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2. 刀具标注前角:3. 切削速度:4.设计基准:5. 工艺过程: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该点基面的平面是。
2.使切削能持续进行以形成所需表面的运动称为_____ ______运动。
3.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基本形式包括主轴径向圆跳动、角度摆动和____。
4.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和________ _________ 。
5.在机械加工中,自激震动的激振机理通常包括振型耦合原理、再生颤振原理和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10分))。
a 工步b 安装 c工序 d工位2.切削加工中切削层参数不包括()。
a 切削层公称厚度 b切削层公称深度 c切削层公称宽度 d 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3.工序尺寸只有在()的条件下才等于图纸设计尺寸。
a.工序基本尺寸值等于图纸设计基本尺寸值b.工序尺寸公差等于图纸设计尺寸公差c.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d.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4.工艺能力系数是()σ b. 6σ/T c. T/3σ d. 2T/3σa. T/65.工件在夹具中欠定位是指()a. 工件实际限制自由度数少于6个b. 工件有重复限制的自由度c. 工件要求限d. 工件是不完全定位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提高工艺系统薄弱环节的刚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2.金刚石刀具硬度很高,可用于加工淬火钢。
()3.给定刀具磨钝标准VB值,则刀具的使用寿命T也就确定了。
()4.砂轮的硬度越高,磨粒的硬度不一定也越高。
()5.使用可调支承时,调整后起定位作用,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6.切削变形系数大于1。
()7.粗基准一般不允许重复使用。
()8.镗床没有误差敏感方向。
()9.通常机床传动链的末端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
()10.误差复映系数与毛坯误差成正比。
()五、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为什么对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的直线度要求?3.为什么机械加工过程一般都要划分为几个阶段进行?4.图示箱体的零件图和工序图,试指出:(1)平面2的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2) 孔4的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六、计算、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图示齿轮轴截面图,要求保证轴径024.0008.028++φmm和键槽深16.04+=tmm。
其工艺过程为:1)车外圆至10.05.28-φmm;2)铣键槽槽深至尺寸H; 3) 热处理: 4)磨外圆至尺寸024.0008.028++φmm。
试求工序尺寸H及其极限偏差。
2.图示齿坯在V 型块上定位插键槽,要求保证工序尺寸2.05.38+=H mm 。
已知:01.080-=φd mm ,025.0035+=φD mm 。
若不计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的影响,试求此工序的定位误差。
3.图示减速器某轴结构的尺寸分别为:A1=40 mm,A2=36 mm,A3=4 mm;要求装配后齿轮端部间隙A0保持在0.10~0.25 mm范围内,如选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A1、A2、A3的极限偏差。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 刀具标注前角:在正交平面内侧量的前刀面和基面间的夹角。
3. 切削速度:切削刃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速度称为切削速度。
4.设计基准:设计图纸上标注设计尺寸所依据的基准。
5.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该点基面的平面是切削平面。
2.使切削能持续进行以形成所需表面的运动称为_____进给______运动。
3.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基本形式包括主轴径向圆跳动、角度摆动和___ 轴向圆跳动_。
4.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和________表面层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_________ 。
5.在机械加工中,自激震动的激振机理通常包括振型耦合原理、再生颤振原理和_______负摩擦颤振原理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10分)a)。
a 工步b 安装 c工序 d工位2.切削加工中切削层参数不包括(b)。
a 切削层公称厚度 b切削层公称深度 c切削层公称宽度 d 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3.工序尺寸只有在(d)的条件下才等于图纸设计尺寸。
a.工序基本尺寸值等于图纸设计基本尺寸值b.工序尺寸公差等于图纸设计尺寸公差c.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d.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4.工艺能力系数是(a)σ b. 6σ/T c. T/3σ d. 2T/3σa. T/65.工件在夹具中欠定位是指(c)a. 工件实际限制自由度数少于6个b. 工件有重复限制的自由度c. 工件要求限d. 工件是不完全定位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提高工艺系统薄弱环节的刚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2.金刚石刀具硬度很高,可用于加工淬火钢。
(×)3.给定刀具磨钝标准VB值,则刀具的使用寿命T也就确定了。
(×)4.砂轮的硬度越高,磨粒的硬度不一定也越高。
(√)5.使用可调支承时,调整后起定位作用,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6.切削变形系数大于1。
(√)7.粗基准一般不允许重复使用。
(√)8.镗床没有误差敏感方向。
(×)9.通常机床传动链的末端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
(√)10.误差复映系数与毛坯误差成正比。
(×)五、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5分)答: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修配装配法、调整装配法(1分)完全互换装配法适于在成批生产、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少或组成环数虽多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结构;(1分)统计互换装配方法适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数又多的机器结构;(1分)分组装配法适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又要求特别高的机器结构;(1分)修配装配法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多而装配精度又要求较高的机器结构。
固定调整装配法适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器结构。
(1分)2.为什么对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的直线度要求?(5分)答:对于车床,车削外圆时:导轨在水平面内的误差∆y,引起工件在半径上的误差∆R,且∆R=∆y;(2.5分)导轨在垂直面内的误差∆z,引起工件在半径上的误差∆R'≈(∆z)²/2 R';可见,导轨在水平面的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比在垂直面的误差影响大得多。
(2.5分)3.为什么机械加工过程一般都要划分为几个阶段进行?(5分)答:(1)保证零件加工质量;(2)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3)有利于合理利用机床设备。
4.图示箱体的零件图和工序图,试指出:(1)平面2的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2) 孔4的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答:平面2的设计基准为平面3、定位基准为平面1;(2.5分)孔4的设计基准为孔5、定位基准为平面1。
(2.5分)六、计算、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图示齿轮轴截面图,要求保证轴径024.0008.028++φmm和键槽深16.04+=tmm。
其工艺过程为:1)车外圆至10.05.28-φmm;2)铣键槽槽深至尺寸H; 3) 热处理: 4)磨外圆至尺寸024.0008.028++φmm。
试求工序尺寸H及其极限偏差。
解:1)建立工艺尺寸链,t为封闭环(4分)2)计算尺寸链H mm 098.0004.025.4+-=(6分)2.图示齿坯在V 型块上定位插键槽,要求保证工序尺寸2.005.38+=H mm 。
已知:1.080-=φd mm ,025.0035+=φD mm 。
若不计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的影响,试求此工序的定位误差。
解:1)通过极限情况,分析定位误差。
(4分)2)δ定位(H)=Td/(2sin a )+TD/2=0.0832(6分)3.图示减速器某轴结构的尺寸分别为:A1=40 mm,A2=36 mm,A3=4 mm;要求装配后齿轮端部间隙A0保持在0.10~0.25 mm范围内,如选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A1、A2、A3的极限偏差。
解:1)建立装配尺寸链,A 0为封闭环。
分为封闭环2)求平均公差T 平均=(0.25-0.10)/3=0.05计算装配尺寸链(2分)3)选A 1做协调环,确定A 2=360-0.05mm, A 3=40-0.05mm (4分)4)求A 1的极限偏差A 1mm 15.010.040++=(2分)注:对协调环选择及组成环极限偏差的确定,只要满足A0 =0.10~0.25mm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