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要素:
1、管理起点:客户的最终需求
供应链的关注焦点是最终客户所获取的价值,供应链管理以最终客户价值最大化为管理目标,而最终客户价值最大化则以有效满足最终客户需求为实现手段,既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和价格,将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用户。
2、实现策略:商业流程优化
供应链管理关注的不是某一个企业内部的流程效率,而是企业之间的协同效率,尽管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单个企业的内部流程效率。
借用系统论的方法,供应链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商业流程的优化程度,而不是某个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优化程度,所以供应链管理必然以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商业流程优化为基本的实现策略。
3、核心管理范围:渠道
供应链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集中在最能够创造价值的区域,所以供应链管理基于最终客户需求,重点关注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渠道的商业流程优化,也就是以渠道为核心管理范围。
4、管理内容:信息资源在供应链中的获取、应用和反馈
供应链管理通过商业流程的动态优化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其作用机理就在于通过获取最终客户需求信息,与企业自身的产品提供能力和商业伙伴的产品提供能力进行匹配,对外确定自己的供需计划并传递给自己的相关商业伙伴(核心是渠道成员),对内确定自己的产品提供计划。
供需计划和产品提供计划的制订过程就是对最终客户需求的应用和反馈过程。
企业在将自己的供需计划传递给相关商业伙伴后,将进一步通过监控相关商业伙伴的反应实时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产品提供计划和供需计划,形成一个信息处理为核心内容的动态优化过程,减少供应链中相关企业的等待、重复、投机和错误行为,借助优化的信息处理结果指挥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实现物流、资金流的更优化配置。
从信息角度来看,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最终客户需求信息,二是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信息,三是相关伙伴的资源和能力信息,四是综合处理前三类信息形成的供需计划信息,所以供应链管理强调内外信息资源的同步处理,以整个供应链对最终客户需求信息的获取、应用、反馈为主线。
5、基本实现工具:相应的软件
供应链管理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管理内容的特性,决定供应链管理实现工具必须以相应的信息系统为有形化的实现手段,其核心是相应的供应链管理软件。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特性,供应链管理软件通常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但由于国情和竞争环境不同,企业行为的基本模式不同,所以国外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功能与中国企业真正需要的供应链管理
软件功能相比有根本的区别。
国外企业应用的供应链管理软件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计划与优
化为核心内容,功能主要包括:需求预测与协同预测、生产排程(生产计划、调度计划及多工厂计划)、atp分析、分销策划、配送计划、高级计划及优化、仓库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以整个供应链对最终客户需求信息的获取、应用、反馈为主线的特性决定了供应链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之
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供应链管理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自然会涉及到信息交换关系,各自的信息处理结果要反馈给对方,但双方并不会超越边界承担对方的信息处理任务,尽管目前erp已出现了向SCM 扩展的趋势。
供应链管理软件通常应是对最佳供应链商业流程的软件化、产品化表达,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软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向最佳供应链商业流程看齐、实现供应链商业流程优化的过程。
6、实现方式:基于internet技术的软件应用平台建设
由于供应链管理涉及到多个不同的产权主体,这些不同的产权主体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要求能够以经济、高效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沟
通,而in-ternet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已成为目前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
所以供应链管理的主流趋势是以in-ternet访问为基本应用方式,internet已成为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之一。
供应链中的企业通过internet调用供应链管理平台上的相关应用,同时以internet为技术(包括http技术、数据中心、数据可视化等)手段,以供应链管理平台为中心相互联结和沟通,形成一个物理上的供应链。
同时各个产权主体以internet为技术基础、以充分参与供应链管理为目标改造自己的内部信息系统。
供应链管理结构框架
核心企业:制造商、零售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