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观察物体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黄山特产的盒子、圆柱形茶叶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趣感知。

1、师:我们的家乡黄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观看黄山特产录像。

2、引入课题:今天老师也带来一样黄山特产,猜猜是什么?课件出示盒子:一面写着“黄山特产”,一面写着“精美黄蜡石”(1)点面朝“黄山特产”字样的同学回答(答案五花八门)(2)点面朝“精美黄蜡石”字样的同学回答(答案只有一个)3、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师:同样一个盒子,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却看不出?(板书课题:观察物体)(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见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二、提炼生活原形,抽象单一几何体,升华新知。

1、课件展示特产包装盒。

2、观察实物圆柱形茶叶筒。

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3、课件确认圆柱体从正面看是长方形的。

师: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光线的明暗造成我们视觉上的立体感,其实圆柱体从正面看是长方形的。

3、课件出示如果圆柱体缩短,从正面看会是什么样子?4、如果圆柱体放倒呢?5、填写观察实验报告:从不同角度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把你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三、制造问题情景,进一步探究两个几何体的相对位置。

1、活动一:观察物体,确定观察角度。

(播放课件:游戏猜猜我是谁?)师:有三个同学也进了特产店,猜猜看他们分别是谁?2.活动二:出示图形,想象推理。

3、活动三:动手实践,巩固升华。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两个物体摆一摆,小组长先确定一个面为正面,然后分别从上面、左面和右面不同角度观察所摆物体形状,画出来。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生活中几何体的组合。

建议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设计独特包装盒,为家乡的特产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尽绵薄之力。

观察物体(二)教学目的:1.学会辨认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多个物体的开关和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出示球体和圆柱体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指名回答,并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三、深入思考:1.出示正方形,这是老师看到物体的一个面,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2.出示正方体、特殊的长方体、圆柱体加以验证。

3.现在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图片判断它是什么图形,那需要增加什么条件呢?四、巩固练习:1.出示P39做一做图,则才是确定一个图片的形状,如果是两个以上的组合图形呢?能确定它们的形状吗?师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指定学生回答,最后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五、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发现呢?观察物体(三)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41,。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从某些角度观察物体时,会发生遮挡的情况。

教学准备:摄像机、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层层推进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

2、观察一个正方体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如图,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

)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我把它摆到这个位置上。

请每个小组也拿出一个正方体,像老师这样摆到你们桌子的正中央。

开始吧!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体,从你现在的方向看过去,你看到了什么?应变预设:学生观察的角度是不同的,老师要注意:1、指导学生调整观察角度,尽可能垂直于被观察的那个面的视角出发来观察正方体;2、学生的回答可能会不完整,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完整的回答:我从()方向看到()个()形。

3、观察二个正方体师:(添加一个正方体,如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添上一个正方体。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你们都还是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吗?师:我们已经在桌子上放了两个正方体,为什么左、右两边的同学还是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应变预设:这样的简单的遮挡现象是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大部分同学应该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还有人不清楚,可以适当给予提示,让他们明白,这是由于遮挡的缘故。

4、观察三个正方体师:(再添加一个正方体,如下图)请同学们再加上一个正方体,继续观察,现在,从正面观察的同学,你们看到了什么?板书:从正面看师:从正面观察到的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三个正方形呢?请同学们都一起到正面来看看!师:那从上面观察会看到什么呢?现在,也请大家一起从上面观察观察。

板书:从上面看师:请同学们再一起来观察左面,还是看到三个正方形吗?板书:从左面看应变预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从正面观察的同学,看到的是三个正方形;而从左侧观察的同学,仍然只看到一个正方形,这同样是由于遮挡的缘故。

[评析:从观察一个正方体入手,再到观察由两个、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简单立体图形,这样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又显得自然、朴实、富有思考性。

