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恩格斯说:“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
”这针对的是梭伦A.实行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的制度B.颁布“解负令”,解除债务和废除债务奴隶制C.建立一个新的机构——四百人会议D.创立陶片放逐法2.公元前7世纪希腊密集型方阵出现,方阵中的士兵虽互不认识,但只要处在这个位置上,就可以心无旁骛地-直前进.而不必担心自己的侧后翼受到敌人的攻击。
只要是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就可以完全信赖而不管是谁。
据此可知,占希腊方阵A.利于增进城邦意识B.推进民主政治发展C.深化人文主义精神D.促进军事达到顶峰3.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
据此可知当时( )A.阿拉伯人主导了世界贸易B.巴格达城商品经济繁荣C.巴格达城是世界贸易中心D.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4.公元649年,孝德天皇下诏,令“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
国司就是由中央派遣下来管理“国”的官员,“国”之下的“郡”的长官为郡司,里长则由当地的人来担当。
该措施(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推动了幕府统治的建立C.加速了战国时代的到来D.有效传播了唐朝文化5.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缓和了社会矛盾C.打破了世袭特权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6.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②古巴比伦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③古巴比伦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④《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7.古代雅典法律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DANG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建立了严酷的法律体系B.参与政治是公民的义务C.DANG派政治斗争较为激烈D.公民信仰自由受到限制8.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根据自然法,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
据此,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市民法与万民法之间彼此矛盾B.自然法可等同于罗马私法规范C.市民法和万民法维护奴隶制度D.市民法与自然法之间相互抵触9.某地,地主将耕地划分为三大区块,或春耕,或秋耕,或休耕;为了恢复地力,休耕的土地种植豆科植物等绿肥。
农家使用地主提供的农具与牲口,共同耕作。
村庄另有许多共同的设施,如马厩、作坊、烤坊、牧场、林地及宗教场所。
这种生产、生活方式曾普遍地存在于A.四世纪的埃及B.七世纪的希腊C.十三世纪法兰西D.十五世纪的中国华北10.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我们要出海,肯定会去找一个经验丰富的船长,如果我们生病,肯定会去找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船长或医生。
据此可知,苏格拉底A.反对雅典后期的激进的民主政治B.揭露雅典民主制的虚伪本质C.认为雅曲的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D.提倡顺应时代建立专制制度11.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中世纪庄园里的佃户卡洛斯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备农具和耕畜,为领主每周无偿劳动3天B.向教会缴纳“什一税”C.和庄园领主或其他佃户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D.为领主耕种“公用地”12.亚里土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古希腊公民A.浓厚的民主意识B.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念C.强烈的集体荣誉感D.积极参政的政治素养13.乔治·威尔斯的《全球通史》记载∶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国来袭,全希腊人都投人抵抗。
以希腊贫穷的公民为主体的陆海军,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胜利。
这反映了A.公民组成的军队战斗力较强B.雅典民主政治体制的推动C.古希腊的公民主体意识较强D.城邦体制具有制度优越性14.关于对妇女利益的保护,古罗马法不仅规定了妇女监护制度,而且设立了有利于保护妇女的嫁资制度,规定了作为嫁资的不动产不得让与或抵押、嫁资的变动遵循“有利于妇女”原则、嫁资返还之诉、嫁资返还优先权等内容。
这体现出的古代罗马法主要法制原则是A.法律与道德密切结合B.灵活性和实用性并重C.尊重传统与法律至上D.保护关注弱势群体利益15.下列属于古代罗马帝国疆域图的是A.B.C.D.16.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这段话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B.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C.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17.“旧的喜剧彻底地属于政治性,它在舞台上批评并讽刺城邦国家的生活;但新的喜剧则在私人和家庭生活里寻找资料,它表现在烹调、鱼价格、悍妻和庸医这些材料上。
”戏剧表现主题的变化,反映了古希腊后期一般公民所关心的是A.农工商业B.城邦利益C.民主制度D.生活琐事18.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
