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凝聚力初探
摘要:凝聚力是指班集体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凝聚力外在表现于班集体成员的个体动机行为对班级目标任务所具有的信赖性、依从性乃至服从性上。
班级凝聚力是一个班级的精气神儿,力聚集,则神具备。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班集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55-01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能推进班风建设,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与活力。
增强班级凝聚力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每一个班主任,也是每一个任课教师应该高度关注的。
对此我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让爱的阳光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增强班级凝聚力要严格,甚至可以参考兵法,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严格之中播撒爱的种子,带给学生温暖的感觉和被信任的归属感,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当老师举着爱的火把走进学生内心的时候,学生就算受到老师的批评也觉得是一种被关心的幸福。
另外学生之间也要形成互助互爱的风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温暖,要实现这一点老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2.建立班干部筛选机制,科学培训管理
发挥班干部在构筑班级的凝聚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女班主任来说,就更重要了。
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发挥班干部
的作用,可以分三步走:首先细心观察,优选班委,大胆提拔,任人唯贤。
其次明确班干部职责,发布班干部考核标准。
我实行班委层层负责制,定期召开班干部工作会议,总结、相互考评,客观评定班委付出,增强责任感、提高工作水平。
再次,定期培训班干部,包括上岗培训,中期培训,问题反馈及解决培训,工作方式探讨。
3.确立班级奋斗目标,激发班级凝聚力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首先,用长远目标的制定引导学生对未来班级聚会进行设想展,给自己在三年之后定位,让同学们自己有了长远的情感目标。
其次,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出班级短期奋斗目标,让学生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努力给班级带来的进步,为班级小目标的实现感到幸福,提高学生班级生活的幸福指数。
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结合本班实际特制定了班级管理细则,结合《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的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做的行为规范和不规范,直接影响到班级考核的扣分和奖分。
4.用班级活动来激发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最能吸引学生,因此在活动中以班级的声誉、荣誉来激励班级凝聚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班级所参加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教学性活动,知识性活动,娱乐性活动等。
当活动开展时,班委成员必须要制订整体计划为学生活动架起桥梁,让他
们在活动中,进一步互相理解、互相合作。
在活动中不分你我,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始终把班级这个大集体放在第一位。
所有同学都形成了这样一个共同的信念:集体的荣誉是最高荣誉,也是每个人必须维护的。
5.民主让班级似散实聚
首先,一个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对教师的信赖,从而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表露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其次,让学生形成感受到待人应该民主,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鼓励学生多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待人宽以约,責己重以周,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班级中生活。
再次,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莫用求全责备的目光去看待学生,用赞扬的心态去靠近学生,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奏效,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得以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才能得到长久的维持。
总之,增强班级凝聚力,须从教师自身做起,把工作做到细处,落到实处,工作有效、高效。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勇于创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相信一定会建立一个充满生机的集体,一个和谐团结的集体,一个凝聚力极强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