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管理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石,是乡镇人民政府履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乡镇财政体制也随之改革,乡镇财政职能和作用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其职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有关财政政策的具体落实。
为此,我们对乡镇财政管理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关街道办财政的基本状况
城关街道办财政所共有财政干部人,其中:党员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研究生人,本科人,专科及专科以下人,退休人员人。
公务员身份人,事业人员人,工勤人员人。
年龄30岁以下人,在30-45岁人,50岁以上人。
财政所岗位设置有所长一人、副所长二人、指导员一人,同时配备记账会计、稽核会计、单位会计、出纳、档案管理、文书等个岗位。
目前我们承担着乡镇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非税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与信息化管理,执行会计核算的财政监督,参与农村综合改革等。
二、乡镇财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目前,城关街道财政所受城关街道办的直接领导,又隶属县财政局的垂直管理,这就是乡镇财政所当前双重领导模式管理乡镇财政的现状。
1、会计核算工作方面。
多年来,我们严格按照《会计法》、《预算法》《合同法》和上级财政部门下发的各类管理规定执行会计核算工作。
但由于体制上因素和管理上制约,只能对会计凭据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却对其极少数情况的真实性无法审核。
说穿了只是发挥了记账会计的作用。
同时村级会计人员素质太差,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大。
加之乡镇财政会计执法环境不优,个别村公共支出往往都无法提供规范的原始发票,支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存在。
2、财政干部配备情况。
这几年乡镇机构、村级组织机构不断的撤并,不断的变化,使乡镇财政正常运转无法正常,特别人员配备不够合理,机构变化了,人员不变化,岗位调整了,人员不调整。
又由于人事权紧紧控制在县人劳局手中,导致乡镇财政干部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和流动,形成一潭死水。
3、资产管理方面:好多年了,资产管理一直是个漏洞,最为突出有是,乡镇机构撤并之后(包括镇属单位撤并之后)的一切资产管理问题,没有系统地完整地的管理,管理责任极不清楚。
有的县级主管局直接管理,有的上挂单位拒绝管理,有的镇领导人为因素存在均影响着乡镇资产的管理工作。
比如,2004年,乡镇原来广播站分设为网络电视站和广播站,资产基本上是网络电视站使用,可一直没有办理移交手续等等的现象。
4、财务管理方面。
个别村级组织撤并之后的财务资料管理不健全,不规范,不完整。
极个别村级干部辞去职务后不及时移交手续,财务管理不连续,财务不衔接,影响农村经济建康发展。
5、管理体制不顺,开展监督检查阻力大。
由财政所工作归属街道办政府管理,在开展财务检查工作时主要是遵从地方政府的旨意,也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不便展开手脚开展监督检查。
6、受双重领导管理,使乡镇财政没有工作自主权。
双重管理体制决定了财政所既要服从乡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也要按照县财政局要求不打折扣的完成任务,既要接受县局的业务等综合考评,又要接受乡镇政府的各项考核,既要执行县局相关规定,又要按照街道办制定的各项制度去完成方方面面的任务,使财政干部根本没有精力,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去研究财政工作,去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7、乡镇财政的业务量越来越大,人员紧缺和办公设施落后已成为突出问题。
这几年,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落实到户、到人,农户个人的基础数据要核实,要全部录入计算机数据库,有的补贴要张榜公示,发放前要逐户审核无误,加上“村级经费”管理,还代管着其他镇属单位的账务,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甚至几倍增加,工作强度越来
越大,难度也随之增大。
8、乡镇财政职能交叉错位,独立性不高。
目前,我们财政干部既要认真做财政本职业务工作,又得积极服从街道办安排的中心工作,中心工作是压到一切的,我们得无条件执行镇领导的安排。
这就导致我们的工作缺乏一定的专一性,财政所在工作管理上就出现了“越位”和“缺位”的问题。
9、惠农资金监管难度大。
目前,各级财政系统安排的支农项目资金,乡镇财政已经参与监督管理,但上级各部门安排的水利、道路、林业、农业等“条块”支农项目资金,乡镇财政所很难参与监管,往往是“看的见的管不着、管的着的看不见”,导致很多涉农项目资金游离于镇财政监督之外,使用效率不高。
二、乡镇财政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除体制上因素和目前乡镇财政比重管理导致的原因外,我们认为还有一下几方面原因:
1、乡镇领导对乡镇财政财务管理重视不够。
在执行财政政策方面认为乡镇财政没有金库,乡镇所管部门经费上划,乡镇是靠上级财政结算拨钱过日子。
乡镇工作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本级收入在财政,往往“因事而用”,又不编制本级预决算。
在财务管理方面,乡镇干部变动较频繁,个人交接意识不强;领导顾于面情,不好追溯;新任领导存在“新官不理旧事”意识仍
然存在。
2、乡镇支出管理控制监督不力。
乡镇临时开支过多过大,经费严重不足;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相关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未实行常态化。
也存在着乡镇经济发展与资金紧缺的矛盾往往通过借款解决。
3、乡镇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
乡镇工程建设项目有的采取直接协议、本区域发包形式。
4、乡镇财务基础较差。
近几年来,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控制严格,从事财务专业人员少,并且结构老化,又没有接触过财务,给财务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1、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尽快组织专人对乡镇财政管理的真实情况进行一次彻底地、系统地、完整地摸底,吃透情况后可以建议政府部门,人劳部门等参与调研,为乡镇财政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正确方案。
2、需要重新定位乡镇财政管理的职能。
面对目前形势发展需要,乡镇财政机构的性质,财政人员的身份和编制等问题,还有乡镇干部待遇以及任用提拔的问题等待,均需要明确清楚。
3、只有尽快实现职能转变,乡镇财政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从建设农村公共财政看,今后乡镇财政的职能应
可概括为服务、管理和监督三方面。
服务即是贯彻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以农为本,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管理和监督即是管好财政资金,管好乡镇和村级财务,确保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具体来看。
我们认为乡镇财政职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二是负责监督管理资金的使用情况;三负责涉农补贴资金的发放;四是负责村级财务收支管理;五是负责农村低保资金发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收取和管理;六是负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资金、奖补资金的收取和管理;我们城关街道办财政所调研后认为:要认真履行上述职能,乡镇财政绝对不能要削弱,而是必须加强。
4、由于乡镇财政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其职能分工均未细化,不可能与省、县财政业务部门形成业务对口。
因此,省、县财政的业务部门如预算、农业、经建、社保等主要涉农部门要主动加强协调,搞好配合,尤其要与同级基层财政管理部门多沟通交流,整合内部资源,减少内部损耗,在涉及“三农”资金、政策、项目上,严格做到“一个口子”对下,这样既能提高乡镇财政工作效率,更为重要是,可以实现上下财政管理的统一,避免财政职能人为分割,促进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5、转变观念,强化监管意识。
乡镇财政部门要增强大财政监督意识,要把加强财政监督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范畴,要争取
财政监督的主动性、经常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开展财务检查工作,规范账务支出,杜绝财务漏洞。
6、理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统一的乡镇财政垂直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强乡镇财政队伍的管理和工作指导,便于乡镇财政干部的异地交流,有利于充分调动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7、乡镇财政是提供“三农”公共服务的终端,是乡镇政府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最基层的组织保障。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基层财政人员合理需求,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协作意识强、大局观念重的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基层财政队伍。
总之,乡镇是基层政权组织,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基层政权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乡镇改革的逐步深入上级部门对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我们相信上级财政部门一定会从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的矛盾和困难,让我们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为农村经济发展,脱贫攻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