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南私家园林理水艺术

江南私家园林理水艺术

中外园林史课程论文--江南古典园林艺术之理水江南古典园林艺术之理水Managing Water in Jiangnan ClassicalGardens Art摘要:自然风景中的江湖、溪涧、瀑布等,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这是我国古典园林理水手法的来源。

古代匠师长期写仿自然,叠山理水,创造出自然式的风景园,并对自然山水的概括、提炼和再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江南古典园林中,从江河湖海到涓滴细流,都有造园匠师们留下理水的痕迹。

无论在水的形式上,还是布置方式,还是与周边元素的关系上,江南古典园林的理水都散发着其无穷的艺术魅力。

Abstract:Natural landscape of ri vers and lakes, streams, waterfal ls, etc., with different forms an d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the s ource of our water management pra ctices classical gardens. Ancient craftsmen write long imitation o f nature, stacked mountains and w ater, creating a natural style la ndscape garden, and the natural l andscape of generalization, abstr a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has ac 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South classical gardens, from ri vers and lakes to trickle, garden ing craftsmen who have left trace s of water management. Whether in the for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 ween water, or arrangement, or wi th the surrounding elements, Sout h Classical Gardens of treated water exudes its endless artistic c harm.关键词:江南古典园林理水水的形式水景类型布置方式周边元素Key words:Jiangnan classical gardens Managing waterThe form of water The water type A rrangement The surrounding elements水是构成园林四大要素之一,也是最活跃的一种。

[1]园林无水则不活,无论走进哪个园林,人们只有看到水,才真正体会到园林之美。

有水,园林就有生机;有水,园林就更显意境。

园林无水则不活,无论走进哪个园林,人们只有看到水,才真正体会到园林之美。

有水,园林就有生机;有水,园林就更显意境。

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又有古人语“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以水活”,水与其他园林要素结合,富有变化和创新,富有变化和创新,富于园林与生机。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设计,称之为理水,同时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有时又称为水体。

1.水的形式与水景类型自然风景中的江湖、溪涧、瀑布等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为中国传统园林理水艺术提供创作源泉。

传统园林的理水,是对自然山水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

各类水的形态的表现,不在于绝对体量接近自然,而在于风景特征的艺术真实。

[2]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类型一般分为动静讲究通过对江南古典园林的实习调研,将江南古典园林的水体形式分为:河流,湖泊,池塘,溪涧,源潭,瀑布六个类别。

1.1河流(动景)自然河流水面如带,水流平缓,园林中常用狭长形的水池来表现,使景色富有变化。

河流可长可短,可直可弯,有宽有窄,有收有放。

河流多用土岸,配置适当的植物;也可造假山插入水中形成“峡谷”,显出山势峻峭。

两旁可设临河的水榭等,局部用整形的条石驳岸和台阶。

水上可划船,窄处架桥,从纵向看,能增加风景的幽深和层次感。

如扬州瘦西湖,瘦西湖内的保障河,乃是乾隆帝南巡时由大运河经天宁寺行宫平山堂的必由之水路,沿河两岸有足够的园亭装点。

[3]1.2湖泊(静景)湖泊为较大片汇聚的静水面,一般视野较为开阔。

湖岸线模仿自然曲折,作成堤岸、水湾、半岛,湖中设岛屿,用桥梁、连接,也是划分空间的一种手法。

如杭州西湖,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引水工程钻地穿山,引来钱塘江清流。

白堤,苏堤,将湖面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

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4岛。

环湖山峦叠嶂,花木繁茂青碧黛绿中点缀着楼阁,亭榭,宝塔,石窟。

湖光山色,风景如画,更是有著名的西湖十景。

[3]1.3池塘(动景结合)池塘较湖泊而言面积相对较小,形式多样,池岸常用叠石,土岸,驳岸等形式,水中植荷花、睡莲、荇、藻等观赏植物或放养观赏鱼类,再现林野荷塘、鱼池的景色。

如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的小莲庄,分为外园和內园。

外园的荷池水面开阔,遍植荷花,沿岸的建筑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尺度亲切近人,具有阔朗之景观,加之花树繁枝,郁郁葱葱,又显示一派大自然生态之美。

1.4溪涧(动景结合)溪涧宜多弯曲以增长流程,显示出源远流长,绵延不尽。

多用自然石岸,以砾石为底,溪水宜浅,可数游鱼,又可涉水。

游览小径须时缘溪行,时踏汀步、园桥,两岸树木掩映,表现山水相依的景象。

如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从惠山引来的泉水形成溪流破山腹而入,再注入水池之西北角。

沿溪堆叠为山间垫道,水的跌落在垫道中的回声中叮咚犹如不同音阶的琴声,故名“八音涧”。

这种师法自然、饶有画理的高超手段,使这里具备了层叠的冈峦、嶙峋的山谷、幽深的岩壑、清浅的涧流,可说是外呈浑厚苍劲之势,内蕴深邃幽奇之奥,人行其间,尽得江南山水的神韵意趣。

