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的干旱洪涝

我国的干旱洪涝

冬春 连旱 为主
冬春季,西南气流 和北方气流交汇于 西南地区的北部、 东北部、东部,在 那里形成了连阴雨 天气;而该地区处 于锋面以西(暖气 团一侧),降水少
(三)旱灾的预防措施
非工程措施: 加强监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 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等。 A、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 B、跨流域调水; C、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水浪费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选择耐旱作物; E、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 F、从长远看最经济的方法——海水淡化等 G、提高水价 H、净化水循环再利用等;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 变化大 旱 灾 成 因 分区 旱灾类型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长江 中下 游 伏旱 为主
7、8月份,雨带 北移,该地受副 高控制,盛行 下沉气流, 干燥少雨
作物生长期、 水电和城市 用水需求量 大
(二)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 最根本原因:降水方面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 变化大 旱 灾 成 因 分区 旱灾类型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西南 地区
我国的干旱、洪涝、 寒潮和台风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一)、我国干旱灾害的主要特征:
1、出现次数多 2、持续时间长
我国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并且经常出现季节 连旱,时间长达数月。极少数旱灾甚至可长达几年。
3、影响范围广 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灾率、 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二)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 最根本原因:降水方面
自然 原因 1、夏季风异常,雨季较长,降水强度大;
2、中游河道弯曲(下游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人为 (上游)3、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中下游)4、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减弱; 分蓄洪水能力降低。 措施:非工程性措施; A、修建水库;B、植树造林;C、退田还湖; D、疏浚河道,加固堤防等; E、裁弯取直;
二、我国的洪涝 1、成因
我国绝大部分河流的洪水是由 降雨 尤其是 暴雨 所造成的;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 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使河道淤 积,抬高河床,河流排水不畅; 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调蓄洪峰 作用减弱
人为原因
例:长江流域洪水灾害多发的形成原因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 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 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 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 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分析②、③两区 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4分) 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 气流,于燥少雨 (2)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 测手段。(3分) 森林火灾; 遥感技术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 变化大 旱 灾 成 因 分区 旱灾类型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东北 华北 地区
春旱 为主
春季气温回 升快,蒸发 旺盛;而雨 季未到,降 水稀少。
春季正值东北农 作物播种期和华 北冬小麦生长发 育关键期,故有 “春雨贵如油”的 说法 工业、生活
(二)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 最根本原因:降水方面
2、分布
空 间 分 布 南方地区 由于降水量大,雨季长,
暴雨多,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且 我国东部季风区:
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时 长江以南地区:雨季长,一般在3~6害多发生在春、夏、秋 季, 布 以 夏季 最为集中。
33.(10分) 【地理——自然灾害 与防治】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 灾害多发的月份, 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4分) 6月份; 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 不同措施。(6分) 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 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