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材科学史汇总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材科学史汇总


(6)遗传规律的发现史
①孟德尔——用豌豆作遗传材料,利用
法提出遗传的
两大基本遗传规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关注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②丹麦植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
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③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预言: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
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
①高斯——证明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间存在着竞争关系。通 过实验发现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②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通过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 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生态系统 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个特点,能量在相邻两 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证实。
④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细胞形成过程,
研究中发现等位基因分离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明显的的平
行关系,由此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类比推理
法)(★)
⑤摩尔根——用
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白眼雄果
蝇作遗传材料)。
⑥道尔顿——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
(7)遗传本质的发现史 ①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 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②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 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转化因子为DNA)。 ③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2P、35S)分别标记 噬菌体,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RNA也是遗传物质。—所 以说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⑤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为沃森和克里克提供了DNA的X射线衍 射物图谱。 ⑥查哥夫——腺嘌呤(A)的量=胸腺嘧啶(T)的量,胞嘧啶(C)的 量=鸟嘌呤(G)的量。 ⑦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不久之后,提 出了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⑧1958年,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 法和密度梯度离心,实验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②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 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 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 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静态统一的结构模型)。 ③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 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④1988 年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 离出来。 ⑤1998 年美国科学家麦金农测出了钾离子通道的立体结构。 (4)酶的发现过程 ①巴斯德——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无活细胞 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 ②李比希——引起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 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③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④萨姆纳——提取出脲酶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⑤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5)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①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②英格豪斯——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指出普 利斯特利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成功。 ③梅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 起来。 ④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叶片产生淀 粉需光)。 ⑤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进行实验,证明叶绿体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发现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红 光和蓝紫光。 ⑥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证明光合作 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⑦卡尔文 ——用14C标记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 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循环: 14CO2→14C3→(14CH2O)。
⑨1957年克里克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提出中心法 则。 ⑩尼伦伯格和马太成功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8)生物进化的发现史 ①拉马克——第一个提出进化学说(中心思想:用进废退、获 得性遗传)。 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9)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发现史 ①贝尔纳——动物的生活需要两个环境: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 境和整个有机体生活的外环境。 ②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 ③沃泰默——促胰液素分泌只受神经调节。 ④斯他林和贝利斯——在小肠黏膜提取液中发现了促使胰液分 泌的物质——促胰液素 ⑤巴甫洛夫——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但对失去促胰液素的发 现深表遗憾。
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主要科学史汇总 (1)细胞学说的建立 ①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 组织,是死细胞。 ②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和动物精子等活 细胞 ③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④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蛋白质的探索历程 ①英国科学家桑格经过10年努力,终于在1953年测得牛胰岛 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②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3)流动镶嵌模型的建立过程 ①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膜通透性进行实 验——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 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10)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 ①达尔文——植物向光性实验,验证金丝雀草胚芽鞘感光部位 在尖端,尖端可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单侧 光下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②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 下部。 ③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 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在黑暗条件下)。 ④温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 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11)生态学的发现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