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第11期总第152期外语与外语教学For eign L 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2001, 11Serial 152认知、语境与词语内涵意义林榕(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摘要:探讨了词语内涵意义的性质及其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试图从人类认知和语境的角度寻求对词语内涵意义正确理解的方法。
基于内涵意义的隐含性、情感性以及间接的表达方式等特征,要获得对词语内涵的正确理解,就必须利用人类共有的认知系统,充分结合语境,从而使外语教学或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更有成效。
关键词:词语内涵意义;理解Abstract:T 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o f wor d connotative meaning and its relations to society and cultur e.I t also attempts to seek ways to its proper understanding in ter ms of human cognition and context in language use.It shows t hat word connotative meaning is usually implied,affectively charg ed and indirectly ex pressed.Because of these featur es,it is proposed that t he universal knowledg e of humans be employed and the context be refer red to in order to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ord connotation in languag e teaching or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 e and culture.Key words:w ord connotative meaning,understanding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38(2001)11-0055-03近年来,人们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热点,在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词语内涵意义在外语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重要性。
因此,探讨词语内涵意义的性质、特征及其产生来源,并进一步寻求如何获得对内涵意义相对正确的理解,应是一项有意义的课题。
一、内涵意义的性质与特征关于词语内涵意义,!朗曼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Richar ds et al,2000:97)的定义是#词或片语的基本意义之外的意义。
表示人们对词或片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所怀有的情感或所持的态度∃。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Bussmann, 2000:96)指的是#语词所包含的情绪或感情的成分,又称情感、联想或偶然意义∃。
Leech在其著作!语义学∀(李瑞华等译,1987:16-17)中认为:概念意义(又称理性意义或基本意义)是语言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具有更多的区别特征;内涵意义则除了具有纯理性内容之外,还在所指这个概念上与理性意义相重叠。
这就意味着内涵意义在本质上与概念意义同是人类心理将外部世界进行范畴化切分在语言上的反映。
但是词语内涵意义不等同于其基本意义,它不是字面的或客观的意义。
内涵意义不独立于概念意义存在,它必须通过概念意义间接表达和反映语言者对事物的褒贬或价值取舍等情感和态度倾向,因而又被称为#附加意义∃。
语言是人类文化传递和思想交流的工具,作为语言核心的词汇及其语义系统必然以种种方式表现其语言社会的文化的独特内涵。
词语内涵意义也不例外,它来源于文化,表现了文化,也受限于文化。
词语内涵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约定俗成的,并深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是一种主流文化;在东方,佛教文化为千百年来影响着一些民族行为道德的规范。
许多具有宗教内涵的词汇成为交际用语的一部分。
文化成了构筑词语内涵意义的一个重要来源。
如今,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词语内涵意义的运用在许多商品广告或商标招牌上被发挥到了极致:如#宫廷酒∃,#皇室麦片∃,#飞龙实业∃,#曼哈顿大酒店∃等等。
这些词语中的#尊贵∃、#气派∃、#奢华∃、#财富∃等文化内涵意义被用来提高商品或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以达到赢利的目的。
词语内涵意义还是语言社会中自然地理环境、民族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反映。
如#美国英语的prairie(大草原),cany on(大峡谷),英国英语的moor(沼泽), heath(荒野),这些都是表示一个国家独有的社会、自然现象的词语∃。
(汪榕培,2000:30)还有,汉语中由#竹文化引申出来的有关竹的词汇;饮食文化引申出来的有关烹饪和菜款的词汇;农业文化引申出来的有关耕作和稻谷的词汇等∃(林汝昌,1996,4:2),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民族感情色彩并会给语言者带来心理联想和情感共鸣。
即使到了现代,富有文化内涵的词语仍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或消亡。
英汉语言中许多这样的词语展示了各自民族的不同的社会层面,有着在其他文化中难以寻觅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的寓意和内涵。
