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型肝炎防治 ppt课件

丙型肝炎防治 ppt课件

·凝血酶原时间可作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进展 状况的监测指标。但尚无可对肝纤维化进行准确分期 的血清学标志。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实验室检查
抗-HCV抗体检测
·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也可用于HCV感染者的初筛。
·抗-HCV是否阴转不能作为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考核指标。
·一些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 者可出现抗-HCV假阳性,对于这些患者,HCV RNA的检 测有助于确诊。
( HCV RNA阳性的孕妇)
HCV
HCV ALT

筛过
选 献

检 测
血血
员严清
格抗
推 行 安 全 注 射
戒 毒
期对 检有 查性 ,乱 加史 强者 管应 理定
性 交
建 议

用 安 全 套
感 染 者 在
对 确青 的少 性年 教进 育行

, 缩 短 分 娩 时 间
应 避 免 羊 膜 腔 穿 刺
暴,保 露尽证 于量胎 母减盘 血少的 的新完 机生整 会儿性
· ALT、AST水平变化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与肝组织 炎症分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平行;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 酶活性降低较少;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或重型肝炎时明显 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实验室检查
血清生化学检测
· ALT水平下降是抗病毒治疗中出现应答的重要指标。 大约3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ALT水平正常,且约40%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ALT水平低于正常值上限2倍。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实验室检查
HCV RNA检测
·HCV病毒载量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 进展并无绝对相关性,但可以作为抗病毒治疗疗
效评估的观察指标.
•在HCV急性感染期,在血浆或血清中的病毒基因 组水平可达到105~107拷贝/ml。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实验室检查
HCV RNA检测 ·在慢性感染者中,HCV RNA水平变化范
3,丙肝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可以失代偿 表现为首发就诊,如出现黄疸,腹水,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
HCV 感染:肝外表现(可以为首发表现)
血液系统
• 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血小板减少症 • 非霍杰金氏 b 细胞淋巴瘤
皮肤病
• 迟发性皮肤卟啉病 • 扁平苔癣 • 皮肤坏死性血管炎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丙肝自然史与预后
自然史
• 20世纪80~90年代,丙型肝炎病毒才逐渐 被人们所认识。
• HCV感染患者发病隐匿,急性感染者中 60%~85%转变为慢性感染,其中20%~ 30%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病 甚至肝癌。
可能影响丙肝转归的因素
病毒
- 载量
- 基因型 -Quasispecies
HCV病毒载量高可能增加 传播的危险性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下列途径不会传播HCV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
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它无血液暴露 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预防
•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供丙型肝炎预防
预防措施 严格筛选献血员 切断性传播途径
预防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方式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
经破损皮肤和黏膜暴 露,是目前最主要的 传播方式
性传播方式
与HCV感染者性交或 不洁性行为
伴有其它性传播疾病 者,特别是HIV者
母婴传播方式
抗-HCV阳性母亲将 HCV传播给新生儿的 危险性为2%
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 险性高至4%~7%
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 危险性增至20%
围 在 5×104 ~ 5×106 拷 贝 /ml 之 间 , 同 一 患者血液中HCV RNA的水平相对稳定。
·应注意HCV RNA检测中的假阳性和假阴 性,对阳性者,致少复检一次。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实验室检查
HCV基因分型
· HCV RNA基因分型方法较多,Simmonds 等1 ~6型分型法使用最为广泛.
(准种 )
环境
- 酒精 - HBV - HIV - 药物 - 脂肪变性 - 铁元素 - NASH
宿主
- 性别 - 年龄 - 种族 - 遗传 - 免疫应答
Alberti, J of Hepatology, 1999
临床表现
1,急性丙型肝炎:从无症状到恶心,食欲 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
2,慢性丙型肝炎: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 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 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
临床诊断
一、急性丙肝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查(ALT↑,抗-HCV和HCV
RNA阳性) 二、慢性丙肝的诊断:
1、感染〉6M
2、发病日期不明,虽无肝炎史,但肝脏组织 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 3、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 果综合分析,亦可作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清生化学检测
肾脏
• 肾小球肾炎 • 肾病综合症
内分泌
•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 糖尿病
唾液
• 唾液腺炎

• 角膜溃疡 • 葡萄膜炎
血管
• 坏死性血管炎 • 结节性多动脉炎
神经肌肉
• 肌无力 / 肌痛 • 周围神经病 • 关节炎 / 关节痛
自身免疫性疾病
• 肢端硬皮综合症
Hadziyannis S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1998;10:12-21.
我国丙肝流行病学的状况
• 1992~1995 年,我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 行病学调查显示,HCV 感染者已约有 3800 万人,感染率为3.2% ,高于全球 感染率的平均水平。
• 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2009 年我国报告 HCV 感染131849 例, 感染率比上年增 加20.98% 。
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 HCV RNA基因分型有助于判定治疗的难易程 度及制定抗病毒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病理学诊断
临床诊断的确认
评价纤维化与炎症坏死 严重程度1,2
丙型肝炎防治
江苏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朱云杰
流行病学
全球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呈世界性流行,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 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
·WHO统计表明: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 %,估计约1.7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 病例约3.5万例。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丙肝病毒感染全球流行概况
WHO. Wkly Epidemiol Rec. 2000;75:18-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