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管沟 施工方案

综合管沟 施工方案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
一、拉森钢板桩
1、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
(1)钢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管道基础施工,即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支模、拆模的余地。

(2)基坑护壁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

各周边尺寸尽量符合板桩模数。

(3)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

2、钢板桩施工的顺序
(1)钢板桩位置的定位放线
(2)挖沟槽
(3)施打钢板桩
(4)支撑施工
(5)挖土
(6)排污管施工
(7)回填土方砂或石屑
(8)拔除钢板桩
3、钢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
(1)钢板桩的检验
对钢板桩,一般有材质检验和外观检验,以便对不合要求的钢板桩进行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

①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部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内容。

检查中要注意:a)对打入钢板桩有影响的焊接件应予以割除;b)割孔、断面缺损的应予以补强;c)若钢板桩有严重锈蚀,应测量其实际断面厚度。

原则上要对全部钢板桩进行外观检查。

(2)钢板桩吊运
装卸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

吊运时,每次起吊的钢板桩根数不宜过多,并应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

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

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

(3)钢板桩堆放:钢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

堆放时应注意:
①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
②钢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
③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米,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米。

4、钢板桩施打
拉森钢板桩施工关系到施工止水和安全,是本工程施工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施工有关要求:
(1)拉森钢板桩采用履带式挖土机(带震动锤机)施打,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情况,认真放出准确的支护桩中线。

(2)打桩前,对钢板桩逐根检查,剔除连接锁口锈蚀、变形严重的钢板桩,不合格者待修整后才可使用。

(3)打桩前,在钢板桩的锁口内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

(4)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5、钢板桩的拔除
基坑回填后,要拔除钢板桩,以便重复使用。

拔除钢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及土孔处理。

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会给己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并影响临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底下管线的安全。

设法减少拔桩带土十分重要,目前主要采用灌水、灌砂措施。

(1)拔桩方法
本工程拔桩采用振动锤拔桩: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强迫振动,扰动土质,破坏钢板桩周围土的粘聚力以克服拔桩阻力,依靠附加起吊力的作用将桩拔除。

(2)拔桩时应注意事项
①拔桩起点和顺序:对封闭式钢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角桩5
根以上。

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

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

②振打与振拔: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粘附,然后边振边拔。

对较难拔除的板桩可先用柴油锤将桩振下100-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

有时,为及时回填拔桩后的土孔,当把板桩拔至比基础底板略高时暂停引拔,用振动锤振动几分钟,尽量让土孔填实一部分。

③起重机应随振动锤的启动而逐渐加荷,起吊力一般略小于减振器弹簧的压缩极限。

④供振动锤使用的电源为振动锤本身额定功率的1.2-2.0倍。

⑤对引拔阻力较大的钢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不超过1.5h。

6、钢板桩土孔处理
对拔桩后留下的桩孔,必须及时回填处理。

回填的方法采用填入法。

填入法所用材料为土方砂或石屑。

二、综合管沟工程
1.沟槽开挖
(1)首先由测量员用全站仪打出管道轴线,然后向两侧各返出约 2.0m 钉边桩撒白灰线,作为沟槽开挖边界,同时复测原始地面高程,确定挖深。

(2)施工采用管道直埋方式进行,开挖时人机配合,挖掘机为
主。

机械挖土占90 %,人工修边铲底挖土占10 %。

(3)开挖采用单侧开挖,单侧抛土的形式开挖,并按规定坡角放坡。

(4)挖深至设计标高10 cm 时,机械停止挖掘,及时测量,人工修边清底并整平。

(5)人工配合电动打夯机对沟槽进行夯实,保证基底密实。

(6)如发生超挖现象,按规范相应规定方法处理。

(7)如遇有地下水,采取开挖集水坑的方式引流地下水或轻型井点降水方式进行施工,保证沟槽土壤不受浸泡。

如遇不良地基,需会同设计、业主、监理等单位代表现场协调处理。

2.基础工程
(1)基底处理完毕后,准确测出基础中轴线高程线,快速组织施工。

(2)采用翻斗车运碎石,由溜槽下放至沟底,摊平、灌浆,灌浆一定要饱满。

(3)浇注基础混凝土时,混凝土由机械搅拌,人力斗车运输,运输时要控制好,防止砼出现离析现象。

(4)混凝土由溜槽送至碎石顶层,用振捣棒均匀振捣密实,当砼无明显气泡冒出,表面泛浆呈平坦状时缓慢拔出振捣棒,保证砼平整密实。

管道基础混凝土施工时要求每天做试块2组,当基础强度达
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5)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7小时,即可进行养生。

养生用洒水法养生。

洒水养生应根据气温的情况,掌握恰当的时间间隔,在养生期内保持表面湿润。

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生,改用养生膜履盖。

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应与拌和水相同,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3.铺管及接口
(1)重新恢复轴线使管道准确定位,起重机吊管缓慢放至基础顶面,铺完垫稳后立即进行轴线、高程测量并相应调整管位。

(2)吊装过程中设专人指挥下管,严防砸坏基础、碰坏钢筋砼管本身及由于振动引起的沟槽壁塌方。

(3)抹口,抹带部位的管壁应先凿毛刷净,每抹一公分厚的砂浆后,放置钢丝网,抹带至规定厚度。

抹口要抹面压光,无蜂窝麻面,表面光滑。

抹带砂浆为:1:1.5 水泥砂浆。

(4)包角施工,包角与钢丝网搭接长度为15 cm,包角的砼为机械搅拌,并振捣密实,保证包角起到固定管道的作用。

(5)管口内侧要抹25 mm×25 mm内八字口,内抹口用1:2.5 水泥砂浆,内八字口必须抹实,以确保接口质量。

(6)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有倒流水现象,管对口处缝
宽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

管道中心位移允许偏差15 mm
管内底高程允许偏差±10 mm
相邻管内底错口允许偏差 3 mm
4.检查井砌筑
(1)检查井砌筑要严格按照砖砌体规范进行。

红砖砌筑前须洒水浸润。

外圈定位行列和镶面应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砌筑不得出现通缝现象。

(2)检查井砌筑时要将梯蹬直接砌入砖墙内,随砌随安,待砂浆在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踩踏梯蹬,以保证其坚固性。

5.回填
回填用人工回填,分层回填,分层夯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