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和泪定稿
• 梦: • 泪:
冰心追求完满和美好 为了可爱的朋友
为了多难的祖国
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
(二)巩固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冰心先生喜欢清晨写出好的作品,思绪仿佛由梦境中直接流淌出来, 记下来,便是一篇好文章。《病榻呓语》、《我梦中的小翠鸟》、 《我的家在哪里》这几篇公认的冰心近年的代表作都属于此类。 梦中有欢乐,也有 ;有亲情,也有 ;有成功,也有 。它们是 梦的经纬,它们织出了一个璀璨多彩的美丽黄昏,为永不止息的生命 做了一个高大的天幕。 冰心先生零零星星地告诉过我许多早年的故事,都和甲午海战有关。 根据我的观察,她的这些故事迟早都会进入她的文章。类似的例子已 经数不胜数。我相信,这大概已是一个规律:大凡在思想里反复出现 过的故事,十之八九离日后落在纸上形成文字已经不是太远了。 我想,冰心先生说的那些故事可能就是“大作品”中的一些可贵的 单元,也许正是它们不止一次地引得老人号啕大哭吧。
系在一起的。于是,作者回过头去叙述关于冰心父母的故事。福州主街
上的“自榜”,母亲怀揣的“大烟”,大连水域的炮火,烈士死难的故
事,中国士兵不屈的精神,时时牵动着冰心的心,直到95岁高龄,“她 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就是记下少年时父辈们多次讲述的那段可歌可泣的 血泪史”,“正是它们不止一次地引得老人号啕大哭”。这就是冰心身
6.文章中有好几处都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找出有关的句子或 尽致。 段落,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为了写好“梦和泪”,文章进行了多层次的对比、烘托和渲染。一面写冰心的 放声大哭,一面则强调冰心她“并不有泪轻弹”,在丈夫吴文藻先生病逝时, “她把泪藏在心里”,写成“一篇纪念长文,文字却非常活泼”;一面写冰心的 泪, 一面则写冰心很关很精的梦;一面要写一部大作品,一面则说写短文是冰心 “近年的一种文学主张”;一面写他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可贵的执着精神,一
说说本文采用这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样的效果。
事件 冰心的哭(想写甲午 海战,因为大哭没有 写成) 冰心的梦(冰心父母 的事) 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本文的叙述顺序
后
先
先
后
3. 文章细致地描写了冰心的哭,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冰心的哭是一种真正的大哭,一种“毫不掩饰”的“声泪俱下”的
“号啕大哭”,其声势“荡气回肠”,“像火山爆发”,感情流露是 “最真挚的”。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一向微笑的老人如此“豪恸大悲”
要让一个人永远地以微笑面对世界, 真的不容易。 在人们心目中,冰心始终是微笑的。 多少年来,她就是 微笑着歌颂母亲的爱, 歌唱儿童的爱和大自然 的爱。很少有人知道冰 心感情世界的另一面。
冰 心 简 介
学1 学9 士2 学3 位年 。夏 , 冰 心 以 优 异 成 绩 从 燕 京 大 学 毕 业 , 获 文
面又写她对艺术的可贵的执着精神。在不同层次的对比、烘托和渲染中,冰心的
“梦和泪”得到了升华。
析题
本文以梦为经纬,以泪为焦点,刻画
了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
和美好的伟大人格,巧妙地把冰心的梦和
泪融为一体,奏响了一支高亢的爱国主义
颂歌。
为何作者详细叙述“来远号”战斗的过 程和冰心父亲创建海军学校的这段往事? 这段血泪史是冰心“泪”的根源,是她 赤子之心的思想感情基础。
上所体现出米的民族的灵魂,冰心之泪的思想基础。
5. 文中写冰心“爱做美梦,很美很精”,这与写冰心的泪有什么关系?
