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理解

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理解

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理解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一个主流价值观,支配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如果没有一个主流价值观,这个社会肯定是病态的。

“十八大浓缩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精炼,易于普通百姓理解,更易于转化为行动。

24个字就是希望用贴近老百姓的精炼语言,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分别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正朝气蓬勃,我们在当前这样一个价值多元、信息多变的时代,如何才能牢固树立、不断培养个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要践行个人价值准则。

列宁认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这里所爱之国指的是作为祖国的国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反映了我国社会成员长期稳定的基本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并作为新时期公民行为准则构筑起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为青年群体,应将这一价值准则作为衡量个人行为的尺度。

当前,我们很多年轻人受多种社会思潮影响,自我意识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相对弱化,甚至出现价值迷失、道德失范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家庭、学校和个人思想培养中,自觉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

多些踏实,少些浮躁,多读经典,让“黄香温席”、“程门立雪”、“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成为我们日常生和学习的典范。

二要理解社会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既是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又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内核高度契合。

应该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是崇高而令人振奋的,也为我们青年一代的思想、行动提供了价值规范的指引。

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给我们高中生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的认同带来消极影响,使得我们其中部分人,不能理性辩证地看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甚至出现一些偏激言论。

如“学习不如拼爹”、“土匪式拆迁”、“我爸是李刚”、“路见人倒不能扶”、“当官的就是贪官”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增强公平正义感和道德责任感。

三要认同国家价值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为我们今后实现个人梦想提供了坚强保障,并为个人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国家价值目标为我们实现个人理想目标提供了土壤,也反映了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

虽然离这一国家价值目标越来越近了,但在前进道路上仍会遭遇风险和挑战、经历困难和曲折,因而我们一些乃年轻人对于这一崇高目标信念不够坚定。

如外国的奶粉好、空气好、环境好,中国有地沟油、有毒奶粉、有城管打人、有转基因食品等,这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而且国家正在进行大力在整治,相信在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后,这些都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习阶段,我们的重要职责是把学习书本、锻炼身体、掌握知识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个人修养,为将来建设我们强大的祖国而努力。

也许我们成不了科学家,但可以成为蓝领工人,在平凡岗位建功立业;也许我们是公务员或者是自由职业,但我们工作不分贵贱,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我们也会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读书、努力工作。

我将会朝着这个目标坚实迈进……
(黄石二中高一二班刘子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