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重点难点突破的预设方案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对话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小朋友们请伸出你们的双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数学秘密吗?
是啊,我们都有10根手指。
请小朋友们互相数一数。
我们都能从1数到10,那么你能从10数到1吗?互相数一数。
(集中学生注意力,了解学生数数情况)
(二)探索新知
1、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
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独立观察→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教师: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
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 同时在图右边出示数字卡片“1”。
) 教师:升国旗时我们要做什么?
教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
上面这些事物的个数,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从具体到抽象)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2个单杠,两个向老师行礼的学生,两个读书的学生,两个黄色垃圾桶……)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两个单杠图片及对应的数字。
)
教师:小朋友见到老师在做什么?两个黄色垃圾桶是做什么用的?
(结合图片,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数量是3(4、5、6……)的人或物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它的数量的?谁能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依次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
教师: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数数的方法正确。
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做事要认真仔细,养成好习惯。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教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
3、认读1~10各数
(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教师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4、数身边的数
教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
5、课后延伸
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
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
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
(从课上到课下,从学习到生活)
(三)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
我们发现,数学其实很简单,很有趣,因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相信每名同学都能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