仅仅是写泪,冰心的形象是不全面的,文章的妙处在于将此时的冰心和她的
一生巧妙地联系起来,给读者以一个完整的形象。于是,作者写冰心的梦。“她
爱做美梦,很美很精”,清晨写作,“思绪仿佛由梦境中直接流淌出来”,记下 欢乐与痛苦,记下亲情与离别,记下成功与失落,她用梦的经纬,“织出了一个 璀璨多彩的美丽黄昏,为永不止息的生命做了一个高大的天幕”,这就是她那 “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的赤子之心的伟大创作,这就是她爱国 情愫的具体写照。至此,冰心的梦和泪融合在了一起,冰心个人的情感与祖国的 命运也紧紧地联在了一起。文章以点带面,详略结合,将深刻的主题表现得淋漓
梦 和 泪
舒 乙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冰心“永远不 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 大人格。
2.领会课文详略得当、点面结合的取材剪
裁特色。
3.了解课文设疑与释疑、比较与衬托、记
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理解这样写 的作用。
舒 乙
老舍的长子。1953年6月毕业 于北京二中后,舒乙被国家派往 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工程大 学,学习林业化学工艺专业, 1959年学成回国。之后的20年 里,一直工作在林业化学领域。 1978年开始从事写作,1984年 调入中国现代文学馆。现在已出 版了《我的风筝》、《小绿棍》、 《梦和泪》等11本著作。
课堂探究
(一)探究问题
1. 从文中可以看出,冰心老人有哪些品格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充满真、善、美;强烈的爱国情怀。 2. 文章叙述了哪些事件?这些事件之中哪些是作者的亲历和见闻?哪 些是作者转述冰心所讲内容?这些事件的顺序和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不完 全一致。试着按照时间顺序把文中所讲述的事件梳理出来,然后比较一下,
1. “梦是创作的一种源泉。”这一句独立成段,放在选文什么位置最合 适?( A ) A. 第①段前 B. 第②段前 C. 第③段前
D. 第④段前
2.第二段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B ) A. 高兴 失落 离别 B. 痛苦 离别 失落 C. 失落 痛苦 离别 D. 痛苦 友情 失落
3. 下列各词语中“胜”与“数不胜数”的“胜”的意思相同的一 项是( D )
A.稳操胜券 C.避暑胜地 B.引人入胜 D.胜任此职
4.第一段中加点的“此类”是指 冰心在清晨思绪仿佛由梦境中直接流淌出来写成的文章 第二段中加点的“它们”是指 欢乐、痛苦、亲情、离别、成功、失落 第三段中加点的“这些故事”是指 和甲午海战有关的故事 5. 第三段中划线的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脑子里反复酝酿、形成故事情节,不久就会写成文章。
呢?“为了可爱的朋友,为了多难的祖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
这种感情是“最博大、最无私”的,它是诗,“字字都厉害,铿锵有 声”。总之,写泪是为了更深刻地表现主题。 4. 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叙述冰心的父亲和母亲,这与写冰心有什么关 系? 冰心的泪不是偶然的,她的爱国情愫、赤子之心是和祖国的命运联
(三)归纳总结
主旨:课文以梦和泪为线索,将有关材料贯穿起来,且打破了叙述
的时空限制和一般的叙述顺序,突出地表现冰心的“赤子之心”,集中 展示冰心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伟人人格和人生追求。 写作特点:(1)构思新颖独特,落笔点小,着眼点却很大,立意深刻。 (2)文章进行了多层次的对比、烘托和渲染。 (3)语言质朴而又真挚,凝练而又形象,晓畅而又含蓄。
四、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找出精彩的句子,有感情 的朗读,并背诵。
梦是人生
的一部分
写有关甲午海战的大作品 真正的大哭 吴文藻病逝 冰心父母的故事 冰心的经历
有泪不轻弹
梦是创作
的一种源泉
甲午海战
创建海军学校
梦充满了个人色彩,梦即性格
梦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证
永永 远远 追不 求失 完赤 满子 和之 美心 好
风 华 正 茂 。 冰 心 摄 于 1 9 2 3 年 。
1951年秋天,冰心和她的家人满怀对祖国的挚爱之情,冲破重重险阻,在周恩来总 理的关怀之下,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定居北京。这是1966年,冰心在进行创作。
1973年时的冰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冰心受到迫害,先被“勒令”在 文联大楼清扫楼道厕所,后被送到湖北咸宁和沙洋“五七干校”劳动。在这种逆 境中,冰心不改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1980年4月,冰心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前往日本访问。这是团长巴金 (左一)和冰心在首都机场。
1999年2月28日晚9时,冰心在北京医院仙逝,享年99岁。
冰 心
•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 散文集《寄小读者》、诗 集《繁星》、《春水》、
(1900.10.5 — 1999.2.28)
儿童文学《小橘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