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化学是怎样的一门科学(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方法与过程:
通过观看图片资料、课堂讨论来领悟化学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化学在改造世界中重要价值;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充分体验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并在课堂分析和讨论
中学会判断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体验化学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为社会而努力学好
化学的信心和责任感。
2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对化学充满了憧憬,怀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
他们对学习化学的目的、内容、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同时也心存疑惑。
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认识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由于学生已在生物和物理实验课上接触过试管、滴管等实验仪器,但缺乏足够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所以化学课中的实验操作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变化的现象。
2、正确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新课导入
【投影】幻灯片展示本节课标题;
【讲解】教师引入:欢迎走进化学课堂;化学,顾名思义,是一门有关物质变化的
学科。
这些变化中,充满着神奇。
活动2【导入】化学趣味实验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2个趣味化学实验:“变色水”、“大象牙膏”。
活动3【讲授】认识化学对于世界的意义
【投影】投影展示化学对人类“衣、食、住、行”带来的巨大改变,教师利用展
示的图片,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化学的神奇,然后
再从高科技产品方面向学生们介绍化学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向学生渗透化学学科的重要价值。
活动4【活动】体验化学的奇妙
【讲解】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变化前(颜色、状态、气味),变化中(发
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变化后
(颜色、状态、气味);而记录时,记录主要的变化。
教师以镁条燃烧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变化的现象。
【阅读】学生阅读实验安全提示
【学生实验】学生按学案的步骤提醒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一”后3个实验,
并记录实验现象。
活动5【活动】认识和区别物理变化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第4页最后一段至第6页第一段的内容,
完成“合作探究二”;
【交流讨论】“合作探究二”中有疑问的问题,小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解决。
【学生展示】“问题组一”由全体同学一起阅读进行回答;“问题组二”的问题小组
派代表举手展示。
若有不同的观点,由学生进行质疑。
活动6【测试】反馈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提高”的题目,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活动7【讲授】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
【小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活动8【作业】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完成教材的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