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肠癌急性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3例诊治体会(一)

结肠癌急性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3例诊治体会(一)

结肠癌急性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3例诊治体会(一)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感染性休克处理方法。

方法对3例结肠癌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回顾性总结,术前积极抗休克、加强抗感染及支持对症治疗,正确的手术方式双腔造瘘,二期手术切除肿瘤。

结果均手术证实结肠癌并急性穿孔,经治疗后3例患者均临床痊愈出院。

结论结肠癌穿孔具有病程长、病死率高的特点,积极治疗措施,简捷有效手术可降低本病死亡率,术后积极治疗有望患者得到较长时间生存。

【关键词】结肠癌穿孔感染性休克
结肠癌并急性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是结肠癌晚期的一种合并症,积极治疗措施,简捷有效手术方式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我院从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了结肠癌并急性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3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3例,男2例,女1例。

年龄52岁-70岁。

临床表现: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

用力排便腹痛突然加重2例,非用力排便腹痛突然加重1例。

腹胀逐渐加重1例,胸闷、心悸及呼吸困难2例。

术前均伴感染性休克。

体征特点:BP90-100mmHg/50-60mmHg,P100-125次/分。

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满腹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

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

X线示腹腔积气,膈下游离气体2例,腹穿:稀质粪便。

术前诊断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结肠穿孔。

治疗方法积极抗休克治疗,均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乙状结肠癌横结肠穿孔2例,乙状结肠癌穿孔1例。

漏出1500-2500ml,行横结肠降结肠双腔造瘘,二期切除肿瘤。

术中行腹腔冲洗,肠道灌洗,抗休克,抗感染及支持治疗。

2结果
均手术证实结肠癌并急性穿孔,经治疗后3例患者均临床痊愈出院。

3讨论
结肠癌并急性穿孔是结肠癌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3%-5%,合并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高达31%1-3]。

穿孔的原因主要两个(1)、肿瘤生长占据整个肠腔致肠壁局部缺血、感染坏死,引起全层肠壁溃烂4]。

(2)、由于回盲瓣原因,与肿瘤之间形成类似闭袢性肠梗阻,可造成结肠近端肠段扩张而导致肠壁缺血坏死,继而穿孔。

(3)、乙状结肠肠段的肠腔相对狭窄,如有癌肿易致肠梗阻,使肠腔内压升高导致穿孔。

本组病例均符合上特点。

结肠癌好发病灶多位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占发病者50%以上5]。

已明确诊断结肠癌而穿孔者少见。

患者往往忽视病情而使病程进展期。

多为发生穿孔后剖腹探查才发现结肠癌,本组病例均为此种情况。

追问病史本组病史发病前均有程度腹胀、排便习惯的改变或排粘液便。

因此老年人有上特点时仔细检查,必要时做肠镜尽早发现病变,早期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