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外科治疗史
胃癌手术里程碑
1889年Eiselsberg关 闭胃断端小弯侧, 大弯残端于结肠前 行胃空肠吻合 ( Eiselsberg 吻 合)。
胃癌手术里程碑
1893年Roux于行胃 切除后结肠后,胃 后壁空肠Y型吻合 (Roux-Y吻合)。
胃癌手术里程碑
1892年Braun于 附加输入输出 襻空肠侧侧吻 合( Braun吻 合)
胃癌手术的历史演变
胃部分切除术
1881
解 剖 学 和 手 术 学 的 发 展
胃大部切除
1892 1950 1969
全胃切除 淋巴结清扫 切除 D2 胃 术 Appleby 术 术
术
胃癌手术的历史演变
20世纪前的胃癌手术= 胃大部切除至全胃切 除方式的改良和演变。 进入20世纪后开始认识到胃周淋巴结的重要 性。 1950 年以后开始重视胃切除及淋巴结清除 范围,提出了胃癌标准根治术(D2) 及胃癌 扩大根治术(D3)。 20世纪80年代后,开展胃癌缩小手术。
胃癌手术的历史总结
胃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 与研究,开始迈入一个合理化、规范化的 阶段。 合理-----用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指导外科治 疗,设计各期胃癌合理的手术方案。 规范-----按D2 、D3 手术要求充分切除胃 癌及彻底清除淋巴结。
胃癌治疗模式的转变
以解剖学为基础的 手术 以解剖学、肿瘤生物学及 免疫学为基础的手术 根治性、安全性及机能性 统一 以切除原发肿瘤及受侵器 官、彻底清除区域淋巴结 及杀灭腹腔脱落癌细胞为 原则的外科治疗 规范化手术加围手术期 综合治疗
Appleby术式
胃癌手术里程碑
1971年大森氏主张第二站淋巴结廓清,附加癌 所在部位相应的第三站淋巴结重点廓清,即选 择性D3手术。 l981年梶谷氏对进行性贲门部和上部胃癌施 行左上腹超根治术式,即左上腹部内脏全切术。 进入20世纪80年代,动脉周围淋巴结廓清盛行。 l991年西满正认为上、中部胃癌,主动脉周围 特别强调左肾静脉上部廓清的重要性和贲门癌 的食管裂孔周围淋巴结廓清的重要性。
只重视手术的安全性
只重视切除肿瘤
单一的手术
胃癌外科的现代治疗模式
规范化 手术 分期 治疗
以解剖、肿 瘤生物及免 疫学为基础
胃癌治疗
围手术期 综合治疗
个体化 治疗
以循证医 学为基础
手术,放 化疗、靶 向治疗等 综合治疗
谢
谢
!
左上腹部内脏全切术。
胃癌手术里程碑
1984年内镜大块黏膜活检技术出现,为临床上 广泛运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EGC奠定基 础。 1994年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医院Hosokawa和 Yoshida设计并开始使用玻璃绝缘头的ITknife治疗EGC, 2004年此项内镜技术才被正式 命名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1992年,Goh等[1]首次报道腹腔镜远端胃切除、 毕Ⅱ式吻合术治疗胃溃疡。 1994年,日本Kitano等[2]首次报道腹腔镜远端 胃癌根治术。
胃癌手术里程碑
1892年Schlatter首次 成功地为一位56岁女性 病人施行了全胃切除、 食管空肠吻合术,术后 生存了1年53日,死于 癌复发。 1896年Hofmeister首先 施行关闭残胃断端小弯 侧,留余的大弯侧断端 与空肠行结肠后吻合。 1908年Reichel施行结 肠后胃全口与空肠端侧 吻合术。
胃癌手术里程碑
l952年梶谷氏认为彻底淋巴结廓清应包含 幽门后部、肝、十二指肠韧带、脾动脉、 肠系膜根部等淋巴结廓清。 1961年陣内氏将脾门、肝门、腹腔动脉周 围、结肠根部和胰腺上、下缘的腹膜后淋 巴结廓清,称胃癌扩大根治手术。
胃癌手术里程碑
l969年和田氏提倡 用Appleby术式(手 术时要将腹腔动脉 根部切断,施行包 括2/3尾侧半胰和脾 的全胃切除术,将 胃所属淋巴结和原 发病灶做整块切 除 ),此全胃切除 术是胃癌的极限根 治手术。
胃癌手术里程碑
1612年就有Mathies为一位职业吞刀手从胃内取出一 把刀,术后恢复良好。 1767年,Nolleson为一例被军刀刺破胃的士兵,行 胃缝合、修补痊愈。 l876年Gussenbauer和Van Winniwarter也进行过狗 的幽门切除、胃窦与十二指肠吻合术,7次中有2次 获得成功。 1879年Pean在Saint-Louis医院施行世界上第一例人 幽门部癌切除术,采用胃全口与十二指肠对端吻合, 病人于术后第5天死亡。 1880年11月,Rydygier行世界上第二例胃癌幽门窦 部切除,采用胃断端下部与十二指肠吻合法,病人 术后12小时死亡。
胃癌手术里程碑
最早胃切除的成功记录: 1881年1月29日,由 维也纳大学的 Billroth(1829-1894), 和他的助手历时1.5 小时,为一位43岁女 性胃癌病人行幽门窦 部肿瘤切除,术后病 人恢复顺利,术后22 日出院。(该病例4个 月后死于肝转移)。
胃癌手术里程碑
1885年Billroth 施行关闭十二 指肠残端,结 肠前胃空肠吻 合术(Billroth II 式吻合)。
1950 年以后开始重视胃切除及淋巴结清除范 围,开展了受侵脏器的联合切除。日本首先提 出了胃癌标准根治术(D2) 及胃癌扩大根治术 (D3) 。 1951年NcNeer提出根治性全胃切除或部分胃切 除。 1952年Wangensteen主张包括胃、脾、胰体尾、 大小网膜、胃左动脉、腹腔动脉和脾动脉区淋 巴结在内整块切除和肝、十二指肠韧带、胰腺 后淋巴结清扫的重要性。
Hofmeister法 法
胃癌手术里程碑
l907年Jamison和Dobson等人发现胃淋巴管 与淋巴结间的关系,并将胃淋巴结分为11 组,并指出腹腔动脉旁淋巴结接受胃各区 淋巴管。为胃癌淋巴结的清扫奠定了基础。 1940年以后, Gray指出淋巴结有无转移、 浆膜浸润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
胃癌手术里程碑
胃癌外科治疗史 胃癌外科治疗史
胃癌的最早解剖描述
Napoleon Bonaparte “. . . The internal surface of the stomach was occupied by a cancerous ulcer whose center was on the lesser curve and the digitations were extended from the cardias ’till 1 or 2 centimetres before the pylorus, with a scirrhous thickening of the wall.” -----Dr. Francesco Antonmarchi,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