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81 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的方针, 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概念。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邓小平对这个决定评价很高,他认为这是写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初稿。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随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概念。
第二,作为调节经济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评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经济体制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 1997 年单选文科卷)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 .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C .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D .可保障社会公平答案: A( 1999 年单选理科卷) 11. 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A. 计划B. 金融C. 市场D. 财政答案: C(2001 年多选文科 )2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 ()A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B .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C .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相结合D .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E .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答案:ABCDE(2002 年单选理科卷)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A .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B .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C .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D .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答案:A(2006 年多选) 29.“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A. 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B.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C. 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D. 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答案:BC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2011 年多选)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融合,这一特点既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A。
在所有制机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D 。
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为手段,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答案:ABC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后,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
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党的十五大特别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001 年多选理科卷 )24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 .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D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E .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答案 :AB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2002 年单选文科卷 ) 10.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申占有量的优势B. 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C. 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D.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答案 :C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2 年单选文科卷) 12. 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A. 投资规模较小B. 经营方式单一C. 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D. 不是法人企业答案:c(2003 年单选)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答案:B(2005 年多选)19.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A. 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B. 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C. 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D.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BCD(2011 年单选)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占主体地位答案:c(2007 年分析题 ) 35. 35.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也有国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仅有公有制经济成分,也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
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
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时,有人以“八宝饭”为例做了形象比喻:八宝饭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没有糯米不是八宝饭,但糯米本身不是八宝饭;八宝饭里还有其他成分,红枣、莲子、核桃、花生、红豆、砂糖等,没有这些成分也不是八宝饭,但这些东西本身也不同于八宝饭。
只有把糯米和其他成分组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是八宝饭。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案要点】(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基础。
在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决定这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根本不同。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其他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公有制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取得了多种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也因此得到改变和发展。
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本质上符合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它否定了剥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它既有利于发展公有制经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四,它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又克服了改革开放前经济体制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弊端,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