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复习:比喻式材料—想的比别人高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复习:比喻式材料—想的比别人高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复习:比喻式材料—想的比别人高
在高考作文中,比喻式材料作文占有一席之地。

如山东卷的“星星”、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辽宁卷的“今年花胜去年花”、江西卷的“雨燕减肥”、广东卷的“雕刻心中的天使”“回到原点”、湖南卷的“大树去旅行”等。

比喻式材料作文审题立意3原则:
1.准确把握喻体的特点,弄清喻体的含义。

2.既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只抓住一点不放;又要选择最佳立意。

3.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含命题、话题)中找到理解的突破口(关键词句)。

(材料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喻的)
[典题]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
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析题]
这个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有一句话,里面有三个关键词:春、草、青。

其中,春是条件,也是原因;青是结果,也是表现。

但理解这句话的关键还是在一个“自”字,“自”就是自动,不需要人为干涉,有功到自然成的意思。

所以,我们也可以将此看作一个关系型的作文题目。

就是“春”与“青”的关系。

春既可以理解为机遇,也可以理解为条件,一个人成功的条件。

当然这个条件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草”要有草的生命、精神,才能最终实现“自青”,可将春来草青和党的领导像春风吹拂联系起来,组成比喻,构思成文。

这样文章既扣住了原话题,又打开了思路。

按照此思路写下去,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构思,一定要将原材料中涉及的内容提出来,再写出和它相似的本体。

行文中将这个比喻写明白,无论如何也不会跑题了。

[范文感悟]
春来草自青
春来草自青,秋来黄叶落。

我更喜欢把“秋来黄叶落”改成“秋深枫叶红”。

凉秋,悲悯中,却袭来几分颜色。

秦王扫六合,合纵连横的战国六雄最终归统于咸阳之下。

时势造英雄,春天到来,告别雪化冰凝的时节,二世之后,项羽灭秦,成为天下的霸主。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理使然,众生随英雄而为。

曾几何时,眼神定格在乌江畔,回旋于霸王别姬的悲凉,乌骓赠亭长,奈何霸王已看破江东之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西楚霸王永远都是无冕之王,青青草色是他“大丈夫生当如此”的豪气,是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气,是他“破釜沉舟”的勇气,春为他而来,秋送他而去。

自古英雄皆寂寞,而他不寂寞。

春来的时候,他不寂寞;秋深的时节,他也不寂寥。

那抹枫叶的红,红透了虞姬的霓裳,红透了乌江滔滔江水。

高祖挺咸阳,却为汉中王。

他知道春天还没有来到,黎明前的黑暗总为人所畏惧,冲破黑暗的勇气不是等待普照的轮回。

他只是一棵平凡的小草,而他的周围却围绕着更多的小草。

春天来了,一棵草不足以“又绿江南岸”,他是天明的号角,他是报春的鸟儿,他就是吹绿草儿的春风。

帐下汉初三杰,手旁谋士如云。

青青的草色是他“彼可取而代之”的凌云之志,是他“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气干云,是他“四面楚歌”的奇谋异略,萧何、张良、韩信……就是帮他把春染青的草儿,春天来了,群草争艳,青草的芬芳笼盖大地,青得彻头彻尾,芬得点点滴滴。

寻寻觅觅,万里江河,春色满园。

野火不尽,春分又起,玉门关外,刘、项的英雄气概响彻云际。

无关胜负成败,青青草色已然赋翠中原,休养生息,盛世繁花拂面翠翠湖岸,春泥护花,风住沉香,英雄与此永恒天地。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青青草色的春季留住芬芳,兴起艳丽。

[技法点评]
考生在审题立意上,注意挖掘比喻义,化抽象为具体,首先将“春来草自青”与“秋深枫叶红”相联系,并最终聚焦于历史上秦朝兴亡、项羽起落、刘邦屈而奋发三件大事,有力地论述了“春来草自青”中所蕴含的历史兴衰规律。

另外,本文是一篇联古通今的散文,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运用课本中的材料。

我们平常都觉得作文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素材就在你的周围。

文中将“青”代表为“豪气”“志气”“壮志”等,巧用了《过秦论》、《鸿门宴》、王安石的诗、李清照的诗等素材,很好地诠释了主题。

[微写作](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及要求,写出你的立意)
一位先哲曾经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

请以“沙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的立意]
[参考立意]材料中的“远方的高山”比喻远大的目标,而“鞋里的一粒沙子”则比喻我们自身存在的小缺点或前进途中的小困难,“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意思就是我们要随时改掉自身存在的小缺点,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小困难。

据此我们可确立以下主旨:“清除心灵的沙粒”“随时改正缺点和克服困难”“不要忽视小缺点”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