、科林斯式
创作观念:人体美
4、古希腊文化的先声称作:爱琴文明;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5、古罗马五大柱式:多利安式、爱尔尼亚式、科林斯式、塔司干式、组合式
名词解释
1、古希腊柱式:
由柱子、额枋、檐部的处理方法决定的。

公元前6世纪,这些处理方法已经形成稳定、成套的做法,罗马人称为柱式。

解答
1、三大柱式的风格比较:
对于多利安式、爱尔尼亚式、科林斯式这三大柱式,相同点:他们的创作观念都是人体美,都体现了希腊式美学的思想;不同点:正如维特鲁威对三大柱式风格不同的总结——多利安式是男性美的象征、爱尔尼亚式是女性美的象征、科林斯式是少女美的象征。

2、希腊式美学和希腊艺术的关系:
希腊式美学直接影响了希腊艺术,特别是对于建筑风格。

古希腊建筑中大量出现人体形象,是根据希腊是美学中人体是代表宇宙的秩序,
是最美的这一观念;
而希腊柱式是依据了秩序是最美的这一观念,希腊围柱式建筑同样体现了秩序
美。

3、古罗马建筑对古希腊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古罗马除了继承古希腊的三大柱式,还发展出了塔司干和混合式另外两大柱式。

并逐渐发展成了拱券与柱式的相结合的建筑,如君士坦丁凯旋门。

但君士坦丁凯旋门上原本作为承重构件的柱子成了装饰构件,使得原本必须具备的成了可有可无的了,这对于柱子的继承上本身是一种倒退。

4、古罗马人在建筑上的发明创造:
古罗马人除了继承了古希腊的柱式,还发明了拱券、筒形拱、穹顶,并将柱式与拱券相结合,形成了券柱式、连续券、巨柱式。

其代表作有罗马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万神庙。

5、古罗马与古希腊柱式的不同
古希腊柱式是作为承重构件的结构存在的,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古罗马柱式将原本作为承重构件的柱子作为装饰构件,成了可有可无的了,这对于柱子的继承来说本身是一种倒退,而不是进步。

6、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建筑的比较:
中世纪
名词解释
1、中世纪艺术:
中世纪指的是5——15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统治下的1000年,被称为“黑暗的一千年”。

在基督教的统治下,中世纪艺术主要体现在基督教堂建筑和工艺美术的艺术上。

建筑上出现了哥特式、罗马式、拜占庭式。

工艺美术体现在工艺品的精致、小巧,宗教色彩浓厚。

这段时期艺术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

填空
1、拜占庭式建筑的最典型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
2、巴黎圣母院的背面是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解答
1、西方古代建筑的两大美学思想:
希腊式美学:认为数字的比例、秩序的和谐是最美的极致体现;
认为宇宙是最有秩序的;
认为人体代表宇宙的秩序,人体美正是这种终极秩序之美的典型代表。

基督教美学:认为光和色彩是上帝之美的无知载体;
认为一眼见到就立刻使人愉快的东西就叫做美。

2、巴洛克建筑如何表现动感的:
平面上,巴洛克式教堂多采用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平面;
空间上,由于平面的特别形状,赋予了内部空间以凹凸分明的动态感受;
装饰上,用波浪形曲线曲面,复杂的雕塑,深陷的壁龛和壁画中透视法的运用来表现动感。

填空
1、卢浮宫的东立面是古典主义样式的典范。

解答
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在观点上的最大不同
工艺美术运动反对机械化生产,提倡手工艺,如莫里斯的“红屋”是对手工艺的复兴,对哥特式的肯定;而新艺术运动大力推行工业革命,但要求艺术家不断创新。

两者在观点上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前者强调复古,后者强调创新。

论述
1、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在风格上的不同
一、巴洛克建筑:17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的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以动感新奇、热情豪放著称;
波洛米尼设计圣卡罗教堂和圣安德烈教堂为代表。

洛可可建筑:18世纪形成于法国的曾经风靡欧洲的建筑装饰风格;
洛可可建筑体现了无聊娇弱的特征;
代表作
二、时代背景:
1、巴洛克建筑:产生于教会势力的反弹,同时是重建罗马的需要;
2、洛可可建筑:产生于法国专制政体出现危机时期。

三、艺术风格
1、巴洛克建筑:处于宗教势力上升时期的巴洛克建筑体现了动感欢快的特征;
表现为:追求新奇、标新立异、炫耀财富、热情奔放。

2、洛可可建筑:处于专制政体瓦解时期的洛可可建筑体现了无聊娇弱的特征;
表现为:卖弄风情、妩媚逍遥、纤巧华丽、敏感复杂。

填空
1、少即是烦的观点是文图里提出的
2、西方建筑两大美学思想:希腊式美学;基督教美学
3、西方现代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米斯凡德罗、柯布西耶
4、住房是居住的机器是柯布西耶提出的
5、拜占庭代表作:圣索菲亚大教堂
6、形式永远追随功能是沙利文提出的
7、新艺术运动的西班牙代表人物是:高迪
8、德意志制造联盟代表人物:贝伦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