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

浅谈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

龙源期刊网
浅谈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
作者:赵海东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023-0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此,作为教师,我们肩负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勇于创新,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在课堂中能主动地进行思维探索,开拓创新。

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激情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颖独特的教学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在每节课的开始,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习动机,而且能在趣味横生的情景中,形成“好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满堂灌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但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发展,更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有趣的导入方法,创建生动的情景,以趣激学,以趣导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导入方法,以适当的问题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游戏导入法,故事感染法,动手操作法,形象直观法、新奇引趣法等,既适合学生的心理,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对于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创造思维的过程,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中,尝试知识形成过程,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创造能力。

2.以趣励学,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质疑问难不仅仅是让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更重要的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深入思考,敢于发问。

深入钻研的习惯。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根本无所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意识,这样,既要影响学生独特的思维,又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的审美理念。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要求和精神,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上,可以设计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努力探索符合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教学方法,积极挖掘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把单一讲解法探究为体现学科特点和个人爱好的学习方法的优化组合,用他们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手段与方法,开启他们的思维之源,寻找他们的创新之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