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旱灾
寒潮的形成
2、读图1、图2,回答:下面两图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一 周内经历的一次冷锋天气过程。
(3)读图2,:随着锋 面向东南方向移动,说 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的天气将如何变 化?
图2
寒潮的形成
寒潮是强冷锋天气
2、读图1、图2,回答:下面两图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一
周内经历的一次冷锋天气过程。
(1)读图1,:说出此时我国华北、东 北等北方地区的天气特点及形成原因。
发布寒潮预报或紧急警报
基础设施 防灾减灾意识 耐寒品种等
据图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
点:
;
谚语——旱灾区域特点: “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东北夏旱 “春雨贵如油”——华北春旱 “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中国旱灾时空分布: 时空交替性分布
如果夏威夷高压势力强大, 位置偏西偏北, 则我国的东南季风势力强 (强/弱),锋面雨带在 南方停留时间 短 (长/ 短),夏季,我国 南 (南/北)方易出现旱灾。 当然,这时我国 北 (南 /北)方易出现 涝灾 , 即 南旱北涝 。 反之,则 南涝北旱 。
寒潮的防御措施
预防寒潮,重要的是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
加强防灾减灾管理 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做好防冻准备。 培育和推广耐寒品种
气象 灾害 寒潮 (我 国为 例)
防御 措施
寒潮的知识小结
形成原因 分布特点
强冷锋天气
分布广、频次高 冬半年
造成影响
利与弊
影响因素 (灾情)
距源地远近、地形、 (经济水平、基础设 施、防灾减灾措施)
2、减少杀灭病毒:低温可减少杀灭病毒,降低人们感染疾病的机 会。
3、促进地球表面热量交换:大风天气可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 换,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4、带来风力资源:大风是一种宝贵的、清洁可再生的动力资源, 举世瞩目的日本宫古岛风能发电站,寒潮期的发电效率是平时的 1.5倍。 5、净化城市空气:大风可使城市上空的污染物很快扩散,不易形 成空气污染。
Hale Waihona Puke 我国旱灾形成的条件气候条件——降水少,蒸发强 锋面雨带尚未到来,降水少; 气候异常夏秋季节,降水偏少; 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
人为条件——需水量大 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用水量大;正值农作物生长季节, 需水量大;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其他条件——地表水资源不足
大风
冰雹
大雪
冻雨
船只被毁
建筑物倒塌
沙尘暴
基础设施被毁
身体健康
航行受阻
寒潮对农业的影响:主要在春秋季。春季寒 潮易冻伤作物幼苗;秋季寒潮常影响作物成熟。
交通堵塞
农业减产
牧业减产
寒潮的有利影响
1、 可以杀灭细菌害虫:寒潮带来的低温,是最有效的天然“杀 虫剂”,可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病虫害,减轻来年病虫害。所 以民间有“寒冬不寒,来年不丰”的说法。据各调查数据显示, 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
寒潮的有利影响
6、带来丰富的降水:我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 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利于缓 解冬天旱情,另外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还可以像 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温作用。
7、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雪中的氮氧化物含量高, 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的氮氧化物大幅提高。 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 所以说“瑞雪兆丰年”。
地表径流量少;地表坡度大,地表水不易存留;土层较薄, 不易储水;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易形成渗漏。
寒潮的形成
读图思考: 1、冷锋的形成及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现象。
寒潮的形成
图1
(1)读图1,:说出此 时我国华北、东北等 北方地区的天气特点 及形成原因。
(2)读图1,:说出此 时我国长江中下游等 东南地区的天气特点 及形成原因。
(2)读图1,:说出此时我国长江中下 游等东南地区的天气特点及形成原因。
图1
(3)读图2,:随着锋面向东南方 向移动,说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的天气将如何变 化?
图2
寒潮的形成源地
亚洲高压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 部,大陆北部和极地附 近的冰雪洋面由于纬度 高,冬季气温很低,冷 气团在此不断堆积。冷 气团的不断堆积加强, 导致气流下沉,使近地 面气压增高,形成亚洲 高压。受亚洲高压的影 响,气流由高压中心向 外辐散,由于我国位于 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因 而盛行西北风。当亚洲 高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 西北气流就像决了堤的 海潮一样,汹涌澎湃地 向我国袭来,这就是强 大的寒潮天气。
寒潮在我国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读图思考: 1、为什么寒潮可以一直 南侵影响到长江中下游 地区、两广地区甚至海 南?
2、为什么四川盆地不易 受到寒潮的影响?
3、为什么青藏高原、云
影响因素:距源地远贵高近原、的滇地南谷形地不易 受到寒潮的影响?
寒潮造成的影响 寒潮的天气表现:剧烈降温,大风、冰冻、雨雪等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