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制度是规范是规范人类政治生活的政治体系。
政治制度有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构成(11)2.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机构体系中横向配置国家权力并规范其运行的制度模式。
根据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状况可将政权组织形式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委员会制和人民代表制。
根据权力的纵向配置状况可将国家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19)3.代议制的基本内容:人民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由代表组成议会,议会作为民意机关拥有国家主权,可根据自身意愿将国家权力委托给其他国家机关行使(29)4.马克思指出人类的最根本特性是人的社会性(35)5.政治文化是政治群体在历史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它属于人类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范畴,反映的是政治心理层面的内容(57)6.政治文化分为村民型政治文化、臣民型政治文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61)7.最早提出近代主权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早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让布丹。
布丹最大的贡献是第一次确立国家和主权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把主权视为国家最本质的特征8.霍布斯是17、18世纪流行的自然法和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把主权理论用于论证君主主权的重要代表人物(82)9.洛克倡导议会主权论,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83)10.卢梭对人民主权论述有以下几个原则:1、主权是至高无上的2、主权是不可转让的3、主权是不可分割的4、主权是不能代表的(85)11.天赋人权论揭示的人民权利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反抗权,其中财产权是最一般的权利(89)12.密尔在《代议制政府》这部著作中,全面论证了有关代议制政府的一般原则及其职能、组织、活动等问题(91)13.洛克的分权学说经过孟德斯鸠的改造,发展成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理论(102)14.分权制衡模式------英国模式(110)15.三权分立与议行合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115)16.法治成为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核心特征(119)17.法治原则最直接的价值取向就在于争取民主、巩固民主(130)18.代议制民主是一种间接民主制,它是指人民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制度(134)19.现代选举制度以民主为核心,同时又成为实现民主的手段。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主权”原则得以确立(141)20.选民资格问题是美国自1787年以来选举制度发展最核心的问题。
首先,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问题。
其次是黑人选举问题。
再次是妇女选举问题(142)21.在普选制形成过程中,英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封建特权问题,美国主要问题是种族歧视问题(143)22.选举原则主要有权威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一人一票,每票等值,不允许任何选民享有特权)、透明性原则(选举充分的开放和公平)和自由性原则(选民投票时出于自愿并且有选择的余地)(145)23.权威性原则主要指选举应对国家政治生活具有实质性影响力,主要包括第一、代议机构是否真正通过选举产生;第二、代议机构是否是国家最高立法权力机关,第三、代议机构是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实际影响力(145)24.选举程序有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与候选人提名、竞选、投票制度(间接投票和秘密投票)25.当选制度许多国家采用多数代表制的当选制度,如:美国、英国、法国和印度等;瑞士、意大利等采用的是比例代表制;德国采用的是两者的混合(155)26.选举制的局限性:1、来自选举与选举效果之间关系的假设。
选举的政府在事实上未必是好的政府,选举的代表在事实上未必真正的代表民意。
2、来自选举中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关系。
例如自由投票与强制投票之间的矛盾,选举自由与对竞争经费的控制之间的矛盾3、选举结果在理论上事关国家政治发展方向和重大问题决策,但选举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却不能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4、即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政权合法性机制,选举在全球化背景下也逐渐失去了解释力和说服力5、多数专政。
选举的基础是多数专政,少数者的利益或者弱势群体的利益容易被忽视或牺牲(160)27.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活动分子,基于共同的意志,为了共同的利益,采取共同的行动,以期获得或者维持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利的运作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它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163)28.政党政治的运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首先:组建政党组织、宣传政党纲领和主张;其次:拉拢选民,角逐竞选;再次:政党竞争,轮流执政;最后:通过政党分肥制,掌握国家机关重要职位,并以此为基础,进而控制国家行政机关的运作过程(170)29.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170)30.多党制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个以上的政党联合轮流执政,或几个政党联盟轮流执政的制度。
多党制的特点在于选举中多党竞争,没有一个人政党具备单独长期执政的力量,故而采取几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联合执政的办法;多党制一般在议会选举中采取比例代表制;多党联合执政属于一种不稳定的格局。