]二、仔细观察,探究规律师:同学们真棒!不仅已经学会了观察一个正方体,而且还学会了观察由一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并且还能正确认识遮挡现象,你们真的了不起!师:如果我像这样再加一个正方体(如下图),这就成了一个由两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了。

同学们想象一下,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这个物体,你可能会看到怎样的形状呢?师: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师:现在,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再添加一个正方体。

师:摆好了吗?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是否与你刚才的想象相同呢?1、从正面观察师:好,同学们,从正面观察,你们看到怎样的形状?师:(把摄像机摆到正面,将这个物体的正面投影到大屏幕)虽然这是由两组正方体拼成的,可是由于遮挡的缘故,从正面观察我们仍然只看到了这样的三个正方形。

板书:从正面看2、从上面观察师:现在我想问问,从上面观察,你们看到的仍然是这样的三个正方形吗?师:哦,“多了一个正方形”!好,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正方形,谁能把它摆在黑板上合适的地方,拼出你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应变预设:一般会摆出如下图的两种形状,老师都应给予肯定,不过,黑板上只保留从正上方观察到的如上左图的形状。

师:(用摄像机拍摄这个物体的正上方,投影到大屏幕)从上面观察,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是由两组正方体组成的,这一组有三个正方体,另一组有一个正方体,所以从上往下观察,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四个正方形。

板书:从上面看[评析:充分利用前面的观察成果,着眼于两组与一组的不同展开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思维也更加集中。

]3、从两侧观察(1)从左侧观察师:现在,我们再从左侧来观察,你们看到的仍然只是这样的一个正方形吗?师:“不是”?那谁来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形状?师:哦,你们看到了“两个正方形”!谁能上来摆一摆吗?应变预设:引导学生正确的拼摆。

板书:从左面看师:(把摄像机摆到左侧)从左面看,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是由两组正方体组成的。

我们已经知道前面一组是由三个正方体组成的,为什么从左面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2)从右面观察师:现在,请大家都到右侧观察观察,看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把你们看到的画到纸上。

开始吧!应变预设:指导学生在观察时明确:这是由几组正方体组成的?你看到的每一组各是什么形状?它们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弄清楚了上述问题,学生就会把看到的形状画出来了。

师:画好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业拿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师:(把摄像机摆到右侧)从右侧观察,我们仍然看到有两组正方体,我们看到的每一组都是一个正方形,它们组成了这样的形状。

板书:从左(右)面看应变预设: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的右面,学生可能会发现正面和反面、上面和下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也分别相同,这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P41页,把例题3补充完整。

[评析:由于旧知识的铺垫,例题自然呈现,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亲身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大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摄像机),适时解决了学生“有观察难表达”的困难。

]三、应用规律,拓展延伸师:如果我们把这两组正方体适当分开,再把这一组竖着摆放,这就组成了教材P41页做一做图中的样子,请看大屏幕:师: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然后独立完成。

提问:(1)从上面观察,为什么红色的这一组的正方体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这是由于遮挡的缘故)(2)为什么从左面看,绿色的小正方体不见了呢?(因为绿色的小正方体被前面红色的小正方体挡住了。

)(3)从右面看,会观察到怎样的平面图形?(由上面两个红色正方形和下面一个绿色正方形组成的一个竖着摆放的长方形。

)应变预设:“做一做”与例题3中的物体都是由两组正方体拼组而成的。

但是,由于它们摆放的位置不同,所以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和所发生的遮挡现象也不同。

弄清楚上述问题,学生也就就明白了其中的变化。

师:(在绿色小正方体上面多加了一个绿色小正方体,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和刚才的图形比有什么变化?师: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现在从各个方向观察这个物体,你会看到什么?和刚才看到的图形比,有什么变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讨论讨论。

[评析:利用了教材上的“做一做”来作为学生的巩固练习,并对这题练习进行充分挖掘,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四、动手拼组,大胆想象师:(课件出示)我从正面观察,看到了这样的三个正方形,同学们猜一猜我观察的物体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小组合作摆一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