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不符合反实证主义方法论基本特征的是( )。
A、强调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B、认为社会科学首先要研究个人行为动机与社会规范C、反对把社会研究归结为只对各种社会现象作整体说明D、认为社会科学的知识是客观的和绝对的>>>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0章>第2节>方法论【答案】:D【解析】:反实证主义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①强调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
②认为社会科学首先要研究个人行为动机与社会规范,反对把社会生活看作是一些无个性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
③认为社会研究方法应该着重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找出其成分,说明整体与成分的关系,反对把社会研究归结为只对各种社会现象作整体说明。
④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是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社会现象,反对在社会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性规律方法。
⑤认为考察主体的认识能力是主要的认识方法,认为社会科学知识是主观的和相对的。
⑥注重社会现象的发生、变化2.即将开展的以社区为本的康复计划,将康复过程中一些比较简单的和非专业化的训练及护理程序改由服务对象的亲属或志愿者协助施行,使伤残或弱能人士无须专业的服务和设施,仍然可以在家庭的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
这属于( )。
A、由社区照顾B、为社区照顾C、在社区照顾D、由社会照顾>>>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2节>社区照顾模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社区照顾模式。
由社区照顾是指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
由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动员社区内的资源,发动在社区内的亲戚朋友和居民协助提供照顾。
例如,以社区为本的康复计划,目的是用低廉而非专业的康复服务取代集中化和院舍化的昂贵方式。
3.关于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服务机构在募款的时候必须能了解捐款人的动机和行为B、募款时应该用感性打动民众,不应该运用策略满足捐款人的需要C、一些企业为了合理避税而捐款D、企业行为的捐赠能为其赢得在当地的良好声誉>>>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5节>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管理【答案】:B【解析】:B项,募款是以捐款者为导向,社会服务机构在募款时必须能了解捐款人的动机与行为,除了用感性的要求打动捐款人外,运用理性策略满足他们的需要也是重要的一环。
要获得捐款,就要分析捐款人的动机。
4.实务社会工作中,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起( )。
A、协助作用B、化解作用C、指导作用D、分散作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5节>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及其应用【答案】:A【解析】: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临床治疗者强调,不应预先设定服务对象应该如何生活,应该肯定服务对象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有选择的能力与自由,而社会工作者只是起到协助的作用,协助服务对象肯定自己的本质。
5.以下不属于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的是( )。
A、促进社会公正B、解救危难C、缓解困难D、促进发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社会工作的目标【答案】:A【解析】: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包括解救危难、缓解困难、激发潜能、促进发展。
故选A。
6.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最重要贡献是( )。
A、专业服务模式的提供B、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和思想基础C、发展了小组工作方法D、“个人权利”观点被运用于社区工作>>>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5节>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及其应用【答案】:B【解析】: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最重要贡献是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和思想基础。
7.社会工作者张井针对残疾人等社会困难群体而开展的宣传活动,希望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心,他所扮演的角色是( )。
A、使能者B、教育者C、倡导者D、联系人>>>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3节>开展服务【答案】:C【解析】:倡导者即社会工作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利倡议机构实行必要的改革,为缺乏资源的服务对象争取更合理的服务,或者动员服务对象一起争取一些合理的资源和服务。
例如,社会工作者针对残疾人等社会困难群体而开展的宣传活动,希望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心。
题中,社会工作者张井扮演了倡导者的角色。
8.社会工作者小张计划采用“由社区照顾”的策略帮助社区的8名残疾居民。
现已建立了提供直接服务的网络和社区紧急支援网络,还可以考虑建立( )的互助网络。
A、残疾人亲友与残疾人B、大学生志愿者与残疾人C、残疾人与残疾人D、社区居民与残疾人>>>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2节>社区照顾模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
“由社区照顾”的重点是积极协助困难群体和有需要人士在社区中重新建立支持网络。
支持网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提供直接服务的网络;(2)服务对象自身的互助网络;(3)社区紧急支援网络。
