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方法
一、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取恰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去探明教育内部各要素间的变化与规律,以及辨析教育本质与其外部现象间的关系,并作出严格科学结论的一种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
(P3)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综合性和整体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广泛的群众性。
三、教育科研方法的历史发展(P5)
(一)经验描述研究阶段
(二)哲学思辨研究阶段
(三)科学实证研究阶段
(四)规范综合研究阶段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类型(P11)
(一)根据研究的目的划分
1、基础性研究。
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教育基本理论。
2、应用性研究。
主要目的是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或有关理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3、发展性研究。
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教育进步和学校运动的有效策略。
4、比较与评价研究。
目的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
育活动的相关价值作出判断。
5、预测研究。
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回答“将会怎
么样”的问题。
(二)按研究方法划分
1、历史研究。
通过对过去发生的事件的原因、结果或趋向的分析,解释当前
事件和预测未来事件。
2、描述研究。
通过问卷、访谈、观察、测验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
答有关现实问题的研究。
3、相关与比较研究。
对两个或多个教育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及相关程度进
行判定,目的是建立相关关系或用于预测。
4、实验研究。
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设能验证假设的
环境和条件,主动地控制研究对象,控制无关因素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
因果关系的研究活动。
5、理论研究。
对复杂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综合、
抽象、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并形成一般性结论的过程。
五、选题的基本要求(P21)
1、课题必须有价值。
2、课题必须有科学性。
3、课题必须具体明确。
4、课题要新颖独特,有前沿突破性。
5、课题要具有可行性。
六、文献的类型(P26)
1、从物质形式出发:
(1)印刷型文献。
(2)缩微型文献。
(3)机读型文献。
(4)声像型文献。
2、根据信息量的变化情况分:
(1)一次文献。
(2)二次文献。
(3)三次文献。
七、理论构思是以一定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所要研究问题的现象、过程、本质或原因的一种理论解释。
(P40)
八、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包括: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观察研究、教育实验研究、教育比较研究、教育历史研究、教育理论研究等。
(P47)
九、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P58)
十、教育观察研究的局限(P63)
1、无法推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2、观察所获资料琐碎、不系统。
3、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4、观察者的介入会影响观察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从而影响研究结果。
5、易受对象的活动空间和时间限制,比较被动,无法观测到想要的全面的情。
十一、教育调查研究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调查,搜集有关事实材料,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工作建议的教育研究活动。
(P77)
十二、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P60)
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
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4、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十三、根据调查手段划分(P80)
1、问卷调查。
2、访谈调查。
3、测量调查。
4、调查表法。
十四、问卷调查的实施(P94)
(一)问卷的发放方式
1、当面发放。
2、邮寄。
3、有组织地分发。
(二)问卷的回收
回收率是指研究者收回的有效问卷与所发放问卷的比率。
一般情况下,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得低于70%。
(三)鉴别回答
鉴别回答的质量和不回答的原因
十五、调查的评价(P97)
(一)问卷调查的优点:1、节约时间与经费。
2、样本大小不受限制,不受时空和环境的限制。
3、便于调查对象的回答。
(二)问卷调查的局限:1、缺乏灵活性。
2、无法绝对保证回收率
十六、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实验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的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P125)
十七、研究的基本程序:确定研究课题、选择实验设计、制订实验方案、实验的具体实施、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P131)
十八、教育实验设计的类型:(P146)
1、单组设计是对一组被试实施某种实验变量并测量由此产生的实验效果的方法。
2、等组设计是对两个或多个被试组实施不同的实验处理,用被试组之间的测验结果的差异来说明实验效果的方法。
3、多因素设计是为确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实验变量的效果而进行的实验设计。
十九、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程度。
(P151)
二十、外在效度是指一项实验所得到的结果能够应用于其他场合的程度。
(P154)二十一、实验过程情境因素的影响(P155)
二十二、一个好的教育实验的基本特征:(P164)
1、有明确具体的理论假说。
2、有明确的实验研究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3、有合理的控制。
4、实验设计程序规范。
5、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好能形成(生成)一定的模式。
二十三、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一种研究。
(P167)
二十四、行动研究(P184)
二十五、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P190)
1、找寻研究问题
2、分析问题
3、制定计划
4、行动
5、反思与修正
6、在实
践情境中进一步检验。
二十六、定量分析是指研究者借助于数学手段,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事物数量特征的过程。
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是统计分析。
(P204)
二十七、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以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文字加工和理论分析产生出来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增值知识。
(P217)
二十八、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注释、参考文献(P225)
二十九、学术论文类:1、题目2、署名3、摘要4、关键词5、前言6、正文7、结论与讨论8、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P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