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摘要: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如何把两者真正密切的联系起来呢?本文重点阐述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并联系实际的写作教学,强调阅读和写作应该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以阅读促进写作,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认真阅读。
关键词:阅读;写作;关系阅读是人的一种需要,是内心渴求沟通,渴求被认可的一种心理需要。
人们在阅读中认识世界,交流情感。
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深入生活,参与实践,是广泛收集阅读材料的重要途径;另外阅读作品也是摄取材料的重要途径。
对于我们写作者来说,多读作品,包括古今中外的各种体裁、题材的作品,这样我们从中可以积累知识、储备材料、提高修养,还可以借鉴作品的写作技法。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也就是说明的这个意思。
但是,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
”①从这句话中可见,阅读对写作是何等的重要。
但是,在现代社会的阅读中我们的阅读者并没有把阅读和写作这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阅读只管阅读,写作只管写作”即我们现在的有些读者把阅读和写作分离甚至割裂开来,阅读也只是为了阅读,并没有把所听见、所看见、所学习积累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
所以,我们的写作水平并没有质的提高。
那么,我们面对阅读和写作的这种现状,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来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呢?阅读和写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作为阅读者我们怎样处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呢?一、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
阅读对写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离开阅读谈写作,或者离开写作谈阅读都是不行的。
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阅读对写作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呢?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古人有很多体会,如清代文人叶變的《原诗》第十七则中说到:“多读古人书,多见古人,犹主人启户,客自到门,自然宾主水乳,究不知谁主谁宾,此是真读书人,真作手。
若优异呈博,弱管时翻书抽轶,搜求新事、新字句,以此炫长,似贫儿称贷营生,终非己物,徒见踌躇耳”。
②这段话主要论述了在文学创作中,如何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以及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因为作者在上面这段话中讲到:如果平时多读古人的书,就如同与古人时常交往见面一样,彼此感情日深。
这样,犹如主人打开房门,由于彼此相知默契,客人自然而然就会到来,主人和客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如同水乳交融一般,分不清谁是主人,谁是客人,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才会写出好的作品。
假如有意识来显示的才学,拿起笔来后,就开始翻书,寻找新事、新字句,以此来炫耀自己的长处,那么,就如同一个穷人来借债生活,表面看来很阔绰,但终究不是靠自己的财富来生活,也就无法来掩饰自己内在的窘迫。
所以,阅读对写作具有以下的重要性:(一)阅读为写作获得材料著名诗人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也就是说,平时博学、广泛阅读,一旦提起笔来,便犹如神助。
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材料,这些材料是写作主体进行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那些脱颖而出的文人,几乎无一不是从小饱读经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阅读过程。
比如,唐代的王维、杜甫、李白、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他们都是从七八岁,乃至五六岁,就开始了自己的读书生涯,他们也正是在中国几千年的丰富的古代文化熏陶下,具备了深厚的思想文化修养以及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写作材料,也就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思想文化修养和丰富的写作材料,他们中的有些人,不仅应举步入仕途,而且,还靠这种牢固的文化根基,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同样,作为公文写作,材料也是构成文章的要素之一,它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没有材料,主旨就不能确立,材料是公文的写作基础。
例如,写一份工作简报或通报,往往要运用一定的具体事实、基本情况等材料来说明情况或经验、教训;或用生动的事实,表彰和宣传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或用单位及人员的错误事实和缺点,指出其应当吸取的教训,以教育下属单位和人员。
那么,我们所阅读的材料可以大致分为下面这几类:1,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领导机关所颁布的有关政策、法令、计划、决定,以及其它有关文件精神;2,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有关情况,包括各种统计数字、反映或研究有关问题的信息、简报、报告、会议资料等文件的材料;3,报纸、杂志、书籍上报告或研究有关情况的文章;4,国内外有关情况的研究成果。
所以,一句话写作的材料来自“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来源相当广泛,其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我们通过阅读这四个方面所寻找到的材料,概括起来可以说,作者为了完成文章的写作,体现自己的写作目的和意图,从现实生活和文献中选取和使用的所有事实,人物、数据、数字、引文等都可以称为公文写作的材料。
所以从上面的论证中可以得出,通过阅读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材料,这些素材为作者的写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增强写作主体的语言、知识积累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对于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写作从表面上看是文字表达的功夫,但是,从本质上看,内心地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全方位的体现。