[7]1.5渊潭(动景结合)渊潭是小而深的水体,一般在泉水的积聚处和瀑布的承受处。

岸边宜作叠石,光线宜幽暗,水位宜低下,石缝间配置斜出、下垂或攀缘的植物,上用大树封顶,造成深邃气氛。

如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剑池。

从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别有洞天”圆洞门虎丘剑池旁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剑池广约六十多步,深约二丈,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可以汲饮。

唐代李秀卿曾品为“天下第五泉”。

进入“别有洞天”圆洞门,顿觉“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深”,气象为之一变。

举目便见两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锁住了一池绿水。

池形狭长,南稍宽而北微窄,模样颇像一口平放着的宝剑,当阳光斜射水面时,给人以寒光闪闪的感觉,即便是炎夏也会觉得凉飕飕的。

水中照出一道石桥的影子。

抬头望去,拱形的石桥高高地飞悬在半空,此情此景显得十分奇险。

石壁上长满苔藓,藤萝野花又像飘带一样倒挂下来。

透过高耸的岩壁仰望塔顶,有如临深渊之感。

1.6泉瀑(动景) 泉为地下涌出的水,瀑是断崖跌落的水,泉源的处理,一般都作成石窦之类的景象,望之深邃黝暗,似有泉涌。

瀑布有线状、帘状、分流、叠落等形式,主要在于处理好峭壁、水口和递落叠石。

苏州园林中有导引屋檐雨水的,雨天才能观瀑。

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水之声有四:有瀑布声,有流水声,有滩声,有沟浍声。

”园林中都有对自然界的模仿,以获得既赏心悦目,又悦耳的艺术效果。

苏州环秀山庄西北角的假山,利用屋顶雨水流注池中,略存瀑布之意,在东南角假山上于石后设小槽承受雨水,由石隙婉转下泻,形成小瀑布景观。

苏州狮子林旁“听瀑亭”的人工瀑布,利用水柜蓄水,山涧中出湖石三迭,下临深潭,水闸一开形成三迭瀑布。

2.水的处理手法布置方式 关于古典园林中水面的布局,建筑学家刘敦桢云:“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小园聚胜于分,大园虽可分,但须宾主分明。

”江南古典园林引入中国传统园林著作园冶中关于聚散的理论来造园,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2.1集中理水 集中理水,即以水池为中心,周围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和内聚的格局。

集中理水容易形成辽阔平静的水面,营造出烟波浩渺的气氛。

这种手法一般常见于中型园林,可使有限的空间有幽静和开朗的感觉。

如被誉为苏州园林之“小园极则”的网师园,其中心彩霞池就是集中式水池,其大小与四周所留地面均较适当,既开朗宁静,又有山石,植被,建筑与之呼应陪衬。

池面处理以聚为主,以分为辅。

池岸用黄石垒成。

池周环以亭廊、水阁、石桥,以小、低、透为特色。

又如留园中部庭院集中用水,但水池偏于一侧,从而留出较大地面堆山叠石,并于其上广种密植各种乔灌木以造成山林雅趣,与水池相对比衬托,极富自然情趣。

[6]2.2分散理水分散理水可随水面的变化而形成若干大大小小的中心,凡水面相对开阔的地方均可因势利导地借亭台楼阁或山石花木的配置而形成相对独立的环境空间;而水面相对狭窄的地方--溪流则起沟通连接作用,这样,各空间环境自成一体,又互相连通,从而具有一种水陆萦茴,岛屿间列和小桥凌波而过的水乡氛围。

如拙政园以分散用水的方法使水陆茴环萦绕,给人以来去无源头及不可穷尽之感。

总结几处拙政园分散之理水: a 中部较大的一块水面极狭长,横贯东西,有深远感 b 香洲前水面,较迂迥曲折,贯穿廊阁之间,有深邃藏幽之妙 c 见山楼前水面较开阔宁静,可延伸至见山楼以西,颇能引人入胜d 其沟通前后水面联系作用2.3四周环水理水四周环水理水即在庭院设计中,以建筑为中心,四周环水。

建筑周围和水池岸边有林荫的树木和多姿的花卉,建筑物倒映在水中,虚实相映,别有一番情趣。

这种理水形式在我国岭南地区的园林庭院中比较常见,早在我国古代南方就已经采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中就有“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之咏,就是说在造园时将宫室筑于水中央,用荷叶覆盖在房顶上,使园林富有山野趣味。

建筑采用几何形体的环水布局形式,能表现建筑物干净利落的特点,而水中的倒影也为建筑的美感增辉。

澳门卢廉若花园的春草堂水榭厅,就是建在环水的小岛上,岛前水面宽阔,而岛后环水则为溪流,溪流拱桥横跨,两旁绿树成荫,使春草堂水榭厅前后感观判若两样。

[6]又如醉白池公园。

3.水与周边元素的关系理水离不开周围环境,离不开对自然的深入研究与探索。

在理水中追求意境,在形似之外更注重神似,并且注意推敲水体形态与周围空间的关系,因地制宜,依照园地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从而获得了“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8]园林中的水体设计要有相对合理的比例、尺度,才能营造出空间感。

尺度指的不仅仅是自身绝对的数字关系,而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对关系。

3.1水与园外之水:苏州园林水景创造不仅在园内,园外之水也可以为我所用,如沧浪亭以水环园,水在园外,可谓独树一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