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6 人口与城市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6 人口与城市课件
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 移民等
问题;④劳动力不足;
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
人口性别比失调带来 影响经济发展和
地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的影响
社会稳定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
念等
2.巧判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环
(1)看生产力的 境因素影响较大
发展水平
3.巧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1)从地理环境的变化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利于迁入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大环境压力;也有利 于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减轻环境负担;促进迁入、迁出地区的 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 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3)从就业结构变化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某地人口的大量迁入,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影响迁入地就 业结构的变化。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 幼教师的师资配备;老年人口的大量迁入,则应增加老年护理、保健等 相关工作人员的比重。
(1)与欧盟籍相比,2015 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 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 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1)C (2)B [第(1)题,读图可知,在 2015 年欧盟人口结构中, 25~50 岁非欧盟籍人口比重大于同年龄段欧盟籍人口。而 25~50 岁 人口是劳动力人口的主体部分,说明非欧盟籍劳动力人口比例较大。 第(2)题,由图可知,非欧盟籍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因此其比例 持续增大有利于延缓欧盟人口老龄化进程。]
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3)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
A.经济
B.交通
C.文化
D.教育
(1)B (2)C (3)A [第(1)题,据图可以判断,三个最粗的箭头, 即迁移人口数量最大的箭头,从三个不同地区指向了南部地区,说明 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南部。第(2)题,据图可以看出, 与 1995 年相比,2010 年美国本土各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数量明显变小。 第(3)题,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哪个地 方发展速度较快,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会较多,就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南部新兴企业的发展曾经吸引大量人口迁入,随着人员的逐渐饱和,以 及西部的发展,南部地区净迁入变小,西部也由净迁出变为净迁入,所 以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经济。]
地_人__地__矛__盾_;有利于迁出地 一步发展
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迁入地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 为 迁 入 地 提 供 大 量 廉 价 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 的 劳动力 ;促进迁入地商 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 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 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 迁入地 第三产业的发展 面产生巨大压力,可能导致
生产力水平较高时:社会经
济因素影响较大
(2)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落后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往往
经济因素是主导。
青壮年人口迁移: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 ( 布3特)点看年龄分老 青年 少人 年口 人迁 口移 迁: 移家 :庭 家因 庭素 因或 素环 或境 教因 育素 因素 (4)看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 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 地区,则对女性人口迁移吸引较大;文化素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 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迁入地区,一般 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1.自古以来人类总是“逐水而居”,所以世界大河流域都是人
口稠密区。
(×)
2.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说明我国正积极应对日益严重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
(√ )
3.我国历史上的“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主要是
指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现象。
(× )
4.每年我国有大批的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发展,一定程度上导
或 A 阶段。(填上图中字母)
1.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1)原因:随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 生育观念 改变, _出__生__率__不断降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平均寿命 延 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影响:劳动力 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社会负担 加重,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
类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Ⅰ原始型
_高__
_高__
低
Ⅱ_传__统__型___
高
_低__
高
Ⅲ现代型
_低__
低
__低__
2.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示意图
(1)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包括商业 用地、工业用地、政 府机关用地、 住宅 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 交通 用地和农业用地 等。
(2)城市功能区 图中序号①为 住宅区 ,②为 商业区 ,③为 工业区 。
(3) 对 策 : 鼓励生育 , 接 纳 移 民 、 推 迟 退 休 …… 建 立 健 全 _社__会__保__障__体__系___。
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区
有利
不利
迁出地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
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 _人__才__外__流__,劳动力不足,
的联系;人口迁出可缓解当 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
信息①:地铁穿越大河,途经主要客流集散地 信息 信息②:图中显示的城市环线分布,河流分布与流向等 提取 信息③:地铁线的延伸状况,各类地铁站点的分布状况,
甲、乙、丙的位置
(1)由信息①可知地铁途经主要客流集散,结合信息③可以看出,
一级地铁站点多为地铁线与城市环线或河流交汇处,说明周边人
流量决定了其服务等级
点沿线区域为( )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解题流程] 考查 结合示意图,运用综合思维,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分析某 定位 城市地铁站的设立状况,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内容
2.(2019·海南高考)下图分别示意 1995 年、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 此完成(1)~(3)题。
(1)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2)与 1995 年相比,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 )
A.数量减少
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迁移规模变小
(4)从人口问题产生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往往会导致某地人口结构的变化,引发某地人口问题 的出现。如我国农村人口的大量外迁,导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问 题明显,“留守家庭”问题突出;某地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吸收大量男 性人口迁入,引发性别比例失调问题的出现。
[学以致用] 1.(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 2015 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 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1)~(2)题。
第一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
核心 主干自检
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1) 图 中 A 为 _人__口__出__生__率_____ , B 为人__口__死__亡__率__ , 阴 影 代 表
_人__口__自__然__增__长__率___。
(2)填表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三项指标的特点:
看人口 变化
看建筑 物密度
观分布 趋势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 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 别最小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 物密度最小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渐 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 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综合 判断
(2)由信息①和③可以看出甲、乙位于城市内环以内,地铁站点的 等级较高,从位置看应是城市中心,又是客流集散地,应是中心 商务区
(3)由信息②可推知,该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形比较平坦,一级地铁
站点在市中心,市区外围均有分布,说明该城市围绕多个核心向
四周扩展
[尝试解答] (1)B__(2)A__(3)C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例2] (2017·全国卷Ⅲ·T4~6)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 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 成(1)~(3)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
综合 判断
来务工人口增多 (2)结合信息①、③可知当地户籍人口始终多于常住人口,说 明该市人口以迁出为主,联系信息②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可
知四个直辖市中只有重庆市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
为落后,总体上人口以迁出为主
[尝试解答] (1)C__(2)D
[技法总结]
1.图表分析人口问题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措施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解题流程]
考查 结合统计图表,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某地人口状况的变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