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25张PPT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25张PPT
(1)背景 ②武士出现
3.幕府统治 (2)开始 ③武士集团形成
(3)幕府的地位
(4)武士道形成
大化改新启示
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 于学习他国的长处。 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 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中国和世界
大化改新前 中日对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日本 国名 东瀛、东洋、扶桑
抑制了土地兼并,减少了剥 削,使得底层的劳动人民生 活让有所了有保的障公。民都有田可种,提高
了“人日们的本生中活古水平之,制人度民生,活人有皆 以为了的保动多障乱系就,日不从会而本出稳自现固创部了民统,起治然义根一那基样。检 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c.统一赋税。
不仅充实了国库,也提升了日本政府的综合实力
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 宫 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
廷 统治,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 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
政 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
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
变
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
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
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日
本
学
习 公元7-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
中
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中国的许 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
国
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 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隋唐 繁荣强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背景 ②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 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影响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 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 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 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打击 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 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 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 展,为以后繁荣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社会结构
③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第四单元
部民主要来自被征服者、中国
和朝鲜的移民,战俘和罪犯较
部
少。这些人只能用于赠与,不 能买卖和随便杀害。他们有自
民
己的家庭,地位近似于奴隶。
在贵族和部民之间是大批平民,
他们的地位由于财产变化也在
变化,时刻有沦为部民的危险。
——《后汉书・东夷列传》 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 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 与印绶。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共有 一百多个小国(其中有些与 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到 了公元3世纪,这些小国逐渐 统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统一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系列革新措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内容
①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的建立有利于统治根基 和国内局势的稳定。
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
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上:
a.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 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 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 不能买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社会结构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由于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 锐,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造反逃亡。社会陷入 混乱。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寻找新的出路,于是, 一场改变日本命运的改革开始酝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背景 ①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 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 25张PPT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1课 古代日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1)出现小国
1
古
(1)背景
代 日
2.大化改新 (2)开始 (3)内容
本
(4)影响 ①庄园形成
古人绘制的日本第一代天皇陵园外景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社会结构
部
②王室和贵族各有自 己的私有领地。领地 上的居民以“部”的 形式组织生产,从事 农业的称为“田部”, 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 “海部”等等。来自 中国、朝鲜的移民也 依其特长分别被编入 锦织部、锻治部等。
第四单元
民制
王室和贵族私领地上的 居民按分工分别编成不 同的部,包括负弓矢以 充警卫的韧负部;提供 陶制品的土师部、陶部 ;充任宫廷杂务的膳部、 豚养部、马饲部、锻冶 部、弓削部;地方上提 供水产的海部、看守山 林的山部;在屯仓、田 庄中耕作的田部、部曲; 由外来侨民中的有知识 者编成的史部、藏部等。
第四单元
开始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 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 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日出之处的国家
中 臣
大镰
足
化
改
新
孝
日本孝德天皇参照
德 天
起源于日本本土的
皇
政治经济制度又吸
收了中国唐朝的政
治经济制度,于大
化二年(公元646年)
元旦,发布《改新
之诏》,实施了一
公元3世纪以后,
大
日本本州地区出现了 一个较大的政权——
和 大和国。大和国原来
局限于本州岛中部的
兴 大和地区。在不断的
起
扩张中,大和国逐渐 占领邻近地区,领土
越来越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社会结构
①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 靠贵族统治全国。
大和国君主的正式称呼 原本是“大王”,以后 称“天皇”。据《日本 书纪》记载,中国隋炀 帝时,日本在国书中首 次在外交场合使用“天 皇”一词。
今 日 日本
国旗 日之丸、日出之国
圆形,绘有16瓣黄 国徽 色的菊花瓣图案
国歌 《君之代》 国花 樱花 国服 和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出现小国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 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 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 印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庄园形成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 土地私有与土地兼 并盛行。贵族、豪 门、寺院大量购买、 兼并土地,建立庄 园。大庄园享有 “不输不入”的特 权,既不向国家纳 税,也不准地方官 吏进入庄园,干涉 庄园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