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学症状篇发热

诊断学症状篇发热


29 Company Logo
6、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 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30 Company Logo
四、临 床 表 现
必 须 了解
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变成 不规则热
甲亢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过热
Company Logo
过热( 过热(hyperthermia)
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 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而是 由于体温调节障碍 体温调节障碍, 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 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 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体温调 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 点相适应的水平上, 点相适应的水平上,是被动性体 温升高。 温升高。
运动、进餐、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稍升高 运动、进餐、 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
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 腋窝 36.2—37.2 36.2 37.2 舌下 36.5—37.5 36.5 37.5 直肠 36.9—37.9 36.9 37.9
发热定义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
产热过程↑↑,散热过程不能相应 或散热 或散热↓↓ 产热过程 ,散热过程不能相应↑↑或散热 使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或体温波动超过1.2 ℃ 或体温波动超过
非 感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染 性
体 瘤
发 热
性发热
血、 血、 等
、 血
、组织


感染、mpany Logo
鉴别发热总体上应把握的两个要点
1.即使是疑难病人,常见病仍较罕见病常见。 即使是疑难病人,常见病仍较罕见病常见。 即使是疑难病人 注意把握一些常见病的特征表现
例如:心内膜炎——心脏杂音;肝脓肿 心脏杂音; 肝区肿痛、 例如:心内膜炎 心脏杂音 肝脓肿——肝区肿痛、叩痛; 肝区肿痛 叩痛; 胆道感染——黄疸、墨菲征;粟粒性结核——结素试验等 黄疸、墨菲征;粟粒性结核 胆道感染 黄疸 结素试验等
五、伴随症状
寒战 结膜充血 单纯疱疹 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出血 关节肿痛 皮疹 昏迷
Company Logo
寒战
绝大多数发生在体温上升期 大叶性肺炎、疟疾、 大叶性肺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流脑、 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流脑、急性 溶血、 溶血、输血反应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 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 或无发热。 或无发热。
Company Logo
四、临 床 表 现
应注意: 应注意:
四、临 床 表 现
40
Ⅱ Ⅰ

Set-point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39
38
37
hours
Time course of typical fever
Company Logo
四、临 床 表 现 3、热型及临床意义
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 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 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 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 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 形状)称为热型。 态(形状)称为热型。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 和鉴别诊断。 和鉴别诊断。
5 Company Logo
与发热相关概念 “不明原因发热”的准确定义 不明原因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 Fever of Unkown Origin(FUO)
1.发热持续2∼3周以上; 1.发热持续2 周以上; 发热持续 2.体温数次超过38.5℃; 2.体温数次超过38.5℃; 体温数次超过38.5℃ 3.经完整的病史询问、 3.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常规实验 经完整的病史询问 室检查不能确诊( 周内)。 室检查不能确诊(1周内)。
Company Logo
发热的目的
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 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利 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 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
发热是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 发热是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
Company Logo
与发热相关概念
急性发热: 急性发热: 指自然热程在2周以内者 指自然热程在 周以内者 病因学 •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 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 •病毒是主要病原体 病毒是主要病原体 •非感染者仅占少数 非感染者仅占少数
大多数病例发热的高低、 ★ 大多数病例发热的高低、热型和间歇时间与诊断无关 •动态观察热型的变化可能对诊断更有帮助 动态观察热型的变化可能对诊断更有帮助 •体温单和医嘱记录单中往往隐藏着重要的诊断线索 体温单和医嘱记录单中往往隐藏着重要的诊断线索 •勿滥用退热药 勿滥用退热药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1、稽留热:T维持在39-40℃以上高水平达数 稽留热: 维持在39-40℃以上高水平达数 39 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不超过1℃, 小时波动不超过1℃ 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不超过1℃, 常见于大 叶性肺炎、伤寒高热持续期。 叶性肺炎、伤寒高热持续期。
25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四、临 床 表 现
(2)高热期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3)体温下降期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如疟疾。 如疟疾。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 如炎。 如炎。
Company Logo
2. 注意发现“定位”线索,对可疑诊断作初步分类 注意发现“定位”线索,
无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具有其常见的受累部位, 无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具有其常见的受累部位, 即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定位” 即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定位”表现
Company Logo
警言
许多病人常常在病程中曾经使用过不止 一种抗菌素, 一种抗菌素,此时详细了解用药时间与体温 抗菌素 曲线变化情况可能会发现重要的诊断线索。 曲线变化情况可能会发现重要的诊断线索。
症状篇 第一节发热
发热
发热
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异常 定义 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 二、发病机制 三、病因 四、临床表现 1、发热分度 、 2、临床过程及特点 、 3、热型 、 五、伴随症状 六、问诊要点 七、治疗要点
Company Logo
与发热相关的概念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一般为 36-37℃ 左右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 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 昼夜〉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昼夜〉
26 Company Logo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 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1天至数天, 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1天至数天, 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 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 性肾盂肾炎等。 性肾盂肾炎等。
无致热原
Company Logo
二、发 生 机 制
外源性致热原 (exogenous pyrogen )
内源性致热原 (endogenous pyrogen) )
机体 产热>散热


Company Logo
二、发 生 机 制
1、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 、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
Company Logo
体温升高 → 发热? 发热?
40 ℃
36 ℃
生理性体温升高
剧烈运动 月经前期 心理性应激 食物热
Company Logo
小结
月经前期 生理性 剧烈运动 心理性应激 体温升高 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 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 病理性
有致热原
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 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
Company Logo
原因不明发热( 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
F U O 病 因
感 染 肿瘤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 最终诊断不明者 5~10% ~ > 80%
7 Company Logo
与发热相关概念之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发热? 体温升高 发热? 发热 中暑 鱼鳞病
Company Logo
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总体分类
发热性质 病 因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血液病 疾 病
感染性 发热
急性、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血病等 风湿热、药物热、 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 、皮肌炎、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炎、 Still病等 炎、 病等 、 病、 热 病、 、 、 、 物 、 及 等 等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T在39℃以上,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39℃以上, 以上 波动幅度大24小时超过2℃,体温最低时仍在正 波动幅度大24小时超过2℃, 24小时超过2℃ 常以上。常见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 常以上。常见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 化脓性炎症等。 化脓性炎症等。
三、病因与分类
1. 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