9.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很多大企业纷纷拿出自己的利润为灾区捐款,其中一些知名大企业捐款的额度相当大,数字相当惊人,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这属于企业捐款动机中的( )。
A、公共关系B、自我利益C、市场营销D、外界影响>>>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5节>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管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企业捐款动机。
企业捐款动机中的公共关系是指当一个公司将其利润中的相当部分用于捐款时,一般情况下是为了提升公司形象,表现自己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为社会和民众尽义务的企业。
这也是企业为了在本地赢得良好声誉的策略。
10.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困难群体及其议题B、成长小组的目标是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C、定性研究主要获取描述性的信息D、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资助和民间捐助>>>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5节>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答案】:D【解析】: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政府资助、民间捐助和商业交易,故D项表述不够全面。
11.某社会服务机构在年终时邀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举行一场专题讲座,讲解职业生涯规划意义、原则和方法,协助员工评估自己的技术潜能和事业前程,拟定实现个人目标和机构目标的职业发展计划。
机构管理者开展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增进员工对工作的兴趣B、掌握员工的个体差异C、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D、降低员工的职业倦怠>>>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3节>社会服务机构的激励措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服务机构的激励措施。
主要方式有:(1)了解员工的个别差异,通过工作内容的扩展,降低员工对工作的倦怠。
(2)用目标引导员工,增进其对工作的兴趣。
(3)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
(4)协助员工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社会服务机构中每个员工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因此机构管理者要协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方案,使其有机会评估自己的技能、潜能和事业前程,为实现个人事业目标和机构目标而拟订发展计划。
故选C。
12.李某向社会工作者诉说,他儿子整天呆在屋里打游戏,自己很少有时间管他,很为儿子的情况担心。
社会工作者建议李某多抽点时间带儿子到户外活动,此时社会工作者扮演的基本角色是( )。
A、倡导者B、支持者C、研究者D、关系协调者>>>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4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答案】:A【解析】: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包括:①服务提供者;②治疗者;③支持者;④使能者;⑤倡导者;⑥关系协调者。
在服务对象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但服务对象对新的行动又不了解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服务对象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
题中,李某应采取新的行动,即多关心自己的儿子,才能改变儿子整天呆在屋里打游戏的现状。
社会工作者建议李某多抽点时间带儿子到户外活动,体现了社会工作者的倡导者的角色。
13.在东方雅韵社区,社会工作者注意到社区居民目前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社区应该配置摄像头。
按照需要类型进行分析,这种需要是( )。
A、规范性需要B、感觉性需要C、比较性需要D、表达性需要>>>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3节>认识社区【答案】:B【解析】:在社区中,当大部分居民感觉到某些需要与期望不能满足,并把它说出来时,那就是居民的感觉性需要。
题中,很多居民在谈论中表达了社区应该配置摄像头的需要,所以按照需要类型进行分析,这种需要是感觉性需要。
本题主要是对社区需要类型的考查。
考生主要掌握规范、感觉、比较、表达四种需要类型。
14.小陈的父母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小陈总是帮母亲数落父亲。
依据米纽秦对病态家庭结构的分类,小陈的家庭结构属于( )。
A、三角缠B、倒三角C、纠缠与疏离D、联合对抗>>>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态家庭的结构。
米纽秦具体总结了病态家庭结构的基本方式,包括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和倒三角等。
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时,有些成员就会形成同盟,与其他成员对抗,这就是联合对抗。
故小陈的家庭属于联合对抗结构。
15.社区工作计划是基于社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对社区需要和问题的分析,为实现社区工作目标而制订的行动方案。
在制定社区工作目标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遵循社区参与和社区自决的原则B、双方的目标不一致,进行讨论和协商C、双方对工作目标难以形成共识时,社会工作者应尊重社区成员的选择D、在制定社区工作目标时,应以所需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依据>>>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3节>制订社区工作计划【答案】:D【解析】:在确定社区工作的目标时,社会工作者应遵循社区参与和社区自决的原则,充分考虑社区成员的愿望,共同分享对工作目标的期望。
如果双方的目标不一致,就要进行讨论和协商,直至取得共识,达成一致意见。
当双方难以对工作目标形成共识时,社会工作者应尊重社区成员的选择,在可行的前提下不妨从社区认为更为重要的目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