人类物作者简介:林榕(1954 ),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词汇语义学质生活的多样化和精神生活的无限性决定了词语内涵的产生、发展和变异是无穷无尽的。
词语的内涵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
经过语言社团的长期使用,一些词语的内涵在词义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其隐秘的性质,而成为基本固定的词义之一。
词义的这种转变成了多姿多彩的语言表达的来源之一。
不言而喻,整个转变需要经过相当长的过程。
词义内涵还会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对事物的重新评价而改变:或由褒至贬,或由贬而褒。
如文革前后人们对#老板∃一词观念的转变。
有的学者把词语内涵的上述特征概括为民族性和动态性。
(张业菊,2001:43)内涵意义必须借助词语指称或所描述的事物特征某方面的相似性,让人产生联想,才能达到传达或接收隐含信息的目的。
因此,词语的内涵意义是隐喻的基础。
隐喻借助语义间的相似特征#通过某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Lakoff&Jo hnson,1980:5),或者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使语言表达更具有鲜明性。
在英语中常有下面的表达法:(1)Giv ing the children a goo d start in life.(2)He&s over the hill.(3)I w as bogg ed down in a dead_end job.(4)Her career is at a standstill.(5)Are you at a cross_ro ad in your life?(Saeed,1997:306)这些例子充分利用了start,hill,dead_end,standstill,cross_ r oad等词的内涵意义,以隐喻的手法描绘人生的起始、转折,事业中的困难、停滞和无望等抽象的意境。
可见,隐喻的手法能超越词的基本意义,表达其他方法难以表达的隐含的意义。
词语内涵的存在能使现成的语汇发出弦外之音,从而极大地丰富语言表达,在交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认知与内涵意义语言理解是一种认知活动,因为#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来考察词语的意义,词语和世界的联系,必须依赖人的认知能力,即现实概念只有以与其对应的心理模型为参照点,才能获得语义学价值∃。
(熊学亮,1999:33)语言理解具有社会特征,因为通过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人在大脑中建立起了代表各种概念知识的#心理图式结构∃(schemata)。
(Perkins,K.&A ngelis,P.J.,1985:269;Bussmann,2000: 416;桂诗春,2000:445)这种无意识的心理构建的框架包含了大量的类属知识(g eneric know ledge),如有关物体、情景、事件、行动、事件发生顺序的知识等,与概念的意义相对应。
此外,它还包含了#有关知识使用方法的信息∃(Perkins,K. &Angelis,P.J.,1985:269),如词语内涵意义在交际中的价值等。
它们都以分类的形式储存在大脑的长期记忆中。
在语言交际时,语言输入可将心理图式激活,使之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弥补信息量不足的部分,从而达到理解。
但前提是语言者的心理图式框架必须与语言输入基本相对应。
不同民族、语言社团之间的语言者,例如东西方人士,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角色之间的个体,如律师与罪犯,哲学家与巫师,成人与儿童等,其认知世界的心理图式有一定差异。
当这些差异完全无法与目的语的词语内涵意义所表达的文化特征相对应时,交际者的心理图式就无法被激活,从而导致不理解;如果只是部分不对应,则可能造成误解。
因此,汉语的#胸有成竹∃常使学中文的外国人大惑不解,#马马虎虎∃被误译成horse and horse,t iger and tiger等就不足为奇了。
认知过程的产物是概念的形成,在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语义可用#认知域∃(cognitiv e domains)(Lang acker, 1987&1991,转引自沈家煊,1994,1:13)来描写。
认知域包括时间域、空间域、感情域、颜色域等等。
如上所述,内涵意义与概念意义同样都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认知的产物,语义描写或理解均需要参照一个或多个认知域。
如#茶∃在汉语中指的是一种绿色植物饮料。
对这一基本意义的描述可参照饮料域和植物域。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茶∃除了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外,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茶∃也是醒脑提神、消食健脾的药剂。
此外,品茶在中国文化中还是一种情趣;中国人对茶艺情有独钟。
因此,对#茶∃的内涵的描述和理解还得参照中药域、茶文化域等等。
限于认知和经验,西方人常常满足于对其基本意义的理解而忽略其他。
一方面,是由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者的心理图式有差异;另一方面,词语内涵在各种外部世界或个人因素的影响下,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难以确定其可能的所指内容或认知域,或确定其与概念意义的界限,因此容易导致理解失误。
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内容中词是高度抽象的象征单位(symbolic unit)之一。
#象征∃指的是一定的形式与一定的意义之间约定俗成的关系。
象征单位之间可以结合成更大的象征单位,对新的象征单位的理解可以建立在老的象征单位表达的约定俗成的意义之上。
如w orker就是一个由wor k 和er两个象征单位构成的新的复杂的象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