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文阅读指导》课程简介
——杭州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
【编写目的】
古诗文的阅读鉴赏,首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
在义务教育和高中必修课阶段,学生在古诗文的阅读面和数量上已有相当积累,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也有一定的数量,这是提高诗歌散文阅读鉴赏能力的良好基础。
但积累量还远远不够,再加上学生普遍缺少古诗文的知识网络以及解题的基本方法,所以,学生在高考中古诗文的得分并不理想。
为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大阅读量,拓展阅读面,让学生熟知古诗文的基本知识以及解题的基本方法,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众多作品的相互联系中、在多角度的比较中,在纵向和横向的“作品之链”中进行阅读鉴赏。
鉴于此,我们语文组委托孙柏青老师编写了《高中古诗文阅读指导》一书。
【教学目标】
1、熟悉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古诗文的分类、表达方式、关键词(包括诗眼)的特点、特殊句式、古汉语语法、常见主题、常见意象、常见修辞、常见风格、常见表现手法等等,让学生对古诗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掌握运用相关知识理解古诗文的主旨、鉴赏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3、感受古诗文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以提高对古诗文的语言的感受能力。
4、通过自读、指导、演练、竞赛、评析,强化学生的对古诗文的感性积累和鉴赏的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基本内容】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古代诗歌阅读指导,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常识篇,先介绍古代诗歌常识;第二层次方法篇,介绍怎样欣赏古诗词,内容包括鉴赏十法、意象解析、领悟古诗的语言美、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比较阅读等,说理简洁,内容具体,容易操作,考虑到一些同学缺乏古诗文的知识网络以及解题的基本方法,还特别提供了典型示例,以供学生参考,让学生掌握鉴赏古诗文的基本方法;第三层次赏析篇,一是唐诗分类赏析,二是宋词元曲赏析,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对古诗文的语言的感受能力;第四层次是大量的训练题,先诗歌、词曲,然后是比较阅读训练,最后是2004—2011高考浙江卷古诗鉴赏题汇编,以强化学生的对古诗文的感性积累和鉴赏的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指导,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方法篇,包括人物传记、古代散文的基本写法,文言实词、虚词词义的推断,古代汉语语法以及文言文句读与翻译。
第二层次演练篇,由浅入深地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先是50则高中文言短文断句与翻译训练,编入的短文材料比较浅显,学生容易上手,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思想性。
再是热身训练的高考题:2004年—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阅读,最后是选用了近年全国各地文言文高考试题(共17套)。
【课程特点】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基础。
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指导方法,是我们编写这本书稿的出发点。
我们对古诗文的素质要求作了归类,定出细则纲目,在此基础上编选资料,使读本更具科学性。
在知识与能力问题上,我们取“鱼”、“渔”并授的方法。
知识疏理,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阅读则分成若干逐级递升的层次。
知识作了带有规律性疏理归类,阅读中作了不同层次要求的阐述和方法指导。
二、序列科学。
全书从知识疏理到方法指导,从赏析示例再到阅读演练。
基础知识比较全面,阅读与训练循序渐进,层次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便于操作。
本书实用价值较高,将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演练与高考要求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针对性。
全书通过“阅读”渗透素质教育,构建知识网络,又通过“演练”,达到高考考纲的要求。
全书就是通过“读”“练”结合,以训练促进阅读,夯实基础知识,掌握方法途径,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水平,形成综合阅读能力。
本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督促指导为辅,使用时希望老师能摆正其中的关系。
因为如果嚼得太细,喂得太饱,往往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但如果放任自流,不加检查,学习往往会半途而废,事倍功半。
可以这样说,这本书是将学生在必修阶段习得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整合、迁移、强化与提高。
据此,我们建议:教学目标应特别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整合与运用,提高学生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富阳中学语文组
2013-3-6
附:目录
序言/1
古代诗歌阅读指导部分
【常识篇】
第一节古代诗歌概况/2
第二节古代诗歌常见人物形象举隅/5
第三节古代诗歌的常见风格/6
第四节古代诗歌常用典故汇总/8
【方法篇】
第一节诗词鉴赏十法/15
第二节体悟意象解析形象/19
第三节领略古代诗歌的语言美/26
第四节熟悉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31
第五节领悟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41
第六节掌握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45
【赏析篇】
一、唐诗分类赏析
1、咏史怀古诗金谷园杜牧/54 金陵怀古刘禹锡/55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56
2、托物言志诗蜂罗隐/57 赠柳李商隐/57 孤雁杜甫/58
3、山水田园诗雨过山村王建/59 田园乐(其六)王维/60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61/
4、边塞征战诗塞下曲许浑/62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63
5、行旅闺怨诗商山早行温庭筠/63 闺怨王昌龄/65
6、赠友送别诗湖口送友人李频/ 66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67
7、忧国伤时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68 8、建功报国诗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69 9、即景抒怀诗漫成一首杜甫/70 10、借景抒情诗村夜白居易/71
11、哲理诗与诸子登岘首孟浩然/71 12、干谒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72
二、宋词元曲赏析
1、蝶恋花晏殊/73
2、浣溪沙姜夔/74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74
4、青玉案辛弃疾/75
5、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76
6、江城子·记梦苏轼/76
7、卜算子·咏梅陆游/77 8、木兰花宋祁/78
9、踏莎行欧阳修/78 10、渔家傲范仲淹/79
11、蝶恋花柳永/80 12、醉花阴李清照/81
13、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82 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82
15、〔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83 16、[越调]天净沙·秋白朴/83
17、驻马听·吹白朴/84 18、碧玉箫关汉卿/85
19、四块玉·别情关汉卿/86 20、卖花声·怀古张可久/87
【演练篇】
1、诗歌阅读/87
2、词曲阅读/91
3、比较阅读/95
4、2004—2011年浙江卷古诗鉴赏题汇编/99
文言文阅读指导部分
【方法篇】
第一节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102
第二节古代散文的基本写法/105
第三节文言实词词义推断理解/108
第四节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13
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116
第五节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语法/135/
第六节文言文句读和翻译/139
【演练篇】
1、高中文言短文断句与翻译训练50则/142
2、2004年—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阅读汇编/149
3、201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7套)/159
参考答案部分
1、诗歌阅读/181
2、词曲阅读/183
3、比较阅读/185
4、2004—2011年浙江卷古诗鉴赏题汇编/187
5、高中文言短文断句与翻译训练50则/189
6、2004年—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阅读汇编/203
7、201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213
审定:章益安季丰校对:语文组老师
封面设计:陈玉骥字数:25.8万
编写时间:二○一二年十一月生活充满了色彩,但是蒙着一层雾需要你的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