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相关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相关资料)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仙,人称诗奴,
又名瘦岛,唐代诗人。

汉族,唐朝河北道
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

早年出家
为僧,号无本,后还俗。

自号"碣石山人"。

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
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
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

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

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
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
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
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
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
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
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
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
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
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
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
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
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
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