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织物结构与设计

织物结构与设计

Rw=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
第二章 第二节
31
作图: 2 2 斜纹为基础; Kj=8,Sj’=4
第二章 第二节
(九)芦席斜纹
第二章 第二节 作图:以2/2斜纹为基础;画平行线条数为4条
Rj = Rw =R基×同一方向平行斜纹线条数
第二章 第二节
(十)螺旋斜纹
经螺旋斜纹组织循环纱线数为: Rj=两个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倍 Rw=两个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最小公倍数。
3 1
↗, 2 1

3、丝织物:
袖里绸 3 ↗ 1
第二章 第一节
(三)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组织参数及其表示方法
Rj=Rw≥5 (6 除外) 1<S<R-1,并且在整个
组织循环内保持不 变(为常数)
R与S互为质数
第二章 第一节
绘图方法

8 3
纬面、经面缎纹组织图
第二章 第一节
缎纹组织的应用
缎纹组织常应用于棉、毛、丝织物设计中。 棉织物中有横贡缎,并常用缎纹组织与其他组织 配合制成各种织物,如缎条府绸、缎条手帕、缎 条床单等。 精纺毛织物中有直贡呢、横贡呢、驼丝锦、贡丝 锦等。 丝织物中有素缎、织锦缎等。
图乙为7枚变则缎纹,
Sw=4,5,4,2,4,5,4
第二章 第二节
(三)重缎纹
延长缎纹组织的经或纬向组织循环根数,延长组织点浮长 构成。
第二章 第二节
(四)阴影缎纹
织物表面呈现光影层次,用于提花织物。
Rj=Rj基×(Rj基-1)
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三节 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一 条格组织 二 绉组织 三 透孔组织 四 蜂巢组织 五 凸条组织 六 网目组织 七 平纹地小提花组织 八 色纱与组织的配合——配色模纹组织
第二章 第二节
急斜纹组织
第二章 第二节
绘图 :
54 21
↗,取Sj=2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 纱数
Rj= 基础 组织的 组织循环经纱数与 Sj的最大公约数 Rw=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
第二章 第二节
缓斜纹组织
第二章 第二节
(四)曲线斜纹
第二斜纹 经山形斜纹
夹花斜纹外观模拟图
第二章 第二节
(十三)飞断斜纹
第二章 第二节
三、 缎纹变化组织 (一)加强缎纹
第二章 第二节
缎背华达呢组织
第二章 第二节
(二)变则缎纹
如果一个组织循环中飞数是变数,称为变则缎纹(有两个以 上的飞数值)。
甲为6枚变则缎纹,R=6, Sw=4,3,2,2,3,4 (∑Sw=R 的整数倍);
第二章 第二节
(十一)阴影斜纹
Rj=R基×(R基-1);Rw=R基(纬阴影斜纹与其相反)。
第二章 第二节
阴影斜纹外观模拟图
第二章 第二节
(十二)夹花斜纹
夹花斜纹是在斜纹组织 中配以方平、重平、或 其它小花纹组织,使织 物外观活泼、优美,增 加花色品种,夹花斜纹 的基础组织常为加强斜 纹组织。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章 第一节 横贡缎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章 第一节
三、 平均浮长
1、浮长: 织物中一根纱线连续跨越另一系统纱线的根数称为纱线的 浮长。
2、交错: 经纬纱交织时,纱线由浮至沉,或由沉至浮形成一次交错。
3、交织:两次交错完成一次交织。
第二章 第一节
4、平均浮长: 用组织循环经(纬)纱数与纬(经)纱交错次数的比值表示。
第一章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及织物组织概述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二、织物组织概述
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组织点飞数
第一章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第一章
二、 织物组织概述
织物组织 经组织点 纬组织点 组织循环 组织循环经纱数 组织循环纬纱数
第一章
第一章
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1、组织图表示法(方格表示法): 经组织点:填符号,如: 纬组织点;为空白“□”。
第一章
一、 织物上机图的组成
第一章
第一章
二、上机图的画法
穿综图、穿筘图、 纹板图
1、顺穿法 2、飞穿法 3、照图穿法 4、间断穿法 5、分区穿法
第一章
顺穿法
第一章
飞穿法
二页复列式飞穿法
四页复列式飞穿法
第一章
照图穿法(省综穿法)
照图穿法
山形穿法
第一章
间断穿法
第一章
分区穿法
后区 前区
分区穿法
与 应
及 其
及 其
及 其
及 其

