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研究生英语《跨文化交际》是为研究生开设的英语选修课程,供较高水平英语学习者选修。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本课程旨在弥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本科学习中的缺失。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一)、教学对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中较高水平学生,已免修英语。

但是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在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所产生的误解,并分析误解的根源以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东西方人在价值观念,认知行为,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交际策略,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及特征,帮助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该课程共开设一学期,每周开课2学时,共20学时。

第十周进行考试(提前考试)。

五、考核:
课程评价形式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平时成绩综合考虑学生的水平、态度和进步程度。

该门课程为考试。

学生总评成绩取决于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

10%:出勤;30%:课堂参与、Group Projects;60%: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是在限定时间内,形式为闭卷笔试。

测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内容为相关跨文化交际概念和理论,并要求学生利用概念和理论进行案例分析。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一)使用教材:《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教程》,庄恩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印发讲义
参考教材:
《跨文化交际学基础》,Guo-Ming Chen, William J. Starosta,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胡超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跨文化视角英语阅读教程》3,4,主编庄恩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附作业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课内课外阅读,并收集跨文化交流案例供课内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