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位器具管理规定
(试行)
为了加强集团公司工位器具管理,规范工位器具设计、选用、使用、管理,提高产品零件质量、生产效率,减少加工过程中零件的磕碰划伤,加强在制品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集团公司各单位所用的工位器具。
第二条工位器具设计和选用
一、工位器具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
1、工件工位器具是用来存放工工件的,所以在设计工位器具时,首先必须对工件状态进行分析,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合理适用的工位器具。
工件状态包括工工件种类、工件状态、工件外形、重量、结构。
2、吊装设备吊装设备主要是叉车和行车。
工位器具需要与工件一起吊装运输,设计工位器具时需依据吊装设备的载重量。
3、车间设计工位器具时,必须考虑车间大门的通过能力、车间场地大小等实际情况。
4、生产节奏生产节奏决定了工件每天的生产量。
工位器具容量应该考虑每天的用量或生产批量设计。
5、功能定位不同的工件对工位器具功能的侧重点不同,设计时应针对具体工作定位确定。
对于精加工工件或喷涂有装饰涂层的工件,需要防止磕碰划伤,因此工位器具要求对每一个工件都有固定和保护作用,且工件与工件间应隔离、工件与工位器具间需加软垫。
贮存用的工位器具应考虑高架和多层存放;用作运输的工位器具应轻便、灵活、运输工具能方便运输。
二、工位器具选用
工位器具选用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工件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稳定,不会发生相互碰撞。
2、取放工件和工位器具方便。
3、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第三条工位器具的制造
1、新工件的工位器具制造由使用分厂根据生产情况向总调室申请,制造数量由总调室审核。
2、复制的工位器具原则上报废多少新制造多少。
第四条工位器具使用与管理
1、工位器具的标准化
(1)工位器具的编号为便于识别和存放工件,工位器具应该进行编号,并印在工位器具外壁或在面上显著位置。
编号的颜色与工位器具颜色对比要明显。
以前已经制造过的工位器具编号保留,新设计工位器具的按G-****进行编号,G 后第一位*为部门号,表示哪个部门设计的,工艺处为0、中功率为1、齿轮厂为2、大功率为3、工变厂为4、汽车事业部为5、粉冶厂为6、液压厂7;后三位*为数字号,即工艺处设计的工位器具编号从G-001开始,中功率设计的工位器具编号从G-1001开始,齿轮厂设计的工位器具编号从G-2001,依此类推。
(2)工位器具颜色为改善和规范现场管理,工位器具的颜色应统一制定。
功
能侧重相同的可以采用同一种颜色。
如果采用第三方物流或有多个供方的,不同物流企业和供方的工位器具颜色应该明显不同,易于识别。
对喷涂油漆的工件,工位器具颜色应该与工件颜色有明显区别。
2、工位器具的使用回收在使用工位器具时,应先检查是否清洁、完好。
存放工件必须根据编号,对号使用。
如果混用,可能导致工位器具的损坏。
另外,存放工件的数量必须根据设计容量,不得擅自增加,否则会使工位器具变形甚至酿成安全事故。
装卸时,必须指定位置和钩吊规定部位,以免造成倾斜、变形。
工位器具在使用时应指定存放地点和责任人。
工位器具一般随工件走,到装配工序后需要将工位器具转运到最初工位循环使用。
所以,工位器具里的工件装配完后,应放到指定的位置,方便查找和回收。
3、工位器具的维护更新工位器具的污染可能影响到所存放工件的清洁度,影响装配和工件外观质量。
所以,需要对工位器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于已经不能使用的工位器具必须淘汰,并及时补充更新,以免耽误生产和造成安全事故。
4、将工位器具纳入到工艺检查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工位器具,对各生产分厂进行工艺纪律检查时,将工位器具的使用和管理纳入检查范围,对责任单位进行考核。
考核的项目主要有:
(1)工位器具上是否有灰尘、油污、垃圾等。
(2)工位器具上存放的工件是否按要求存放。
(3)批量生产的工件是否有专用工位器具。
(4)现场有工位器具损坏是否及时报修或更新。
(5)工位器具上存放的工件数与工位器具设计存放工件数是否相符。
(6)空闲的工位器具是否放到指定区域,是否乱扔乱放。
(7)送热处理工件是否有相应工位器具,工件间是否隔离以防磕碰划伤。
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责令立即整改,并作为对分厂的综合考核依据。
第五条本《规定》自2009年2月20日起试行;本《规定》解释权属集团公司工艺处、总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