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自己)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自己)
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 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改革开放后,电视事业更加繁荣。
沈力 “中国荧屏第一人”
“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
自主学习
“第四媒介”是指哪一种媒介?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怎样?
重点提示
与其他媒介相比,“第四媒介”有什么优势?
信息传递的迅速更快;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功能强大,费用低廉; 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等。 2、根据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什么影响? 影响:开阔眼界、影响观念;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3、报刊媒介的局限性是什么? 文化素质的限制、形象性相对薄弱……
影视业的发展
自主学习
1、掌握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历程
2、掌握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历程
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 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 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 —《活着》 俺就是想要个说法。—《秋菊打官司》 我们的口号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大腕》
电影小结
(1)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 (2)1905年: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 ──京剧《定军山》 (3)20世纪20年代:走向成熟 (4)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相当发达 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 电影插曲成为国歌——《风云儿女》 (6)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 (7)改革开放后:名导、明星,荣获国际大奖
1、掌握线索
形成 发展 繁荣
(改革开放以后) (19世纪中前期---19世纪末) (19世纪末-----改革开放前)
1833年德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世界上第一家中文报刊1815英国人在马六甲创办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昭文新报》
中国近代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报刊业发展的综合归纳
《定军山》。这部电影的 主演是京剧界须生泰斗谭 鑫培。
谭 任景丰鑫培
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 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试 拍摄有声电影。同年8月, 有声电影正式在美国上映。 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 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 女红牡丹》。
《渔光曲》剧照
1935年,《渔光曲》在国际电影节上首次获奖。
报纸 1978年 186 2000年 2007 刊物 930 8725
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 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 19种报刊,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 广告总收入达13亿,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广 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报业集团 有31家。
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集团化;市场化。
阶段 形成
代表刊物 《中国丛报》 19世纪中前期 《万国公报》
时期或时间
影
响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国人自办报的开始
1873年
《昭文新报》
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五四运动时期《新青年》 新民主主 《新华日报》 发展 义革命时期 《解放日报》
成为宣传改良、革命 和新文化的武器,发 挥着制造舆论、唤醒 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影响:
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 信息经济全面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网络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 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 科兹曼
练一练
时下有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手机报”,就是通过手机阅读新闻。 左图是一幅颇富创意的“手机报”广告。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A侧的符号是什么文字,有什么特点?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流的 中国电影相当发达。
《风云儿女》剧照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中国百年电影经典台词
高!实在是高!—《地道战》
为了新中国!前进!—《董存瑞》 人民万岁!—《开国大典》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英雄儿女》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创业》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 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
重点提示
改革开放后电视事业发展的原因
1895.2,法国 的卢米埃尔兄弟为 他们发明的“连续 摄影和放映的机器” 申请了专利
19世纪末,电影传到了中国。
农历1896年五月十九日《申报》广告(告白)
1905年11月,北京丰 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 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 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
来的第一部电影──从最初创造的书写符号,到现在使用的电子媒介, 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信息传播经历了巨大的变 革。请以历史上某重大发明为例,说明他是如何 推动信息传播的变革。
形成 发展 繁荣
(改革开放以后) (19世纪中前期---19世纪末) (19世纪末-----改革开放前)
2、理解影响
报刊媒介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影响。
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 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 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 动作用。
共同探究
探究主题
大众传媒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报刊业走向繁荣
自主学习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 “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 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 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 的新闻文抄 ——邸报。
学习内容:
根据课本内容归纳中国近代以来报刊业的发展历程。
重点提示
信息来源的途径:
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 传媒:传递信息的媒体。 大众传媒:向大众传递信息的媒体。
第3 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程标准: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内容提要 报刊业走向繁荣 影视事业的发展 “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
繁荣
同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 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 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 新中国 《人民日报》 介绍各行各业模范人物及事 成立初期 《光明日报》 迹;传播生产生活的知识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 改革开放后 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重点提示
1、掌握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