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论文

电子政务论文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题目内蒙古包头市电子政务实战案例姓名赵旭所在学院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号 00831056指导教师张彬日期 2011年 06 月 15 日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已经从成熟的商务应用发展到公共行政管理应用。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关键字: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包头市案例人类已逐步进入信息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政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先进信息技术,加快政府信息化进程,发展电子政务。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转移到网络上完成,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

在电子政务中,政务是核心,电子是手段。

实现电子政务的意义在于突破了传统的工业时代“一站式”的政府办公模式,建立了适应网络时代的“一网式”和“一表式”的新模式,开辟了推动社会信息化的新途径,创造了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新手段。

电子政务的出现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提高运作效率。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一、什么是电子政务及其电子政务的模式“电子政务”,目前有很多种说法。

例如: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政府信息化管理等。

真正的电子政务绝不是简单的“政府上网工程”,更不是为数不多的网页型网站系统。

严格地说,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以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平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1)、电子政务是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

硬件部分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通信系统和专用线路等;软件部分包括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传输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文件形成和审批上传系统、新闻发布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政策法规发布系统、用户服务和管理系统、人事及档案管理系统等数十个系统。

(2)、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

除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以外。

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

(3)、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从电子政务的定义可知电子政务主体主要有三个,即:政府、企业和人。

因此,政府的业务活动也主要围绕这三个行为主体展开,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 to Government)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

C2C模式下对行政效率的提高不仅是局部性的,也是整体性的。

因为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不仅包括政府机构内部的业务和处理,还包括政府机构之间,即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垂直结构与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平行结构的业务流程。

(二)政府对企业(G2B)电子政务不但促使政府内部的行政效率提高.还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了桥梁,方便了政府与企业之间处理公共事务、进行业务与信息交换。

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 to Business)的电子政务,是政府与企业的电子政务活动.包括政府通过计算机网络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和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为政府提供商品、服务以及进言献策等。

(三)政府对公民(G2C)政府对公民(Government to Citizen)的电子政务是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

政府通过电子网络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教育、培训、就业、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法律援助和身份认证等。

居民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给政府提意见和建议,进行参政和议政。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各领域的信息化都具有相似的发展过程。

信息化的范围逐步由办公室发展到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最终到整个社会融为一体。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样,也经历了办公自动化、行业内部信息化到电子政务的过程。

从广义上来讲,整个政府信息化的过程也是电子政务的发展的过程,它主要分为以下3个阶段。

(一)电子政务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是基于局域网或系统内部广域网的信息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架构。

这个阶段是政府部门系统内部的信息化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强调的是管理的理念。

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政府内部必须要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

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对政府业务工作进行重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去除多余的重复的环节。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政府机构办公自动化(OA)工程。

在OA实施的过程中,政府内部建立了各种信息办公网络,中央40多个部委先后建立了信息中心。

为后来的电子政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1993年12月,中央政府主导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三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正式启动。

“三金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也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雏形,它的提出对个人、企业和政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电子政务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是基于Internet的信息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架构。

这个阶段强调的是服务的理念,基于Internet的服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十分便利。

也可以说从这个阶段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尽管比较晚,但发展的非常快。

1998年11月,我国国家信息产业部开始在全国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并将1999年定为“政府上网年”。

到2004年底,中央国家机关基本上网,建成门户网站90多个,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的公众网站总数量已突破2万个,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可谓是如火如荼,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三)智能电子政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特点是知识的发现和辅助决策。

众所周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政府部门搜集的数据不断增多,在这些海量的数据背后,含有丰富的知识。

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中挖掘出很多有用的信息,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给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所谓政务智能,就是政府为提高事务处理的协调性与有效性以及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与延续性,利用信息技术而构建的用于政务部门之间协同业务与协同决策的信息系统,即政务智能系统。

政务智能化是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内蒙古包头市电子政务实战案例(一)市场分析政府电子化办公迫在眉睫: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内蒙古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大政务分开指导意见》,自治区信息办下发《关于推进全区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指导意见》,我区电子政务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部分盟市和部门开通了办公OA,旗县区政府对电子政务积极性很高。

包头市电子政务的发展目前呈现这样的状况,近年来,包头市以应用为目的,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在电子政务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07年,包头市采取网络租赁,平台自建的方式,以千兆光纤建成了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城域网,开通了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平台,实现了上联自治区政府,下联旗县区的电子政务网络。

2008年,包头市继续加快城域网的延伸和覆盖,全市78个部门、九个旗县区全部接入本级电子政务城域网。

然而,包头市的电子政务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初步建立的系统软件平台不是很稳定,再加上人们对电子政务的概念不是很清晰,所以实际操作遇到很大的困难。

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适用频率很低,软件平台可操作项也很单一,例如仅使用公告栏等项,这样导致了包头市电子政务的推广与发展相对滞后。

9个旗县区还未真正使用完整的电子政务平台。

(二)营销组织、实施与策略以包头市九原区为例,九原政府2004年新建政府办公大楼,电信公司接入固定电话及宽带业务,07年政府东、西副楼启用,电信公司经过与网通竞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同时与九原区政府信息管理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今天电子政务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九原政府是包头市一个区政府,覆盖面积大,为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无纸化办公需求、降低办公经费以及会议、差旅费,提高政府对外服务形象等,九原政府对电子政务系统有很迫切的需求。

通过日常的维系工作,客户经理还了解到九原政府原有的一套办公OA非常滞后,而且制作这套办公软件的厂家也不存在,售后服务较差。

建立政府和市民联系渠道开放的电子化应用平台,达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增强各部门工作的透明度。

针对包头市的市场分析情况,找准了切入点,九原政府为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对使用电子政务有很迫切的需要。

我们通过行业解决方案满足了客户的实际需求,带动客户价值提升。

电信公司在九原政府接入固定电话以及宽带业务,所以我方有一定的客户资源,这为我们进一步挖掘客户需求奠定基础。

政府工作人员对原有电子平台没有很充分应用,使用频率低,可操作项运用单一。

要对其原有平台改造,升级。

这一项目于08年底开始实施,08年底政企客户经理对九原政府需求进行了进一步发掘,09年1月份政企领导与客户经理多次去九原政府拜访和座谈,09年2月包头电信与九原政府成功签约,09年3月1日初开始进行实施工作开展,09年4月23日开始试运行,政府办公实现双轨运行,09年6月1日平台正式上线,九原政府开始无纸化办公。

10月15日移动办公上线运行。

(三)营销案例体会与总结1.准确把握客户需求,聚焦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设计。

在业务发展中发现用户原有办公OA系统使用效果不好,厂家倒闭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工作受影响,客户经理将中国电信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为用户宣贯,制定行业应用+数据业务+视频会议+固定电话整体解决方案,方案优于竞争对手,通过竞标胜出。

2.找准切入点。

电子政务如想在政府部门广泛使用,必须政府高层领导重视,宣传讲解使用后为其工作带来的便利性、高效性、适用性、对外提高政府形象,对其工作业绩的提升,取得支持。

3. 客户培训有效提升营销效果。

持续培训,特别是领导,让每个人都用起来,让其体会系统对工作带来的便利性,培养习惯,整个系统才能真正用起来。

4.以点带面,全盘统筹规划。

在全区树立一个成功案例地区做为试点,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通过试点申请、领导考察、试点批复等项工作不断扩大试点的幅射效应,同时通过其它盟市学习、取经,真正发挥试点效应,并力争在每个盟市发展一个旗县试点,起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效果5. 强大有效地支撑保障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