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ppt课件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liáo
6
翻译:
• 光阴轮回,岁暮寒冬,夜长昼短;我沦落 天涯,在这霜雪初止的寒夜。
• 五更时分传来的鼓角声,起伏悲壮;倒映 在三峡中的银河星辰,随着江波动摇。
• 战乱消息传来,千家痛哭,哭声传彻四野 。有好几个地方,渔人,樵夫们唱起了民歌 。
•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最终归于黄土;人 事变迁,音书断绝,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
17
赏析诗文
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写什么?作者情感如何?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颈联真实刻画了夔州的偏远、凄凉的景象, 荒野中多少人家的恸哭声中,传来战争的讯息, 惟有渔人、樵夫唱起的夷歌,还透着一点生命的 声息。
2、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通过声音来 写战争,用鼓角声、野哭声、渔樵声来渲染战争 的气息,十分痛切地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灾难。
思想情感
“卧龙跃马终黄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
常的悲哀
“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
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整首诗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有人生、宇宙、历史、古今之
悲,还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
忧伤,当我们读到“野哭千家闻战伐”的时候,仿佛可以看到诗人
也流下了揪心的泪水。
炼字
13
“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
炼字型
1、首联描绘了景物关键词+概括词。 2、构成了黯淡灰涩、凄冷孤寂的意境。 3、诗人对此倍感凄凉寒怆。
14
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 动摇”为千古名句,创造的是种怎样的意 境?说说其妙处。练句题
1、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 壮美的三峡夜景。
常用的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 偶、反复、反问等。
10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 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 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 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 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
11
炼字型
“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1、“催”字是催促之意。
2、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 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
3、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寓情于景, 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15
“元光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 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
夷,百姓劳于兵革。” 用典
――《汉书 天文志》 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
16
联系这两个典故,此联则又有一 番深意:悲壮的鼓角是国家失序、民 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 的反映,战乱频仍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和痛苦不言而喻。这两句诗境界浑厚, 格调悲怆,言外犹有深意。
4
诵读提示:押韵、节拍、对仗、平仄、感情(探 二二一二
究.讨论一) 从诗歌押韵可以看出,收声相同就是指音节主要元音
(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就称为押韵。一般把韵母分成三 个部分韵头、韵腹、韵尾。如ian。i是韵头、a是韵腹、n 是韵尾。ia,i是韵头,a是韵腹,韵尾为零。ai,韵头为 零,韵腹为a,i是韵尾。【按:嘴巴张得最大的部分是韵 腹】
3、“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 18
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一 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作者的情感?
用典:
①卧龙 ②跃马
所有的风云际会最终都化作历史 的尘埃
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国事无能为力的伤感, 以及自我劝解的慰藉之语,表达了诗人对宇宙 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
从作者的自我宽慰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 这位忧愤诗人的真正解脱,反而看到了他无边 的寂寥和苦闷。
杜甫
1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 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 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 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军阀的连 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 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 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3
《阁夜》的体裁:
●从诗体看,属七言律诗; ●从内容看,是一首抒情诗; ●律诗属近体诗。
2、催字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更 写出时光流逝之速,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 月逼人。
3、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
短促的感慨。
12
说说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 涯霜雪霁寒宵”中“寒”字为什么用
得好?
1、“寒”字既写了天寒, 也写了诗人的心寒。
2、漫天的霜雪在这个寒冷 的夜晚停住了。
3、表达了客居天涯的凄寒。
7
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
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课后探究·讨论二)
“岁暮阴阳催短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
促的感慨,
“天涯霜雪霁寒宵”表达了诗人客居天涯的凄寒,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
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
顿的痛惜之情
8
首联和颔联通过哪些意象,表现了 怎样的意境?
首联中 短景 、天涯
传达出寒冷萧条的气氛。
霜雪、 寒宵 等意象
颔联中 鼓角 星、河 等意象传达出征战和动荡的气息 意境: 悲壮萧瑟
9
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常用的表现手法:景和情的关系(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等)、对比(对照、映衬)、反衬、衬 托(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悲衬喜)、烘托、 象征、用典、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动和静(动 静结合)、虚和实(虚实结合)、抑和扬(欲扬 先抑、欲抑先扬)、褒和贬(明褒实贬、明贬实 褒)等。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卧龙跃马终黄土”用了哪两个典故?
诸葛亮
用典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三国志·诸葛亮传》
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塍埒长城,豁险吞若巨防。
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刘备)
下辇而自王。
——左思《蜀都赋》
公孙述
20
一、《阁夜》的写作特点: 1、善用典故:“星河影动” “卧龙跃马” 2、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 对比“夷歌”的田野生气;以“诸葛亮”对 “公孙述”,一贤一愚,两相对举。 3、用声音写战争:手法含蓄,有情感的 张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5
阁夜 杜甫
yǐng
jì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qi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