古人说“开卷有益”,即多读自然是获益更多。
多读能使写作获得充足的知识储备。
作者没有广博的知识而从事写作,所写作品就难以具备深厚的底蕴。
通过多读就能从各个历史时期各类作品的内容中获得大量的知识。
比如,读一部《诗经》,我们几乎可以读到一部艺术形象的先秦史,从“风”、“雅”、“颂”中看到先秦时期各国的社会生活、民情风俗、文化状态和政治生活经济;同样,一部《红楼梦》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以“贾、史、王、薛”为代表的清代封建贵族的兴衰的发展史,还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社会时尚、建筑艺术、花卉养殖、医疗药物、烹饪膳食、穿戴服饰、诗词文章、方言俚语以及直到酒令、灯谜等多方面的大量知识。
所以,郭沫若把阅读看作是写作的“资本”之一。
他说:“多读各家著作,多活用自己的感官,多摄取近现代新颖的知识,多体验社会上的各种生活,多熟练自己的手笔,多接受有益的批评和意见,是储蓄文学资本的必要条件。
”③通过多进行阅读,不仅丰富了我们有关历史和现实的有关知识,还会让我们从阅读的作品内容中揣摩到别人是怎么观察感受生活的,又是如何在作品中反映生活的。
有了我们自身体验生活和从阅读中得到的知识的丰富积累,当我们从事写作时就会文思涌畅,左右逢源;另外,我们通过阅读除了增加写作主体的知识积累外,阅读还可以增强写作主体的语言的积累。
语文学家刘国正认为:“阅读,主要是阅读名家名著”,“历代大家留下的名篇是政治史、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的瑰宝”,“名家名作中凝结着运用语言的高超艺术,……对于写作的影响虽不能立竿见影,却见无形的、深刻的、长远的效果,往往终身受用不尽”。
④这句话也就是说我们阅读时潜心研索,咀嚼消化,由表及里地获得对语言的整体感知。
阅读实际上就是接受语言范本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通过日积月累,培养语言的根基,修炼语言的内功,丰富语言的库存。
我们阅读的书籍多了,就会不知不觉的“悟”到运用语言的技巧;语言积累深厚了,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
(三)提高作者的见识,触发写作灵感阅读有益于写作,对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不是某个时代或少数文人的体会。
在中国的古代有许多的文人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几乎都会强调“多读”的重要作用。
比如,杨雄说:“能读千赋则善赋。
”,同样,刘勰在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写作体会时指出:“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
他认为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得的学问就是文人储藏的宝贵财富,从学问中明辨的事理就能丰富自己的才智,仔细地研究学问就能获得深刻独到的见解;同样,厚积才能博发,也正像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的那样:“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也就是说,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有一个长期学习、阅读的过程。
就好像“我们操练了上千支曲然后才知道其中的声韵,观摩上千把剑后才能够识别兵器”,也就是通过作者大量的阅读,可以增加其见识,拓展其视野,使作者有一种苦苦求索的精神;另外,阅读除了提高作者的见识以外,大量的阅读可以触发作者的写作灵感。
写作灵感是人的长期积累和潜心思考的产物,灵感的产生是建立在作者对一特定目标的长期执着追求的基础上的,这种追求过程也就是相关阅历和学识积累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一种阅读的过程。
(四)吸取别人的写作技法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多读别人的作品,我们会从中发现作品的多种表达方式及手段,可以慢慢地吸取别人的写作技法。
同时,也会逐渐认识到作品的一些基本的、带共通性的、规律性的写作技法,然后去分析别人在作品中为什么采用这种写作技法。
另外,多进行阅读,可以为我们以后的写作提供很好的帮助作用。
比如,一部《文心雕龙》可以告诉我们有关文章的构思、立意、选材、结构乃至修辞表达、写作技法等方面的知识。
同样,一部现代的文学理论专著,会让我们了解到现代许多作家新的表现手段和审美追求。
现代社会存在的所有文学体裁,几乎都有其研究的专著,所以,也为我们的阅读带来了方便,要直接参考它们的一些表现方法也很容易。
如果,我们读的作品和理论著述比较少,我们可以发现和借鉴吸取的写作方法也会比较少。
多进行阅读我们才能比较鉴别其方法的优劣,才能扬长避短、兼收并著,自己动起笔来,也才能灵活自如,得心应手。
二、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通过在文学创作、公文写作等方面,阅读和写作应该而且紧密地结合的论证,都充分地说明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即阅读和写作是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同样,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运用到我们平时的写作中去,可以指导我们的写作方向,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
那么我们的平时学习生活中应该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阅读与写作具有以下的关系:(一)阅读促进写作阅读是进行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是你在欣赏别人的文章,而写作是别人在欣赏你的文章。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进行大量的阅读,进行广泛的涉猎。
在阅读的基础上,去主动地积累写作素材,比如,优美的词语、短语、语句、名言警句等。
如果在以后的写作中能够巧妙地加以运用的话,一定会使作文增色不少。
另外,我们除了要积累写作的素材以外,我们还应该借鉴和模仿其他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比如,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学到了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写出了《家乡的桥》,这样也就是借鉴和模仿;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后,写父亲的“皱纹”和“白发”模仿朱自清先生抓住“背影”的写法,抓住皱纹和白发的特点,写出了人世间的沧桑变化,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所以,这就是在借鉴的基础上的创新。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进行创新呢?在阅读上,要努力地做到“由一件事感想到另外一件事”茅盾说过:“读书时看到书上所写的,想到自己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想想要是自己写,会怎么写,该怎么写?”⑤文学巨匠的至理名言、肺腑之言确实是经验之谈,对我们的学生的写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