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目的 (1)
2 引用标准 (1)
3 XX车型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校核 (1)
3.1 技术要求 (1)
3.2 确定XX车型风窗玻璃A区、B区 (2)
3.3 前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校核 (2)
3.4 后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校核 (3)
3.5 校核结果 (3)
4 结论 (4)
参考文献 (4)
1目的
为了使风窗玻璃刮水器有效地清除附着在挡风玻璃上的雾、霜、雨、雪、泥、尘埃及其它污物,保证驾驶员的视线清晰,保证行车安全,整车设计时需对风窗雨刮器进行刮刷面积校核分析。
2 引用标准
GB11565-1989 轿车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
QC/T 44-1997 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技术条件
GB11556-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QC/T 46-1992 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型式与尺寸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3 XX车型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校核
3.1技术要求
(1)风窗玻璃刮水器性能符合QC/T 44—1997和QC/T 46-1992要求;
(2)刮水器的刮刷面积不得小于A区域的98%,B区域的80%;
(3)A、B区域按GB 11565-1994有关规定确定。
A区域是下述从V点(即指V1和V2点,见GB11562-1994中3.5.1所述)向前延伸的4个面与风窗玻璃外表面相交的交线所封闭的面积。
1)通过V1和V2点且在X轴的左侧与X轴成13°角的铅垂平面。
2)通过V1点,与X轴成3°仰角且与Y轴平行的平面。
3)通过V2点,与X轴成1°俯角且与Y轴平行的平面。
4)通过V1和V2点,向X轴右侧与X轴成20°角的铅垂平面。
B区域是指由下述4个平面所围成的风窗外表面的面积,且距风窗玻璃透明部分面积边缘向内至少25mm,以较小面积为准。
1)通过V1点, 与X轴成7°仰角且与Y轴平行的平面。
2)通过V2点,与X轴成5°俯角且与Y轴平行的平面。
3)通过V1与V2点,在X轴左侧与X轴成17°角的铅垂平面。
以汽车纵向中心平面为基准,且与3)所述平面对称的平面。
3.2 确定XX 车型风窗玻璃A 区、B 区
根据GB 11565 有关规定确定风窗玻璃A 区、B 区。
图1 前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前视图
图2 前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俯视图
图1,图2所示为风窗玻璃刮水器布置及运动情况。
风窗玻璃刮水器从初始位置到A 区、B 区刮刷完的终极位置。
3.3 前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校核
图3 前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轨迹
3.3.1理论A 、B 区面积
按照GB 11565有关规定算出XX 车型的A 、B 区域的面积分别为:A
区域:0.1516㎡,B 区域:0.6080㎡。
3.3.2实际刮刷面积
实际刮刷面积A 区域为0.1516㎡,B 区域为0.5393㎡。
3.4 后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校核
图4 后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
后风窗玻璃面积为0.5512㎡,后风窗实际刮扫面积为0.1705 ㎡。
3.5 校核结果
4 结论
根据以上的校核可以看出,XX车型风窗玻璃刮水器的布置设计合理,满足相关标准法规的要求,达到汽车的设计和实际使用要求。
目前,后风窗刮刷面积无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汽车工程手册编写组编. 《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