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高考语文作文最新素材:“我”原来并非“我”

2013高考语文作文最新素材:“我”原来并非“我”

“我”原来并非“我”
“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现在的“我”与“伐”“战”“戟”“戣”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说文解字》上说:“我,古杀字。

”“我”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

在古代“我”是兵器的时候,人们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朕”“寡人”“不才”“不佞”“小人”“贱民”以及“余”“吾”等等。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最早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

“我”是怎样由兵器转为人称代词的呢?原来“我”是会意字,它从戈,戈是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武器,很容易激起大家的斗志,因此武士们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归属我方,“我”便引申出“自我”的意思。

从那时起至今,“我”的意思再也没有变动过。

从“武器”到“自我”,一个“我”字的涵义演变,还真让我们有点讶然。

但是细想之下,其实都是汉字意义自然演变以及人们用语习惯使然,是情理之中的一种演变。

试想,如果我们现在把武器称做“我”,那该是多么别扭的一件事啊!适用话题:改变,源头,进步,历史等。

“平”的学问
先人造出的“平”字,最早反映的可能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例如,人们把非山非丘非沟壑之地叫平地,因为人们看到水总是向低处流,注入湖泊之后水面是最平的。

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都曾把“平”用为表达理想社会的标准。

在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平”字的应用更为广泛。

人们把日来月往叫平日、平时,尚得温饱的日子叫平安、平顺。

大夫“望闻问切”之后,说很好,脉象属平,叫平脉无病;如果有病,经大夫治好了,恢复了原来的健康状态,叫平复,如此等等。

就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而言,也须把握“平”的理念。

对自然界的开发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平”,保持生态的平衡。

由此可见,与“平”相连的是一个庞大的字的族群。

这个族群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渗透在历代中国人心中,鼓舞着人们为追求平等、和平、公平正义而努力奋斗。

如此看来,“平”字意味深远,很多字与它相连组成的词语,都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代表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心态等各种事实都证明,平则公,平则正,平则稳。

如今,一切事物都有趋平性,追求平衡性,是我们向往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

适用话题:平衡,追求,标准,中庸等。

.。

相关主题