织织织织
物物物物
第二章
本章要点
1、三原组织的基本特征、上机图的画法及 常用织物
2、浮长线、平均浮长的概念 3、变化组织上机图的画法及常用织物 4、联合组织织物的外观特点和形成原因 5、联合组织上机图的画法和设计要点 6、复杂组织的构成方法及织物设计要点 7、复杂组织上机图的画法和常用织物
第一章
穿筘图
位于组织图与穿综图之间,表示每筘齿穿入的经纱根数。
第一章
穿筘图
空筘的表示方法:
[12304560]3入
第一章
纹板图(提综图)
第一章
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第一章
三、组织图、穿综图、纹板图的相互关系
已知组织图,纹板图绘制穿综图
第一章
已知穿综图,纹板图绘制组织图
第一章
第二节 织物分析
Rj = 2Kj Rw = 基础组织的
组织循环纱线数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章 第二节
四枚不规则缎纹
第二章 第二节
(七)菱形斜纹组织
菱形斜纹外观模拟图
第二章 第二节
作图:22
1 2
斜纹为基础; Kj=Kw=7
Rj = 2Kj-2 Rw = 2Kw-2
第二章 第二节
有的菱形斜纹要求交界处清晰,则由经、纬破斜纹 联合而成,要按照破斜纹的规律画组织图。
第二章 第二节
一、平纹变化组织
(一)重平组织 1、经重平组织
第一根经纱上经组织点数 第一根经纱上纬组织点数
2 经重平 3 经重平
2
3
变化经重平
第二章 第二节
绘图方法
2/2经重平组织模拟图
2 1 变化经重平 32
第二章 第二节
织物上机:穿综:顺穿或飞穿 穿筘:2~4入/齿
第二章 第二节
2、纬重平组织
第二章 第一节 泡泡纱
第二章 第一节 烂花布
第二章 第一节
(二)斜纹组织及其织物
组织参数及表示方法
Rj=Rw≥3 Sj=Sw=±1
第一根经纱上经组织点数 第一根经纱上纬组织点数
第二章 第一节
经面斜纹模拟图
纬面斜纹模拟图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绘图方法及上机
作 3 ↖组织图 1
第二章 第一节
等。
第一章
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2、分式表示法: 一般为第一根纱线上
经组织点数 纬组织点数 (缎纹组织除外)
经组织点数 纬组织点数
第一章
组织点飞数
经向飞数Sj 纬向飞数Sw
本例:
Sj=3 Sw=2
第一章
组织点飞数
第一章
第二节 织物上机图
一、 织物上机图的组成 二、上机图的画法 (一)组织图 (二)穿综图 (三)穿筘图 (四)纹板图(提综图) 三、 组织图、穿综图、纹板图的相互关系
第一根纬纱上经组织点数 第一根纬纱上纬组织点数
第二章 第二节
2/2纬重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第二章 第二节
绘图方法: 例:作 3 1 2 变 化 纬 重 平
2 31
第二章 第二节
(二)方平组织
3/3方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2/2方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第二章 第二节
绘图方法: 例作 2 1 2 变化方平组织
经(纬)组织点,其他均为纬(经)组织点。 ——决定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每根经纬纱只交织一
次: 即 Rj=Rw
第二章 第一节
二、三原组织 (一) 平纹组织及其织物 平纹组织的组织参数 Rj=Rw=2 ; Sj=Sw=±1
平纹织物外观模拟图
第二章 第一节 织物样品
第二章 第一节
平纹组织的上机图
图甲为顺穿法 图乙为两页复列式飞穿法 图丙为四页复列式飞穿法
绪论
织物
绪论
分类 按原料分 ①纯纺织物 ②混纺织物 ③交织物 按用途分 ①服用纺织品 ②装饰用纺织品 ③产业用纺织品
按加工方法分 ①机织物 ②针织物 ③针织、机织联合布 ④非织造布 按织物组织分 ①原组织织物 ②变化组织织物 ③联合组织织物 ④复杂组织织物 ⑤大提花组织织物
绪论
服 用 类
绪论
上机方法
上机图
第二章 第一节
斜纹组织纱线捻向对织物外观的影响
只要使构成斜纹线的纱线中纤维的 捻向与织物组织斜纹线方向相反, 反光带方向就与织物斜纹线方向一 致,织物斜纹线就清晰。
第二章 第一节
斜纹组织的应用
1、棉织物:
斜纹布 2 ,单面纱卡 3 ↖,单面线卡 3 ↗
1
1
1
2、精纺毛织物:
单面华达呢
第二章 第一节
平纹组织的应用
色织竹色节织线府府绸绸
第二章 第一节 印花平布
第二章 第一节
钢花呢
第二章 第一节
精纺花呢
第二章 第一节
3、具有特殊效应的平纹组织织物
(1)隐条隐格织物 (2)凸条效应的平纹织物
(3)稀密纹织物 (4)泡泡纱织物 (5)起绉织物 (6)烂花织物
隐格凡立丁
第二章 第一节 绉纱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节 三原组织及其织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