(171)31.两党制(172)32.政党的组织活动原则:1、拥有明确地、能体现该政党意识形态的政治纲领2、具备健全的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机构3、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各级领导人4、有约束党员行为规范的组织纪律(188)33.人民代表制度与西方议会代议制区别:1、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2、代议机构的法律地位不同3、人民代表与议员的区别4、代议机构与政党的关系不同5、代议机构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机构均有不同(200)34.代议制组织结构的类型:两院制和一院制。
两院制分“非平衡的两院制”以英国最为典型。
所谓非平衡是指两院的职权大小不许对称,强弱不均匀。
“平衡两院制”则以美国最为典型。
美国参众议院的地位和权力是同等的,两院共同平等的行使立法权,任何一院通过的法案必须送交另一院通过才能成为法律,任何一院对另一院通过的法案拥有绝对的否决权(205)35.议会党团指由议会中属于同一政党的议员组成的、以统一本党议员在议会中的行动为目的的政党集团(210)36.立法权是议会的传统权力和首要权力。
立法权即制订和修改法律的权力,包括立法创议权、通过法案权和修正权(213)37.议事规则:1、法定人数原则2、会议公开原则3、一事不再议原则(222)38.议会的立法程序主要包括:法案的提出、法案的讨论、法案的通过和法律的公布(223)39.英国政治学家密尔把代议制政府视为“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
这个“最好的政府形式”对于现代民主的运行具有以下几个作用:1、使国家权力合法化2、使阶级意识国家化3、是权力运作程序化4、使政治过程公开化(230)40.内阁制指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240)41.总统制指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并独揽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一种政体形式,与内阁制相对(242)42.政府职能及其发展的转变(253)43.政治体制改革方式大致存在两种取向:1、是在不触动原有政府体制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并以渐进、局部、改良的方式,对旧有的政府体制内部权力结构、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进行调整、修补和改革,这种改革统称为实验性方式或改良方式。
2、是一种全新的政府体制来取代就有的政府体制,并通过激烈的变革方式重新塑造政府权力结构体系、组织结构体系以及政府活动方式,这种政府体制改革方式呗称之为急剧性方式或革命方式(259)44.实验性政府体制改革方式基于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进化论理性主义(259)45.急剧性政府体制改革方式基于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建构论唯理主义(260)46.政府体制改革的发展前景“新经济”,与“新体制”----了解(260)47.大陆法系的特点:1、罗马法是其主要历史渊源2、法典是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3、法官忠实于法律4、立法、行政和法学家的特殊地位(273)48.英美法系是以英格兰普通法为基础的,在英国对外贸易、军事征服和殖民统治过程中,随着英国法飞域外传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世界性法律传统之一,因其以英国法、美国法最具代表性,故称英美法系。
在英美法系中,司法制度处于核心地位(273)49.英美法系的特点:1、判例是主要法律渊源2、程序法的相对重要性3、经验重于逻辑4、司法的特殊地位(275)50.司法机关独立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财政、人事、内部管理和业务活动相对独立;法官独立,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势力干涉;法官职业化。
(277)51.司法民主原则的主要内容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公开及其他对司法监督制度(279)52.行政法院与普通法院比较:1、行政法院的审判人员不是法官而是行政人员,由政府任免。
2、行政法院的裁决依据的不是法典,而是其自身实践中形成的判例和一般法理原则3、行政法院无法律解释权4、行政法院不能干预行政机关履行职责(287)53.人民法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工作,实行四级二审制(289)54.法国检察机关独立于法院,但依附于法院内部,实行所谓审检合署制。
德国检察系统的设置也采用审检合署制(291)55.诉讼与仲裁都是解决纠纷的法律途径,仲裁主要是用于解决经济纠纷,其特点在于自治性和高效性;诉讼可以用来解决各种纠纷,其特点是司法性和权威性(294)56.在英美法系中,法官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大陆法系中法官的地位低微。
在英美法系中,法官主要是从有经验的律师中任命的;大陆法系中,法官一般是由行政机关在通过了法官资格考试的人员当中任命的。
两大法系法官制度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职业化的法官制度(301)57.司法审查制度,又称违宪审查制度,是一种宪法保障制度,是通过法定程序审查和裁决立法和行政行为是否违反宪法的制度,作为宪法保障制度的司法审查制度起源于美国(305)58.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刑事诉讼,主要是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违法的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
行政裁判制度主要是对行政诉讼案件进行裁判的制度(309)5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单一民主制、政党制度、文官制度、政府治理制度(320)60.从代议民主制走向行政集权民主制的原因:一方面是代议制本身的问题,如普选制中的贿选和腐败现象,以及由于政党制度的引入,议会由多数党或政党联盟控制,而政府又是多数党,造成议会权力的虚化。
另一方面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国家只是守夜人的角色,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采取放任的态度,由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政府只在一些无利可图的公共事务中担负起责任(327)6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人民行使权力的形式:人民代表制3、政府制度主义原则:议行合一4、政府权力机关的运行机制:依法治国5、政治制度的核心:共产党的领导(347)62.人民代表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群来代表全体人民的意愿,它附着于全体人民之上,依据人民的基本利益而运作,因而人民代表及其组成的机构仍代表着全体人民(343)63.政治体制改革是指在基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针对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以及针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