这表明古代雅典A.推崇哲人和学者的作用B.强调公民的参政意识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19.希腊城邦普遍禁止不婚,斯巴达还进一步惩罚晚婚。
结婚不是公民私人事务,而是公民为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
甚至公民企图自杀都应受到惩处,因为它使城邦丧失一个公民。
这反映出在古代希腊A.城邦支配和干预个人生活B.城邦充分尊重自然和生命权利C.人文主义精神得到了彰显D.城邦鼓励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20.葡萄牙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述本国某一历史事件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妃的壮美的岬角。
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该历史学家描述的是如图中哪条航海线路A.A B.B C.C D.D21.哥伦布航行前与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签定了一份协议:“任命哥伦布为他所发现或取得的所有岛屿和大陆的元帅,他和他的继承人永远享有这个职衔及相应的一切权利和特权;……哥伦布保有这些领地所出产、交换而得和开采出来的一切黄金、白银、珍珠、宝石、香料和其他财物的十分之一,完全免税……”其他航海家航行时也都有类似的协议,这些协议的主要作用是A.鼓励航海家从事工商业活动B.保障了航海家的基本权益C.促进西班牙等国的殖民扩张D.推动了新航路开辟的进程2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该观点A.否定了航海家的历史功绩B.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C.揭露了企业家的贪婪成性D.指出了殖民扩张内在动力23.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一个小镇签署条约:在地球上画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与下列哪位航海家有关A.达·伽马B.迪亚士C.麦哲伦D.哥伦布24.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整个西欧是火山,西葡两国就是火山口。
欧洲社会内部升腾着的新经济因素的地下火就以达·伽马和哥伦布远航的形式喷出,一泻千里,直达东、西印度。
该学者意在强调新航路开辟的A.主观目的B.经济条件C.社会影响D.经济根源25.由西班牙国王赞助的哥伦布曾说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
麦哲伦在起航前写下了一份遗嘱:“当我在尘世生存结束,我的永恒生命开始之时,我希望葬在塞尔维亚的维多利亚圣玛利娅教堂的一座单独的坟墓里。
”可见,这些航海家A.实现了环球航行B.无意于殖民掠夺C.带有宗教目的D.得到本国资助26.据估计,18世纪的英国一年运往非洲的产品价值100万英榜,而欧洲其他国家为了同一目的也运去了同等数量的产品。
欧洲国家往非洲运输产品是为了A.打开非洲大陆的市场B.支援非洲发展经济C.换取当地的土特产品D.贩卖黑奴运往美洲27.西欧的封建制度明显不同于拜占庭和俄罗斯的中央集权,阿拉伯帝国明显有别于印度的复多帝国以及德里苏丹国。
这说明在联系相对密切的欧亚大陆A.各地文明仍保持着鲜明的地区特色B.中央集权是各地发展的必然趋势C.政教合一是各地区文明的必由之路D.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关系28.新航路开辟是指欧洲人从15世纪开始,为了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对外寻找的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运动,历经多人努力,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新通道。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寻找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航路B.寻找需要的货币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D.资本主义的发展29.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黄金梦”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增加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受阻——商品价格猛涨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30.14、15世纪,西欧掀起了一股海上探险热潮,不论是王公贵族、富商大贾,还是处于底层的渔夫水手,都积极投入到这场热潮中。
这说明西欧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B.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休闲活动产生C.列强殖民扩张拓展世界市场D.各阶层渴望获取财富推动海外探险31.据记载,西班牙国王与麦哲伦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到:“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这一记载说明A.西班牙最早开展了航海探险B.航海人才受到西班牙的重视C.契约精神推动了新航路开辟D.新航路开辟得益于王权支持32.“那时,没有疾病;他们的骨头没有酸疼;那时他侗没有发烧;那时他们没有天花;那时他们没有胸疼;那时他们没有腹痛;那时他们没有肺痨;那时他们没有头疼。
……可是那些外来者来了,令一切全然改变。
”文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最有可能是A.印第安人“地理大发现”以前西班牙人B.中国人鸦片战争以前英国人C.日本人黑船事件”以前美国人D.埃及人拿破仑入侵以前法国人33.11世纪末欧洲掀起了一场罗马法复兴运动。
美国学者赞恩评价道:学习罗马法的热潮再度兴起的真正原因也许是因为罗马法中的部分章节可以用来帮助皇帝征战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